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3篇
  免费   306篇
  国内免费   176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ISAAA信息     
<正>科学家开发出用于家庭和街道的发光植物科学家正在利用合成生物学开发一种在黑暗中发光的植物,旨在为家庭开发功能植物,可以用于驱赶昆虫或做为空气清新剂。最初发光植物的灵感是旨在应用于街道和夜间照明。生物性发光植物的开发者声称他们没有聚焦在争议性激烈的转基因食品领域。"我们的植物将成为改变争论的工具。对食品,非预期后果的风险会更大。我们只是想创立有趣的、有个性  相似文献   
912.
Nature is a huge gallery of art involving nearly perfect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ver the millions of years of development. Many plants and animals show water-repellent properties with fine micro-structures, such as lotus leaf, water skipper and wings of butterfly. Inspired by these special surfaces, the artificial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in both basic research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The wetting properties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in nature are affect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the surface topographies. So it is possible to realize the biomimetic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by tuning their surface roughness and surface free energy correspondingly. This review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hysical-chemical basis of superhydrophobic plant surfaces in nature to explain how the superhydrophobicity of plant surfaces can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biomimetic functional materials with relevance to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Then, three classical effects of natural surfaces are classified: lotus effect, salvinia effect, and petal effect, and the promising strategies to fabricate biomimetic su- perhydrophobic materials are highlighted. Finally, the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of this area in the future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913.
赵艳 《生命世界》2014,(7):82-89
正2013年旱季,一次深入东非腹地肯尼亚的"狩猎之旅",让我有幸亲身领略了这个弥漫着无数神秘气息的"动物王国",而且有机会深入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非洲土著民族—马赛人。在赤道火热灼人的阳光下,肯尼亚的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内充满了鲜花鸟语的盛情,处处散发着野性的美丽。当我们乘车驶入广袤无垠的东非大草原时,映入眼帘的是飘在稀树草原尽头的地平线、遥远孤独的合欢树和成群结队的野生动物。肯尼亚野  相似文献   
914.
基于混合效应的兴安落叶松树高与胸径关系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局大青川林场和永翠林场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41块样地调查数据和Richards模型,构建了含有林分变量的树高与胸径关系模型。利用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拟合常规Richards模型yij=(β1+bi1)(1-e-(β2+bi2)xij)(β3+bi3)+εij和含有林分变量的模型yij=(β1+bi1)(Dq)(β2+bi2)(1-e-(β3+bi3)(N(β4+bi4))xij)+εij。结果表明:当对Richards混合效应模型拟合时,引入随机参数b1、b2时模型拟合最好;当对含有林分变量的Richards混合效应模型拟合时,引入随机参数b2、b4时模型拟合最好。模型检验表明:当随机抽取独立样本时,混合模型误差小于固定效应模型。如果随机抽取4个样本校正时,混合模型的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降低71.8%和42.1%。  相似文献   
915.
目的:近年来,防暴武器的发展迅速,防暴武器伤的救治已成为医学上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此背景下,制定了18.4 mm 橡皮霰弹的生物学试验模型,即在常温状态下,研究18.4 mm 橡皮霰弹对两种试验动物在不同距离、不同防护、不同部位条件下 的胸、腹部损伤情况。通过损伤效应研究,判断防暴武器的安全性能及损伤特点,为客观的从生物学角度评价防暴武器性能及防 暴武器伤的救治提供可靠的生物学依据,建立可靠的生物学模型,并进一步探讨损伤后X线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利用 两种动物、三个距离、三种防护、四个部位定点射击,从临床及X线表现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统计学结果。结果:两 种生物、三种条件、三个距离、四个部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橡皮弹损伤,体内出现具有统计学规律的弹丸存留,部分出现贯通伤。 结论:18.4 mm 橡皮霰弹的损伤程度与距离增加呈负相关,三种距离条件下,5 m对生物的损伤最大。动物种类的不同,射击部位 的不同,有着明显的损伤差异,主要与组织厚度和组织结构特点有关与组织厚度和组织结构特点有关。损伤的程度,与防护密切 相关,三种防护条件下,棉服防护的损伤效应明显减轻。X线摄片检查可以直观显示弹丸在其体内存留的数量、位置及深度,以及 造成的骨折损伤,可以为临床解剖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为防暴武器生物学试验提供较为直观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916.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7):I0001-I0001
1月13日。记者从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蓝柯课题组在慢性乙肝治疗性疫苗研究中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病毒学杂志》上。在乙肝慢性感染过程中,针对病毒特异的效应细胞通常处于耐受或耗竭状态,主动免疫能够暂时性激活效应T细胞,但特异性免疫和免疫记忆反应很快恢复到病毒持续性感染形成的免疫耐受状态。因此,研究人员提出一种基于外源性抗原T细胞应答的免疫治疗概念,设计构建了一种重组乙肝病毒(rHBV)。rHBV激活的外源性T细胞应答将最终控制野生病毒的持续性感染。  相似文献   
917.
目的:探讨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实施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59例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择期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除肿瘤大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肿瘤复发率等。结果:与根治切除术组比较,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肿瘤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优于根治切除术组,且手术切口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肿瘤复发转移率均明显低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用于急诊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18.
《环境昆虫学报》2014,(4):597-604
水稻和茭白是二化螟的两种主要寄主植物。经过长期的适应进化,二化螟已分化出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在形态特征、交配行为、寄主选择性、寄主适应性、田间种群动态、越冬生物学、生理生化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二化螟水稻种群和茭白种群的发生期差异、交配节律差异和交配后配子不亲合等可能造成了寄主种群的部分生殖隔离。目前认为,二化螟两寄主种群间仍存在基因交流,处于物种形成的早期阶段,但尚需从寄主种群鉴定、表型差异区分和种群间生殖隔离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来进一步明确,为理解昆虫同域物种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9.
剂量补偿是表观遗传中的一类,它是使性染色体上的连锁基因在表达水平上达到平衡的过程,其机制多种多样。1961年提出的Lyon假说认为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会随机的将体细胞中的一条X性染色体去活化形成巴尔氏体,并传递给后代细胞,从而弥补与雄性哺乳动物X性染色体数量上的缺陷。1963年三位科学家通过对X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编码的G-6-PD进行凝胶电泳并对条带进行分析,证实了Lyon假说。尽管Lyon假说沿用至今,但仍存在很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920.
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了解外来植物的入侵机制是有效控制其入侵的前提。生物阻抗假说认为,入侵地本地植物群落中的许多生物因子及生物过程能够抵御外来植物入侵。但关于群落抵抗外来种入侵的主要机制,目前还没有确定的结论。本文综述了群落中物种功能特征的多样性以及与外来种功能特征的相似度、植物与动物、植物与植物以及植物与土壤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以及以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未来研究应该注重不同条件下植物与植物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竞争强度下,植物与食草动物的相互作用;植物、动物及土壤微生物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影响。这些研究不仅能够丰富和完善入侵生态学理论,而且对于预测外来植物未来的扩散范围,合理有效地管理生态系统,防止外来植物入侵,保护本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