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3篇
  免费   305篇
  国内免费   1767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133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蚱蝉的发声器结构:中纵隔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雄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的体内,作者发现了白色略透明,并富有弹性的蝉体内最大的薄膜.厚约3.5μm,面积50.7mm2左右.该膜被称为中纵隔膜.中纵隔膜位于大气管气囊的矢状面,把大气囊分为相等的左右二气室,每个气室的容积约为700mm3.以中纵隔膜为界,雄蚱蝉有左右两个发声器,这两个发声器的结构相同,对称并相对独立.文中讨论了中纵隔膜在蝉鸣的发声和共振中的作用.蚱蝉自鸣声是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由左右两个发声器协调工作发出的.在腹部共振中,中纵隔膜的振动为其中之一,比腹节的振动开始得早.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石拐群古鳕类一新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内蒙古石拐地区石拐群召沟组中的长腹鳍大青山鳕(新属、新种) Daqingshaniscus longiventralis gen. et sp. nov. 是在我国中侏罗世地层中发现的一比较原始的古鳕类.其头骨眶后部分短,鳃盖骨大于下鳃盖骨,背鳍位于腹鳍与臀鳍之间,腹鳍基线长,鳍条都从基部分节、远端分叉,棘鳞仅见于尾上叶,全歪型尾,鳞片呈菱形.大青山鳕既与苏联南哈萨克斯坦 Karatau 地区的 Pteroniscus 很接近,又与我国新疆的维吾尔鳕 Uighuroniscus 及西德北部的 Stadthagen 地区的 Indaginilepis 相似.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北缘中中新世啮齿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记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沿岸哈拉玛盖组中中新世动物群中的啮齿类,共三属四种.其中, Sinomylagaulus halamagaiensis gen. et sp. nov., Atlantoxerus junggarensis sp. nov. 和 A. giganteus sp. nov. 分别是 Mylagaulidae (圆齿鼠科)和 Atlantoxerus (阿特拉地松鼠)在我国的首次记录. Amblycastor tungurensis 的存在表明该动物群的时代大致为通古尔期,与欧洲陆生哺乳动物分期 MN 7-8 (Astaracian) 相当.  相似文献   
14.
中始新世角形类一新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山东省莱芜县官庄组的角形类化石—新属——沂蒙兽 Yimengia, 并将以往发现应移归这一属的标本作了陈述性说明.据以前的发现报道表明,该属化石地理分布广,地史分布窄.在我国已知的中始新世所有化石地点几乎都找到了这一属的化石.但是,在中始新统以外的地层中却没发现过这一属的化石.  相似文献   
15.
无样地法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群落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内锐齿栎(Quercus atiena var. acuteserrota)为优势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对象,采用与大样地(0.5公顷)实测结果的比较,研究了无样地法中的中点四分法取样技术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中的应用。认为中点四分法取样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可适用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并用种点数曲线确定了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最小点数为15个。  相似文献   
16.
分离纯化获得的骆驼血清转铁蛋白由分子量为73,000和63,000两个组分组成。两者至少N-端五肽顺序相同(Met-Pro-Asp-Lys-Thr)。骆驼血清转铁蛋白在生理pH下不能与人胎盘转铁蛋白受体结合。用胰蛋白酶酶解骆驼转铁蛋白可以同时得到两个合单一铁结合部位的结构域,分别来自转铁蛋白分子的N-端称N-端结构域(分子量34,700和40,700)和C-端称C-端结构域(分子量35,100)。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指出并讨论了反刍动物转铁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更多的共同性,而与其它哺乳动物的转铁蛋白有着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纯化的高粱PEP羧化酶活性随pH升高(pH6.6~8.0)而增大。在G6P和Mal存在下,酶活性仍有随pH升高而增大的趋势,但G6P对酶的激活百分率和Mal的抑制百分率随pH升高而降低。高粱PEP羧化酶活性的最适温度高于40℃、酶的催化效率(V_(max)/K_m)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高温下,反应激活能降低,Mal对酶活性抑制百分率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I_(0.5)值增大,Mal增大K_m(PEP)的效应变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赤(瓜包)属(Thladiantha Bunge)、白兼果属(Baijiana A.M.Lu et J.Q.Li)和苦瓜属(Momordica L.)共11种植物叶片中脉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除苦瓜属一种外,其余10种的叶片中脉解剖学资料均为首次报道。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中脉维管束的数目以及排列方式具有分类学意义,而种间和种内维管束数目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植物迁移和演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多效唑对杨梅的成花效应(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杨梅树冠覆盖的每平方米土壤中,当年10月至第2年3月施0.4~1.2g有效成分的多效唑,对杨梅成花均有效果,而以10月上旬每平方米地面施用0.8g的效果最好。春季和夏季杨梅花芽生理分化期,树冠喷施500和1000ppm多效唑对杨梅促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