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4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随着"污染控制与治理为主的治理时代"运渐向"预防为主的环境管理时代"迈进,乙酰胆碱酯酶用于水体中杀虫剂污染的早期预警研究已成为生态毒理学的热门领域之一.本文以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指出了乙酰胆碱酯酶作为监测水体中杀虫剂污染生物标志物的特异敏感性优势,并针对该生物标志物应用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难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92.
O-连接的N-乙酰葡糖胺(O-GlcNAc)修饰是普遍存在的翻译后修饰.已有许多的蛋白被发现是O-GlcNAc蛋白.目前,许多分析方法可以检测O-GlcNAc,将其从内膜系统的多种糖基化中区分出来.O-GlcNAc修饰在细胞事件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O-GlcNAc的调控异常可能会引起某些人类疾病,如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II型糖尿病.杆状病毒GP41蛋白也是糖蛋白,它介导芽殖型病毒粒子(budded virus,BV)的核衣壳通过胞核.O-GlcNAc的调控研究为探讨GP41蛋白O-GlcNAc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建立并完善嗜乙酰乙酸棒杆菌YL012及其突变株LCHA0082合成L-谷氨酰胺的中心代谢网络.方法:分别测定了它们在特定培养时段(48h~50h)L-谷氨酰胺等代谢物的胞外浓度,由此计算这一时段这些代谢物在发酵液中积累(或消耗)的速率,分别作出这两株菌在拟稳态下的代谢流量分布图,进而研究诱变育种过程中不同诱变标记对代谢网络中L-谷氨酰胺合成流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育种操作使流量分配朝着有利于L-谷氨酰胺合成的方向改变,流入谷氨酸节点的流量由29.198mmol/L·h上升到44.854mmol/L·h,提高到原来的1.5倍左右,合成L-谷氨酰胺的流量由18.138mmol/L·h上升至31.065mmol/L·h,效果明显.结论:从代谢流量分析角度上,证明诱变育种对代谢流量的改变起到明显的作用,代谢流量分析也为新的设计育种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94.
盐胁迫下两个亚麻品种幼苗的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两个亚麻品种('双亚5号'和'范妮')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反应.方法:当'双亚5号'和'范妮'的种苗长出第二片真叶时,对其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0、70、100、150、200、250mmol/L),处理7d后研究其不同盐浓度胁迫下的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酯酶同功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谱带变化.结果:获得了盐胁迫下'双亚5号'和'范妮'幼苗的生理生化数据和图谱.结论:在100mmol/L NaCl胁迫后,'双亚5号'幼苗POD和CAT酶活性均达到峰值;在200mmol/L和100mmol/L NaCl胁迫后,'范妮'幼苗的POD和CAT酶活性分别达到最大值.对于各组处理,'范妮'幼苗的POD和CAT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双亚5号'幼苗的.因此,认为'范尼'幼苗比'双亚5号'幼苗更具耐盐潜力.  相似文献   
995.
芳基酰酰胺酶(E.C.3,5,1,13)为水解N-酰基芳香胺的酶,本工作对该酶在蓖麻蚕个体发育中的活力变化及其性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如下:ⅰ)该酶存在于蚕个体发育中的各个阶段,广泛分布在蚕体内各组织。在中肠、马氏管组织的活力在熟蚕时最大,结茧后明显下降。在五龄中前期,蛹中后期,脂肪体和真皮的酶活力均出现高峰,以蛹中后期活力最高。该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相当高的活力,在后部丝腺、蚕卵都显示活力,但血淋巴中没有可检出的活力。ⅱ)蓖麻蚕各组织的芳基酰酰胺酶,绝大部分活力存在于细胞浆。对N-乙酰对硝基苯胺容易水解,但对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和γ-谷氨酰α-萘胺均不能水解。钙、钴阳离子能促进酶活力;瞟呤霉素有明显抑制酶活力的作用,但L-γ-谷氨酸(0-羧基)苯肼无抑制作用。从该酶在蚕体广泛分布,并随变态而活力有明显变化以及对底物芳香胺N-乙酰基团显示特异性等特点来看,它可能具有多种功能,并与芳香胺的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996.
在三个年龄组的中国男性中,对其血液腿黑激素和 N-乙酰-5-羟色胺进行了定量观察。血样本分别于下午4—5时和夜间0—2时,从青春期前、成年和老年三个年龄组采取。分别采用二氯甲烷和甲醇提取血液中的腿黑激素和 N-乙酰-5-羟色胺,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腿黑激素血水平夜间呈节律性的升高,且其血浓度的降低与年龄相关。血液中 N-乙酰-5-羟色胺的水平可能呈昼高夜低的节律性,其血浓度的高低与年龄无关。  相似文献   
997.
用马拉硫磷和敌百虫单独处理30代和31代的淡色库蚊,见到对马拉硫磷和敌百虫的抗性分别为敏感品系的286和303倍,而以马拉硫磷和敌百虫轮用(32代)和混用(31代)处理的品系对马拉硫磷和敌百虫的抗性均在70倍以下。 离体酶的活性测定和酯酶同功酶的酶谱分析均表明,抗性品系体内羧酸酯酶活力高于敏感品系;酸性磷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两者差异不显著,可见马拉硫磷和敌百虫的抗性主要和羧酸酯酶活力的增长有关。  相似文献   
998.
中国丁氏双鳍电鳐乙酰胆碱酯酶的制备亲和层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celylcholinesterase was purified from the electric organs of Torpediniforms nacline timelci by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Pure" enzyme preparation as identified by PAGE analysis was obtained. The specific activity is 78 mmol ACh/h/mg protein. Sedimentation coefficient is 11.86 S. Molecular weight is 236000. Acidic amino acid and basic amino acid contents are 22% and 12% respectively. Circular dichroism pattern shows two negative valleys at 209 and 220 nm.Optimum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is 1-3 mM ACh with Km around 0.18 rnM. Excess substrate causes inhibition of enzyme activity. Optimum pH lies between 7.5-8.0. Bovine serum albumin and phosphatidylcholine benefits the stability of enzyme activity. The pure enzyme can be stored at - 20癈. Repeated freezing and thawing causes sharp inac tivation.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叙述了白鲢两个繁殖群体的精子,成熟卵,10个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和胚后期样品中乳酸脱氢酶和酯酶同工酶电泳图谱多态性研究结果。作者把本文描述的同工酶个体发生的群体差异称作“个体发生多态性”;这种多态性对白鲢的发育是非致死性的,因此,应属于一般的群体生化多态性。本文还提到了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有关问题及其在渔业应用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00.
汤卫真  郑国扬  毕志树   《广西植物》1987,(2):143-148+194
本文初步报道酯酶同工酶酶谱对侧耳属各菌株的鉴定与按子实体的形态结构鉴别的结果基本一致;并与菌株间的拮抗反应存在一定的关系。探讨了侧耳属的种或菌株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