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48篇 |
免费 | 850篇 |
国内免费 | 811篇 |
专业分类
73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1篇 |
2023年 | 168篇 |
2022年 | 174篇 |
2021年 | 235篇 |
2020年 | 210篇 |
2019年 | 195篇 |
2018年 | 141篇 |
2017年 | 183篇 |
2016年 | 248篇 |
2015年 | 301篇 |
2014年 | 478篇 |
2013年 | 415篇 |
2012年 | 349篇 |
2011年 | 411篇 |
2010年 | 339篇 |
2009年 | 322篇 |
2008年 | 468篇 |
2007年 | 235篇 |
2006年 | 257篇 |
2005年 | 330篇 |
2004年 | 197篇 |
2003年 | 200篇 |
2002年 | 214篇 |
2001年 | 138篇 |
2000年 | 191篇 |
1999年 | 105篇 |
1998年 | 64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93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53篇 |
1993年 | 58篇 |
1992年 | 62篇 |
1991年 | 59篇 |
1990年 | 42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20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9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8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59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21.
高致病性H5亚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以禽流感病毒株Ck/HK/Yu22/02(H5N1)作为免疫原,利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和血凝抑制试验法成功地筛选出6株稳定分泌抗高致病性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的单克隆抗体(单抗),分别命名为2F2、3C8、3FC1、7C6、10HD4和13G4.经血凝抑制试验法分析,结果发现这6株单抗具有特异性高、反应性强、识别谱宽且互补等特点.基于单抗2F2,初步建立了三种H5N1病毒诊断方法,经评估证实均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由此说明,研究制备的抗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抗可适用于H5N1病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922.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cid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aFGF)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FGF)中的一员,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概述了aFGF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和信号传导通路,阐述了aFGF生理功能与生物学效应以及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3.
转化生长因子β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转化生长因子β是一种高度多效性,多功能性的生长与分化因子,它广泛地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炎症,修复和免疫等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4.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胸腔穿刺抽液和口服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胸腔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7.87%,明显优于对照组78.7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异烟肼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疗效确切,能在短时间内消除患者胸腔积水,减轻胸膜的肥厚粘连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25.
目的 探讨食谱与空腹时间对基础呼气氢水平的影响,为制定适合国情的氢呼气试验饮食准备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113 名自由饮食者清晨空腹呼气氢水平,调查前一天食物种类和进食时间,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全部 113 名调查对象中,13 名空腹时间小于 12 小时和100 名空腹时间大于12 小时的空腹呼气氢分别为9.54ppm ±3.04ppm 和2.85ppm ±2.62ppm ,差异显著(t= 8.503,P= 0.000);在100 名空腹时间大于12 小时的调查对象中,17 名非产氢食物进食者和 50 名于早餐、5 名于中餐、27 名于晚餐进食产氢食物者空腹呼气氢分别为2.06ppm ±2.25ppm 和2.45ppm ±2.27ppm 、3.00ppm ±1.67ppm 、4.11ppm ±3.19ppm ,两种食谱比较,仅见晚餐产氢食物进食者显著性高于非产氢食进食者(P= 0.020)。结论 若进行氢呼气试验,忌产氢食物一天已足够,空腹时间则应大于12 小时 相似文献
926.
《生命科学研究》2015,(5):465-470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 cells)是将脐血、外周血和骨髓等不同来源的单个核细胞经适当浓度的IFN-γ、IL-2和CD3单抗等联合诱导后获得的异质细胞群。CIK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强、溶瘤谱广、对耐药细胞株也有杀伤作用,且兼有T细胞强大的杀伤活性和NK细胞(nature killer cells)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non-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non-MHC)限制性的特点,使其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恶性血液肿瘤患者接受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的生存时间延长,不良反应少,但仍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27.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4例初诊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病种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lymphoma,NHL)。分析比较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实验组的差异,并对64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连续动态监测的2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结果变化与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成人恶性血液病患者年龄分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无明显差异;恶性血液病患者中CD3 +CD8 + T淋巴细胞百分比、Treg细胞百分比均增加;CD16 +/CD56 +NK细胞百分比及CD4 +/CD8 +比值均下降;CD3 +T淋巴细胞数量、CD3 +CD4 +淋巴细胞数、CD3 +CD8 +淋巴细胞数量、CD3 -CD19 +淋巴细胞数量、CD16 +/CD56 +NK淋巴细胞数量及CD4 +/CD8 +比值均减少;急性白血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急性白血病未缓解组的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急性白血病首疗程缓解组及对照组;急性白血病复发组Treg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急性白血病持续缓解组以及对照组;对2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动态监测的淋巴细胞亚群发现,化疗缓解的患者Treg在化疗过程中逐渐下降,至第3~6个疗程逐渐接近正常对照,化疗未缓解的患者Treg细胞在化疗过程中逐渐上升或持续大于10%,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复发患者Treg在化疗过程中先下降后明显上升。 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免疫功能显著低于健康人,且伴随免疫功能紊乱,且不同疾病类型、不同的疾病状态免疫紊乱的程度不一,Treg细胞比例可以用来预测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及复发,可以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用药强度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28.
为研究对二甲苯对皱纹盘鲍肝胰腺的毒性作用,设置4个浓度(0.5、1.0、1.5和2.0 mg·L-1)和对照组,开展为期21 d的对二甲苯对皱纹盘鲍的亚慢性毒性试验,采用彗星试验技术进行皱纹盘鲍肝胰腺细胞DNA损伤分析,采用CASP分析软件对拖尾率、彗星尾长、彗尾DNA相对含量、Olive矩等损伤指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皱纹盘鲍肝胰腺细胞DNA均受到损伤,且损伤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随着染毒浓度的增加,肝胰腺细胞DNA受损程度加重,高浓度甚至可以引发细胞凋亡,呈现一定的剂量-损伤效应。中浓度对二甲苯短时间暴露即可对皱纹盘鲍肝胰腺细胞造成DNA损伤,随着暴露时间延长,细胞DNA受损程度加重,呈现一定的时间-损伤效应。但长时间暴露细胞DNA各损伤指标有所减小,这可能与细胞自身的DNA修复机制和生物体解毒系统的代谢机制有关。研究表明,对二甲苯可对皱纹盘鲍肝胰腺细胞产生氧化损伤,导致DNA断裂,高浓度的对二甲苯长时间暴露可导致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2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26):5209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其前身最早为东清铁路中央病院,始建于1903年,几经易名,1953年更名为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2004年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更名为哈医大四院。医院是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930.
正听到由杜传书先生主编的《医学遗传学》第三版即将出版的消息,感到非常高兴。首先是佩服出版社的眼光,尽管现在书店里不乏医学遗传学类的书籍,但具有权威性、能够长期传承的大型经典参考书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众所周知,中国的医学遗传学曾经长期受到歧视甚至歪曲,只有在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才得到迅速发展。文革后百废待兴时,医学遗传学方面的书籍非常缺乏。有的也都是教材和翻译的外文书籍。而其中最大型、最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