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5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26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1 毫秒
861.
本试验地设置在黑龙江省富裕县苗圃,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时间短且早霜,冬季干冷漫长。年均无霜期122-151d,年均降水量477.17mm,年均气温2.0℃。土壤为碳酸盐草甸黑钙土,苗床的土壤有机质3.63%,pH值为8.0。该县属于三北防护林地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较恶劣,由于育苗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862.
863.
草原上的许多喜庆盛典活动都与不忘天地神灵祖先恩赐、祝福祈祷有关,如祭敖包、祭天、成吉思汗祭奠,以及寺庙的查玛会、经会等等。在众多祭祀祝福庆贺的活动中,大家欢快起舞、竞技,尽情娱乐嬉戏,这种娱神而又自娱的活动,成为北方各民族普遍盛行的一种风俗。  相似文献   
864.
补中益气汤载于李东垣《脾胃论》,是治疗气虚发热,疲倦乏力,食少腹胀,身热有汗的主方。有党参,黄芪,当归,白术,陈皮,升麻,甘草等,临床上,我们应用此方时,如果能灵活应用治疗妇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65.
虎头梁遗址位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 距今1万年左右, 出土的石制品加工精致、器型稳定。本文选择其中代表性的尖状器进行功能研究, 通过微痕分析探讨其使用方式, 并结合其形态特征探讨器物类型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对5个亚类型共52件标本的研究表明, 虎头梁尖状器具有专业分工, 并被装柄使用。这种工具的制作和使用特征反映了更新世末期虎头梁人群通过提高工具的效能来应对环境变化的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866.
环氧苍耳素Ⅰ对菜青虫中肠消化酶和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琼  魏美才  欧晓明 《昆虫学报》2011,54(6):729-733
【目的】探明苍耳Xanthium sibiricum活性物质--环氧苍耳素Ⅰ对菜青虫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饲喂法处理4龄菜青虫Pieris rapae, 测试从苍耳中分离提纯的环氧苍耳素Ⅰ(为倍半萜内酯类物质)对菜青虫中肠蛋白酶、 淀粉酶和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环氧苍耳素Ⅰ对蛋白酶活性的抑制最强, 处理后12, 24和48 h, 菜青虫中肠蛋白酶抑制率分别为20.95%,29.38%和50.06%; 其次为淀粉酶, 抑制率分别为11.89%,39.01%和31.92%。同时,中肠羧酸酯酶活性在处理后12 h与对照之间无显著变化, 24 h 时活性被显著抑制, 而48 h时活性却明显高于对照。【结论】环氧苍耳素Ⅰ对昆虫中肠消化酶活性的抑制, 可能是引起昆虫表现取食抑制和生长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67.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动物骨骼表面人工改造痕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发掘出土了距今约10—8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 与头骨化石同层发现的还有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及石制品等文化遗物。本文是对该遗址2005—2006年出土动物化石骨骼表面人工改造痕迹的观察分析结果。灵井遗址中13%的动物骨骼表面有人工切割痕的产生, 其中切割痕位于长骨骨干部位的约占此类标本总数的98.45%; 同时,在具切割痕的长骨类化石材料中,属于食草动物上部和中部肢骨的分别为34%和41%, 属于下部肢骨的则仅为25%。此外, 灵井动物群中具敲击痕、火烧痕迹、人工使用痕迹的骨骼标本分别占全部观察例数的4.2%、1%、1.32%。总之, 通过对动物骨骼表面保留的上述人工改造痕迹的观察与统计分析, 并与埋藏学实验及其他考古遗址相关属性的对比, 表明古人类是这一遗址中大量脊椎动物肉食资源的初级获取者和利用者, 他们是导致这一动物群聚集形成的主要埋藏学因素。同时, 许昌人遗址中大量破碎动物骨骼的出现可能也与古人类敲骨取髓的取食行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68.
徐新民 《人类学学报》2011,30(2):232-232
2010年11月25—27日,浙江省旧石器考古学术研讨联谊会在长兴县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学出版社、浙江省有关市县博物馆(文管所)领导和专业人员近30人参加了联谊会。  相似文献   
869.
山西柿子滩旧石器遗址蚌饰品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柿子滩遗址蚌饰品制作工艺的研究。该遗址分布于山西省吉县清水河流域, 是一处含有细石器遗存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年代为25000BP—10000BP。蚌质的出土遗物17件, 发现于不同地点的不同层位中,其中有穿孔的5件, 有磨制痕迹的3件, 分别发现于S9、S12A和S29三个地点。研究表明, 蚌饰品穿孔有"钻孔"和"磨孔"两种形式, 存在三种制作程序, 早期到晚期的制作和穿孔技术表现出越来越进步的特点。  相似文献   
870.
六合遗址位于百色盆地右江南岸第4级阶地上, 于2005年6月至11月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揭露面积1000㎡。遗址地层分为5层, 其中第①、②和③层为次生堆积, 第④层为原生的网纹红土, 第⑤层为砾石层。本次发掘出土71件文化遗物, 包括磨制石器2件、打制石器69件; 此外还发现1件玻璃陨石。打制石器以大型和中型为主, 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等, 以断块居多; 工具类型有砍砸器和手镐。石制品原料采自遗址附近第4级阶地砾石层, 有石英岩、角砾岩、细砂岩、硅质岩、中砂岩和石英, 以石英岩为主。根据出土的玻璃陨石, 并结合地层、石制品特征比较, 六合遗址打制石器的年代可能为中更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