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现代城市高密度社区中出现了邻里关系淡漠、社区精神缺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社区公园的营造是缓解现代都市病,创造美好社区的有效途径。本文以现代城市社区环境中所缺失的重要环节“邻里交往空间”为核心关注点,从亲子活动与运动健身活动这2个方面探讨了社区环境促进邻里交往的空间特征及设计策略;通过重庆市南岸区金辉社区儿童公园、运动公园景观设计实践,重点探讨了各年龄段人的行为特征、邻里交往的互动关系、多元集合式的邻里交往空间、邻里空间的归属感等。通过社区公园的营建,维系邻里情感关系和交往关系,这也是满足社区居民人文精神需求最直接、有效的方式;社区空间的内核在于使用者如何轻松地回归到邻里的交往氛围中。本研究倡导现代住区景观设计应向积极的邻里交往方向发展转变,并为这一转变的达成提供一定有效途径的思考。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治疗重症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重症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抗感染、化痰、营养支持和补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A(低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0.3万U/Kg体重静脉注射Q8h,观察组B(高剂量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给予1.2万U/kg体重静脉注射Q8h,两组均从入院时开始,连续注射7天。分别比较各组的住院时间、咳嗽减轻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A和B的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95.8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P0.05);观察组A和B的住院时间、咳嗽减轻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B以上指标均明显短于观察组A(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B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观察组A(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加快改善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6、TNF-a和HMGB-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深圳住院患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分子型别及其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深圳地区和我国其他地区儿童MRSA感染的监控提供实验依据,为研究该地区儿童MRSA菌株的耐药机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临床分离的社区获得性MRSA(community-acquired,CA-MRSA)、院内获得性MRSA(hospital-acquired,HA-MRSA)共129株,应用SCCmec、spa、MLST等方法进行分子分型及追溯同源性。结果 129株MRSA SCCmec分型中只有SCCmecⅤ型、SCCmecⅣ和未分出型别(non-typeableNT型),spa分型中t437是最主要型别,MLST分型ST59为最主要型别。两类MRSA对非β-内酰胺酶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高达70%以上。结论深圳住院患儿MRSA中的ST59-SCCmecⅣ-t437为主要流行克隆。CA-MRSA与HA-MRSA在分子分型上无差异性。MRSA对部分非β-内酰胺酶抗生素高度耐药,暂无耐万古霉素MRSA菌株。  相似文献   
84.
医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向社区播散以及社区获得MRSA所引起的感染流行目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本文作者调查了在澳大利亚各地区门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所占的比例,并进行了MRSA基因背景分析。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纳米银联合桂枝茯苓浓缩水丸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社区已婚育龄女性宫颈糜烂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米银联合桂枝茯苓浓缩水丸治疗,对照组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消糜栓治疗,两组均7天为1疗程,均治疗4个疗程,8周后复查宫颈糜烂愈合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81例,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64例,有效率71.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银联合桂枝茯苓浓缩水丸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显著,且无毒副反应,使用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6.
杨红  姜胜文 《蛇志》2016,(3):353-355
目的探讨黎平县城关社区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情况及规范化管理效果,为高血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黎平县城关8个社区居住1年以上当地户籍65岁确诊为高血压患者1873例,按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观察社区规范化管理后血压控制情况和社区管理效果结果通过规范化管理,辖区内居民高血压治疗率较管理前提高了19.86%,规范服药和主动监测血压较管理前提高了8.97%,近50%高血压病例由Ⅲ级转为Ⅱ级,Ⅱ级转为Ⅰ级,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高血压是多因素综合引起的慢性疾病,可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平衡膳食、适当运动,并依据个体化原则规范服用有效降压药物等控制高血压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7.
李艳青  黄德斌 《蛇志》2016,(4):494-496
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患者于机械通气48h后,或撤机、拔管48h内发生的肺部感染,是重症监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这一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常导致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时间推迟、ICU留治时间延长,从而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VAP不仅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影响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增加了呼吸机通气患者的病死率。在我国VAP的发病率可达31.4%~36.10%,而VAP导致的死亡率则高达29.2%~40.1%[1]。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显著降低VAP发生率与病死率,是改善患者疾病转归的有效措施。本文就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8.
摘要:目的 探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安吉县人民医院经血清学检查确诊的62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最常见症状有发热、顽固性咳嗽,另外还有皮疹、肝功能损伤、脑炎等肺外损害。80.3%的患者发病初期周围血象中白细胞<10×109/L。影像学以磨玻璃影、气腔实变影常见,多呈小叶性分布,密度多不均匀。实验室检查发现肺炎支原体IgM在起病1周左右产生,在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增高(或减低),予以大环内脂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全部治愈。结论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产生肺外器官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有利于早期诊断,大环内脂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浙江省社区和医院获得性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现状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基因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浙江省社区和医院获得性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并随机各抽取20株菌株进行CTX-M基因型检测。结果社区和医院获得性大肠埃希菌共收集到93株和992株,产ESBLs菌株的阳性率分别为47.7%和6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获得性菌株CTX-M基因检出率为30.0%(6/20),其中又以CTX-M-9为主(4/6)。医院获得性菌株CTX-M基因检出率50.0%(10/20),其中CTX-M-9占7/10。医院获得性菌株对头孢呋辛、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恶唑、呋喃妥因和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明显低于社区获得性菌株(P0.05)。结论浙江省医院获得性尿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社区获得性菌株,ESBLs基因以CTX-M-9为主。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109例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采用无菌方法收集患者晨痰或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并对阳性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对痰标本或者是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187次,培养阳性152次,阳性率为81.28%,共培养出病原菌2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2株占67.84%,革兰阳性菌76株占26.86%,真菌15株占5.30%。革兰阴性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呋辛,美洛西林,美洛西林,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66.18%,65.31%,70.97%,64.00%,71.43%;对氯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氯霉素,头孢吡肟,氯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1.47%,6.12%,3.23%,8.00%,7.14%。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万古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分别100.00%,90.00%,84.62%;对红霉素,红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最低,分别为5.26%,0.00%,0.00%。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菌,病原菌耐药性高且存在耐多药现象,临床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