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大苞兰属全世界共有23种,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各国。我国分布有12种,可以说是该属的分布中心。在2011-2013年期间,对普洱地区兰科植物的野外考察中,发现了该属一个新记录种 Sunipia nigricans Avery-anov,根据该种拉丁名种加词之意将其定为“淡黑大苞兰”。淡黑大苞兰主要特点是花淡黑色、粘盘柄不分叉、顶部连接着4个球形的花粉团,与该属其它所有种类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52.
中越边境地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近年来不断有新种、分布新记录种报道。2017年,学者首次报道了德氏瘰螈(Paramesotriton deloustali Bourret,1934)在中国的分布,但仅描述了其线粒体全序列,缺乏其他生物学信息。本研究于2013年在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县境内大围山保护区(22°37′N,103°52′E,海拔350 m)采集到6号标本应为德氏瘰螈,包括雄性成体标本4号和雌性成体标本2号,对其形态和生境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此次采集标本与模式标本系列形态吻合。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河口大围山德氏瘰螈种群与模式产地(越南北部永福省三岛"Tam Dao,Vinh Phuc Province"风景区)种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小(p-distance为0.6%),与2017年所报道的云南标本聚为一支(p-distance为0.5%)。德氏瘰螈目前仅记录于中越边境地区,分布地极为狭窄,种群数量未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包括该物种在内的中越边境生物多样性,建议两国学者进行更多的合作研究。  相似文献   
153.
为制定血叶兰药材质量标准以控制血叶兰药材质量,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附录相关方法,对血叶兰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其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多糖含量进行测定.明确了血叶兰药材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并建立了其专属性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拟规定血叶兰药材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3.0%、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17.5%、醇溶性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19.0%、多糖含量不得少于10.0%.本研究制定出血叶兰药材质量标准,可为血叶兰药材的原料生产、市场流通及其产品开发提供检验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54.
朱顶红褪绿环斑病毒(Hippeastrum chlorotic ringspot virus,HCRV)流行和扩张速度极快,严重危害多种蔬菜和花卉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己上升成为中国南部地区正番茄斑萎病毒属(Orthotospovirus)优势种.对不同地区HCRV分离株进行克隆,研究其在不同地区快速扩张和进化的机制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13-2015年在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等5个中国南部地区采集的疑似感染Orthoto-spovirus属病毒的蜘蛛兰样本,采用RT-PCR技术鉴定、分离,得到10份HCRV新分离株,对其L序列进行克隆、测序.结合现有分离株,利用DNAMAN 7.0和MEGA 7.0进行分子多样性、系统发育和重组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10份HCRV L分离株,包括1个最早报道的HCRV HLS1-2L分离株,可分为2个不同来源的类群.结合10份分离株采集地的环境信息,对比可看出其气候、温度、降水等差异很大,推测HCRV在中国南部地区的广泛分布与不同地区多态的气候类型有关,在它们的进化过程中,突变和重组发挥作用.RdRp是参与HCRV在细胞内的复制和转录的重要蛋白,对RdRp序列的分析,可为后续研究HCRV RdRp的遗传变异对HCRV侵染能力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也为HCRV的防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5.
多倍化或全基因组复制(WGD)是物种多样性发生的重要驱动力。目前, 在蕨类、菊科以及豆科等类群丰富的植物中已多次报道全基因组复制事件, 而兰科(Orchidaceae)全基因组复制事件报道极少, 与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存在矛盾, 推测与前期样本量小但类群跨度大的研究策略有关。选取染色体数目变异丰富且多样性较高的兜兰属(Paphiopedilum)为兰科植物代表类群, 基于共享数据库中4种兜兰的转录组数据, 采用同义替换率(Ks)、系统发生基因组学以及相对定年的方法分析兜兰属植物是否发生过全基因组复制事件。结果表明, 在4种兜兰中均检测到3次全基因组复制事件, 分别发生在110.17-119.77 Mya (WGD1)、60.95-74.19 Mya (WGD2)和38.19-45.85 Mya (WGD3)。其中, WGD3为新检测到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 推测其发生在杓兰亚科(Cypripedioideae)与姐妹类群分化后, 兜兰属与姐妹类群分化之前。此外, 3次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发生后优先保留的基因拷贝在功能上多与当时的环境胁迫响应相关, 推测全基因组复制提高了兜兰属植物祖先对当时极端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6.
封面说明     
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隶属于兰科、杓兰属,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北京市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5。50cm。茎直立。基部叶鞘状;茎生叶互生,3—5枚,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0—16cm,宽6-8cm。花常单生,极罕2朵,紫红色,通常有暗色脉纹。外轮中萼片卵状椭圆形,合萼片卵形;  相似文献   
157.
徐可  王涛  张毓 《生物资源》2020,42(1):43-48
兰科杓兰属(Cypripedium)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北美等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山地。杓兰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其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对杓兰属植物人工繁殖的相关研究不断深入,主要集中于种子的非共生萌发等方面。本文对濒危兰科杓兰属植物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就其种子非共生萌发研究从种子成熟度、预处理和有机添加物的作用、培养基的配置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目标杓兰种类的非共生萌发试验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将有助于温带/高山兰科植物保育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8.
中国双唇兰属(兰科)一新记录种——中越双唇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双唇兰属Did ymoplexis一新记录种——中越双唇兰Did ymoplexis vietnamica Ormd..该种与双唇兰Did ymoplexis pallens Griff.相似,不同在于该种的花苞片三角形,杯状,唇瓣鳌状,具扁平的附属体,蕊柱两侧具三角形翼.该文提供了该新记录种的形态描述和野外...  相似文献   
159.
汪健 《西北植物学报》2011,(6):1249+1274
丽江杓兰(Cypripedium lichiangense S.C.Chen&P.J.Cribb)隶属兰科杓兰属,为中国特有种,濒危(EN),已列入I UCN红色名录。为地生草本,植株高7~14 cm,具较粗壮而短的根状茎。茎直立,为2枚筒  相似文献   
160.
丽江杓兰(Cypripedium lichiangense S.C.Chen & P.J.Cribb)隶属兰科杓兰属,为中国特有种,濒危(EN),已列入I UCN红色名录.为地生草本,植株高7~14 cm,具较粗壮而短的根状茎.茎直立,为2枚筒状叶鞘所包,顶端分别有叶和苞片(与叶形似).叶近对生,铺地;叶片卵形,长8.5~19 cm,宽7~16 cm,暗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