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5篇 |
免费 | 85篇 |
国内免费 | 491篇 |
专业分类
12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1篇 |
2020年 | 41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54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65篇 |
2011年 | 81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44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38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5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81.
单季稻田的蜘蛛群落及其与褐飞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京地区4种不同类型单季稻田蜘蛛群落的结构及其与褐飞虱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蜘蛛群落由10科21种组成,其中草间小黑蛛、食虫瘤胸蛛、拟水狼蛛为优势种。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化防田低于生防田,而均匀性则施药田大于不施药田。不同移栽时间的稻田,丰富度、多样性、均匀性迟栽田低于早栽田。蜘蛛与褐飞虱各发育阶段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蜘蛛与褐飞虱长翅成虫相关性好,而与低龄若虫相关性差;蜘蛛与褐飞虱的相关性主要由褐飞虱田间第1次若虫高峰时的蜘蛛量和蛛虱比决定,模拟的回归方程为:r= - 0.1997+ 0.00756x1+ 0.3371x2(F> F0.023)。 相似文献
982.
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及杀虫剂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本文记述了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各龄若虫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1977—1984年八年的田间种群动态及杀虫剂对其影响.烟粉虱是上海郊区常发性棉田害虫,但密度较低,为害不重,除棉花外还为害大豆等作物.烟粉虱从7月上旬在棉田出现,8—9月为发生盛期.一般年份有三个高峰日,每年高峰日出现有一定规律.烟粉虱田间种群积累增长数和10℃以上积温呈S形曲线相关,文中给出不同数量类型年份的相关曲线,可以用于预测种群增长趋势.10月下旬以后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调查中发现二种寄生蜂寄生若虫,对粉虱种群有一定影 响.在每年用药7—9次的常规用药田块粉虱种群可以被压制到较低水平,但寄生蜂也全部损失,在每年用药3—4次的控药田块,虽粉虱数量较多,但寄生蜂数量也有上升趋势,而影响粉虱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983.
【目的】明确烟粉虱Bemisia tabaci MED隐种抑制蛋白基因Btarrestin是否参与吡虫啉耐药性。【方法】根据已有烟粉虱转录组数据,利用RT-PCR克隆Btarrestin的全长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PCR分析Btarrestin在烟粉虱MED隐种各个龄期(卵,1-2龄、3龄、4龄若虫,雌、雄成虫)以及吡虫啉处理(100 mg/L)后成虫中的表达量变化,明确其时空表达模式。利用RNAi技术沉默Btarrestin,观察沉默前后Btarrestin表达量和烟粉虱MED隐种成虫死亡率变化。【结果】成功克隆烟粉虱MED隐种Btarrestin的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 MK204377),编码区全长1 227 bp,编码409个氨基酸,预测所编码的蛋白分子量约为45.33 kD,理论等电点(pI)为8.38。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Btarrestin具有Arrestin_N和Arrestin_C两个超家族保守结构域,符合抑制蛋白家族特征。分子系统树分析表明,Btarrestin与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Arrestin亲缘关系最近。Btarrestin的表达量随烟粉虱MED隐种的生长发育逐渐升高,成虫期表达量最高。100 mg/L吡虫啉处理成虫24 h后Btarrestin的表达量较对照增加了2.39倍。RNAi干扰Btarrestin后进行生物测定,烟粉虱MED隐种成虫的死亡率上升了31.27%。【结论】Btarrestin可能与烟粉虱MED隐种对吡虫啉的耐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984.
用飞虱虫疠霉(Pandora delphacis)初级分生孢子接种桃蚜(Myzus persicae),24 h内定时取样,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孢子的萌发及其对寄主体壁的入侵。结果表明,附着到蚜体表面的孢子在4 h内有30~40%已萌发产生芽管,其中多数为侵染性芽管,少数是呈叉状分枝的营养生长型芽管。具侵染性芽管的孢子部分陷入体壁蜡质层中,显示孢子有分泌物产生并作用于寄主体壁。接种10 h内,侵染性芽管通过顶端膨大的附着胞或直接穿透侵入寄主体壁。到24 h时,产生侵染性芽管的孢子全部侵入寄主体内,寄主体表仅留下少数未萌发的孢子或营养生长型芽管。初级分生孢子在蚜体表面很少产生次级分生孢子,说明桃蚜是适合该菌侵染的寄主。陷入寄主体壁的孢子不因若蚜蜕皮而被去掉,表明该菌对成蚜和若蚜都具有侵染力。 相似文献
985.
以广州市糖胶树上的鸭脚树星室木虱为对象,调查其发生和为害特点,并选用0.5%印楝素、阿维·啶虫脒、3%啶虫脒和20%吡虫啉共4种低毒高效农药进行室内毒力试验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广州市鸭脚树星室木虱发现普遍、危害严重。0.5%印楝素、阿维·啶虫脒和3%啶虫脒对鸭脚树星室木虱若虫的室内杀虫效果较好,20%吡虫啉则较差。林间施药0.5%印楝素、阿维·啶虫脒和3%啶虫脒20d后,鸭脚树星室木虱若虫的死亡率均达63%以上。结合害虫综合治理和环境生态保护的实际情况,建议使用0.5%印楝素对鸭脚树星室木虱若虫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986.
桔园施用有机肥对主要害虫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通过合理施肥控制柑桔害虫的发生、从而减少喷施防虫农药的次数,本研究在桔园比较了单施有机肥、单施化肥的柑桔树上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柑桔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 Stainton等主要害虫的发生数量。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柑桔木虱、柑桔全爪螨发生数量显著低于常规施用化肥的施肥方法,柑桔潜叶蛾的为害没有显著变化,柑桔长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也没有显著改变。说明施用有机肥可以减少柑桔木虱和柑桔全爪螨的发生,而对柑桔树的长势、果品质量没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87.
烟粉虱和温室粉虱在甘蓝上的刺探取食行为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刺吸电波图技术研究B型、ZHJ_1型烟粉虱Bemisia tabaci(Gennadius)和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在甘蓝上的取食行为,将3种粉虱的电波图进行比较,其中,B型和ZHJ_1型烟粉虱记录到np,C,pd,E1,E2,F和G波7种波形,温室粉虱只记录到刺探波形,少有取食波形。B型的20个记录中只有1个没有持续吸食波形;ZHJ_1型的25个记录中有10个记录没有持续吸食波形;温室粉虱没有持续吸食记录。甘蓝叶片韧皮部的结构或汁液的化学成分与温室粉虱的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8.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5):578-584
黄龙病是世界柑桔产业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亚洲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为黄龙病亚洲种和美洲种的媒介昆虫,其成虫和高龄若虫都能传病。本文研究亚洲柑桔木虱若虫在感染黄龙病及健康寄主上的转移和扩散规律,发现3龄及3龄以上若虫在柑桔植株垂直和水平位置的嫩梢之间转移现象十分明显,但在黄龙病植株上转移速度较健康植株慢,且嫩梢间的转移速度受虫密度的影响,密度越高转移速度越快。在有选择的条件下,水平位置转移过程中若虫更趋向黄龙病植株。此外,在健康寄主上的木虱若虫有明显向植株下部转移的现象,向下部转移的若虫个体数显著高于黄龙病寄主。本文明确了木虱若虫的扩散规律和寄主感染黄龙病对其转移和扩散产生的影响,为柑桔木虱和黄龙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9.
【目的】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是柑橘的毁灭性病害——黄龙病亚洲种‘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的主要传播媒介。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木虱成虫和5龄若虫的取食行为、获菌效率是否有差异,以及寄主感染黄龙病是否对5龄若虫取食产生影响。【方法】利用直流型刺吸电位仪(DC-EPG Giga-4)记录柑橘木虱成虫和5龄若虫在携带黄龙病的酸橘Citrus reticulata cv. Sunki嫩梢上10 h的取食行为,用qPCR单头检测其获得黄龙病病原菌的效率,并比较5龄若虫在感病和健康植株嫩梢上的取食行为。【结果】柑橘木虱成虫与5龄若虫在感染黄龙病的酸橘上的取食行为有显著差异。5龄若虫比成虫更快地开始在韧皮部和木质部进行吸食,口针在韧皮部的总过程以及吸食时间显著长于成虫。此外,5龄若虫和成虫在EPG测定(同时饲菌)10 h后获菌率分别为37.5%和20.0%,若虫明显高于成虫。寄主植物感染黄龙病对5龄若虫的取食行为有一定的影响,表现在感病植株上的刺探次数、唾液分泌次数和韧皮部吸食次数都显著少于健康植株,而两者分泌唾液和韧皮... 相似文献
990.
【目的】稻飞虱翅型调控的分子机理已较为清楚,但是在长、短翅品系不断纯化过程中翅型及翅发育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还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阐明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长、短翅品系的翅长、翅重及翅发育基因对翅型定向选择的响应,以期为明确灰飞虱翅型的遗传进化规律提供参考。【方法】在恒定条件下对灰飞虱长、短翅型分别进行14和13个连续代次的定向选择,建立长翅型和短翅型品系;测定各选择代次中两品系的长翅和短翅率、翅长和翅重;并采用qPCR方法测定翅发育基因InR1,InR2和FoxO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比较长、短翅型品系的翅型指标和基因表达水平在各选择代次间的差异来表征翅型及翅发育基因的选择响应。【结果】长翅型和短翅型分别进行连续14和13代的定向选择,灰飞虱长翅型品系的长翅率以及短翅型品系的短翅率在各选择代次间均显著上升,均已保持在95%左右。随着选择代次的增多,长翅型品系的翅长不断增长,短翅型品系的翅长不断缩短,长、短翅型品系的翅重均呈变轻趋势。长翅型品系3龄若虫的InR1和InR2相对表达水平随选择代次的增多而下降,但FoxO相对表达水平不随选择代次变化;短翅型品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