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4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3668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31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308篇
  2020年   271篇
  2019年   307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33篇
  2016年   341篇
  2015年   380篇
  2014年   702篇
  2013年   599篇
  2012年   962篇
  2011年   925篇
  2010年   790篇
  2009年   819篇
  2008年   935篇
  2007年   769篇
  2006年   666篇
  2005年   704篇
  2004年   591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617篇
  2001年   453篇
  2000年   422篇
  1999年   374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261篇
  1996年   212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66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22篇
  1989年   152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Frankia sp.Asll和EaI827菌株的固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辽东桤木和沙枣的根瘤中分离出两株内生菌(Frankia sp.),分别编号为Asll和EaI827。可在丙酸作碳源的限定培养基中诱导出泡囊,并表现较高固氮活性。不同浓度的NHt和水解酪蛋白对菌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对固氮活性却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氧分压为5%时,Asll菌株固氮活性较高,而F~1827菌株最适氧分压为1%。Asll菌株的固氮周期为8一11天,Eai827菌株在11一14天表现出较高的固氮活性。  相似文献   
22.
胡颓子属三株根瘤内生菌培养条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胡颓子属植物翅果油树、沙枣和牛奶子的根瘤中,分离获得Frankia sp. Eml108、EaI827和EuI620三株内生菌。对它们的培养条件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三株菌对培养基的pH和培养温度的要求基本相似。EmI108和EuI620菌株的最适宜培养基为Qmod/Tween80,而EaI827菌株则为Qmod培养基。在以NH+4作氮源的基础培养基中,EmI108和EuI620菌株生长最适宜的碳源为Tween80,而EaI827菌株则为琥珀酸。EaI827和EuI620菌株能较好地利用无机氮源NH4Cl,但是对于三株菌来说,最适宜的还是有机氮源聚胨和酪蛋白水解物。  相似文献   
23.
下丘脑外侧区注射TRH对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采用连续收集胃腔灌流法,观察下丘脑外侧区(LHA)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对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并分析TRH在LHA促进胃酸分泌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LHA注射TRH(1μg)明显地刺激胃酸分泌;(2)预先向LHA注射酚妥拉明(10μg)、美多心安(5μg)及胃泌素抗体1μl(1:640)并不影响TRH的泌酸作用,如预先向LHA注射阿托品(5μg)则可消除TRH的泌酸效应;(3)垂体摘除及肾上腺切除均不影响TRH的泌酸作用;(4)隔下迷走神经切断后,LHA注入TRH的泌酸效应仍然出现,但持续时间显著缩短;腹腔交感神经节摘除后,TRH仍能促进胃酸分泌,但分泌量少而平稳。以上结果提示:LHA是TRH中枢泌酸效应的有关结构之一,其中枢机制是通过胆碱能M受体中介的,腹腔交感神经节和膈下迷走神经是TRH泌酸效应的传出途径。前者引起的泌酸反应出现较早且引起泌酸高峰,但持续时间短;后者则引起低平的持续分泌。  相似文献   
24.
中国长臂猿的分布(英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中国南部分布着3种长臂猿,它们是白眉长臂猿(Hylobates hoolock)、白掌长臂猿(H.lar)和黑冠长臂猿(H.concolor)。黑冠长臂猿在我国境内有3个亚种:指名亚种(H.c.concolor),白颊亚种(H.c.leucogenys)和海南亚种(H.c.hainanus)。这些种类目前只分布在云南和广东的海南岛,但在五十年代初也生活在广西的西南部。这些地区是长臂猿属分布区的东北边界。 同它们在中南半岛的地理特征相一致,中国的3种长臂猿的分布区不相重迭,以两条大江为界。白眉长臂猿栖居在云南怒江以西,白掌长臂猿生活在怒江与澜沧江之间地带,黑冠长臂猿占据澜沧江以东。但是有一处,即黑冠长臂猿的云南保山瓦窑分布点例外,该地的标本收藏在动物研究所。 对于黑冠长臂猿海南亚种的文献记述存在不确切之处。现有较多的标本表明,海南亚种的雌性个体头冠部具有界限明显的黑色大斑块;成年雌性个体背毛呈浅棕灰色或较鲜亮的赭黄色;背中部毛较长,在40—75毫米之间。 我们所研究的标本收藏在以下单位: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芝加哥福地自然历史博物馆,复旦大学生物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州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动物园(活体),中山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25.
戴氏狼鳍鱼(Lycoptera davidi)的重新观察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本文主要对戴氏狼鳍鱼 (Lycoptera davidi) 骨骼系统的特征进行了补充和订正.在此基础上,对狼鳍鱼属 (Lycoptera) 的特征及有关狼鳍鱼种的分类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
陈秀香   《广西植物》1987,(4):301-302
几年来,我所在中草药资源调查工作中,发现一些我国及广西未曾记录过的植物,现整理成文,以供有关部门参考。本文引用的标本均收藏在广西中医药研究所植物标本室(GXMI)。 山椒子水番挑(博白)番落技科Annonaceae Uvar花a grandiflora Roxb.in FI.Ind.2:665.1524;李秉滔,植物分类学报14(1):98.2976,蒋英,李秉滔,中国植物志30(2):26,图版10. 1979。 广西东南部:博白县,浪平公社,水库边1971年5月9日,王鉴均2247外北流县,隆盛公社,天堂,坡地疏林中,1977年9月26日北流调查队8一44口7。 分布:广东南部,广西东南部;印度、缅甸、泰国、越南、马来…  相似文献   
27.
红树林植物海滨猫尾木在我国首次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启明  李泽贤  邢福武   《广西植物》1987,(4):303-304
红树林是发育于热带海岸潮间带的一种特殊的木本植物群落。据最近的报道补,我国南部沿海红树林的组成种类(包括半红树林成分)有卤蔽科、千屈菜科、海桑科、玉蕊科、使君子科、红树科、梧桐科、锦葵科、大戟科、糠科、紫金牛科、夹竹桃科、茜草科、爵床科·、马鞭草科、棕搁科等,共16科,20属,31种。最近我们通过海岸带植物调查和海南岛珍稀、濒危植物种类调查,首次发现了紫威科的海滨猫尾木的分布。现将其形态特征、分布和生态学特性简报于下: 海澳猫尾木(新拟)图 Dolichandrone spathaeae(L.f.)K.Sehum.,FI.Kais.Wilh.123.1889;Merr.F 1…  相似文献   
28.
闽,粤,海南地区的斯氏线虫科及异小杆线虫科分布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是对闽、粤、海南等地区27个县(市)昆虫病原线虫分布的调查结果。从1983至1987年共采集土壤样品600多个,从中分离出昆虫病原线虫39号,全部鉴定到属,少数鉴定到种。结果表明,闽、粤、海南均有斯氏线虫科及异小杆线虫科分布,该两科线虫的发现率,沿海20公里内的花生地,番薯地较高,砂土,砂壤土较高。  相似文献   
29.
30.
我国的淡水涡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扁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是涡虫纲的三肠目淡水(三肠)亚目涡虫。这类涡虫全世界发现了近40属和近400种,它们归属于4个科,即三角头涡虫科(Dugesiidae)、扁平涡虫科(Planariidae)、洞穴涡虫科(Kenkiidae)和树枝肠涡虫科(Dendrocoelidae)。它们遍布于全世界各地的泉溪、湖沼、池塘、水井和洞穴水中。它们的分布区域极不均衡,北半球的温带、亚寒带地区较多,其中仅分布于贝加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