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1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132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10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98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15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61.
通过还原糖量的测定,可知Cx酶在乙醇存在下活力降低。当该体系中加入一定浓度的Tween 80时,Cx酶抗乙醇抑制的能力增强。由紫外光谱及圆二色谱可见,乙醇使Cx酶中α-螺旋含量增加,Tween 80使Cx酶中α-螺旋含量减少,结构变得松散。适量的Tween 80能使Cx酶在乙醇中保持一种具有较高活力的构象。  相似文献   
962.
从中国土样中筛选到一株能产生胆红素氧化酶的微生物(Myrothecium Verrucaria)J-1,培养后,分离纯化,最后经QAE—Sephadex A50柱层析,得到胆红素氧化酶比活为207.65 U/A 280nm,总产率为22.3%。纯酶紫外吸收峰为278 nm,凝胶电泳为单一色带。分子量估计为52000。它能迅速、特异地氧化胆红素为胆绿素,并进一步氧化成目前还不清楚的紫色化合物。最佳作用pH为7.0,最佳作用温度为40℃。  相似文献   
963.
表油菜素内酯对绿豆上胚轴内源IAA及其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0.5ppm表油菜素内酯处理绿豆幼苗,显著促进上胚轴伸长生长,若切除真叶则可抑制表油菜素内酯诱导的效应。三碘苯甲酸(TIBA)也可抑制表油菜素内酯促进的伸长生长。外源IAA能部分恢复TIBA的抑制效应。经处理的上胚轴内源IA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暗示表油菜素内酯可能通过对内源IAA的调节来促进绿豆上胚轴的伸长生长。 表油菜素内酯处理的绿豆上胚轴组织中,与生长素降解密切相关的IAA氧化酶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64.
我们用建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ES-5细胞为材料,研究了维生素A酸(RA)和双丁酰基环腺苷单磷酸(dBcAMP)对该胚胎干细胞的体外诱导分化。在ES-5细胞单层培养的条件下,RA单独作用或RA与dBcAMP共同作用,都产生神经元样和成纤维样两种细胞;在后一种作用情况下分化细胞可达90—95%,通过对细胞形态特征表型标志(GFAP,层粘蛋白等)的分析,初步证明绝大部分细胞为神经胶质细胞。除单层培养外,我们还研究了RA对ES-5细胞聚集体贴壁培养的诱导分化,在这种条件下,分化细胞类型较多,其是最突出的是有节律收缩的心肌样细胞。本文讨论了ES-5细胞单层培养与细胞聚集体贴壁培养两种条件下,RA诱导的差异及其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65.
从全国各地采集到的400多份土壤和谷物样品中分离到501株黑曲霉菌株,经筛选后得一株葡萄糖氧化酶活力较高的黑曲霉Y19菌株,以该菌株为出发菌株,经UV、γ-射线及硫酸二乙酯(DES)等诱变筛选后,获得一株酶活较出发菌株高15倍多的黑曲霉UCD 69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几个影响菌体生长和产葡萄糖氧化酶的主要因素水平,并选出了该菌的最适培养条件。用上述条件培养出的菌丝来直接发酵葡萄糖生产葡萄糖酸-δ-内酯。产品收率可达所用葡萄糖重量的50%。  相似文献   
966.
从全国各地采集到的400多份土壤和谷物样品中分离到501株黑曲霉菌株,经筛选后得一株葡萄糖氧化酶活力较高的黑曲霉Y19菌株,以该菌株为出发菌株,经UV、γ-射线及硫酸二乙酯(DES)等诱变筛选后,获得一株酶活较出发菌株高15倍多的黑曲霉UCD 69菌株。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几个影响菌体生长和产葡萄糖氧化酶的主要因素水平,并选出了该菌的最适培养条件。用上述条件培养出的菌丝来直接发酵葡萄糖生产葡萄糖酸-δ-内酯。产品收率可达所用葡萄糖重量的50%。  相似文献   
967.
采后荔枝果皮色素、总酚及有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75,自引:0,他引:75  
成熟度约八成的“淮枝”在采收后2天内,色素的合成代谢仍相当活跃,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的含量增高,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增大,总酚保持原有水平,叶绿素降解,反映了果实达到完全成熟的特征,随后,上述各项参数因果实的衰老而下降,与采收当天相比,7天后花色素苷为90%,类黄酮为59%,总酚为71%,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为46%,讨论了酚类,花色素苷及两种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及对荔枝果实在成熟,衰老褐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8.
969.
聚乙烯醇降解酶产生菌的分离和发酵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工厂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聚乙烯醇(PVA)的细菌D8株,四天能将培养基中0.5%的PVA(500,1700)完全降解,经鉴定为假单胞菌属类产碱假单胞菌(Pseudoraonospseudoalcaligenes)。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成份为(%):PVA1.5,(NH4),SO4 0.1,K2HPO4 0.24,KH2PO4 0.04, MgSO4·7H2O 0.035,NaCl 0.01,FeSO4 0.001,酵母膏0.15;起始pH 7.5;通气量在250ml三角瓶装30ml培养基为最逢,于30℃,160r/rain的旋转摇床振荡培养72h产酶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970.
聚谷氨酸(PGA)和聚谷氨酸钠(PGA-Na)在不同的相对湿度(R H)下,用红外光谱仪测得它们的结构和侧链非离子化羧基的变化.固态PGA-Na(平均分子量[MW]8000),在50%R H以下能保持无规卷曲结构,在50—70%R H之间为β-折叠,70%R H以上为x-螺旋.以二氧六环:水二1.5:1(V/V)的混合液作为溶剂的PGA(MW8000)溶液,涂为膜后,在各种相对湿度下保持α-结构,但侧链非离子化羧基有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可逆的.当PGA分散在水中成悬浮液后涂成的膜,在很宽的相对湿度范围内,保持α-螺旋不变,直至96%R H.才出现β-折叠,而且是不可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