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4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36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989和1990年在湖北省郧县青曲镇曲远河口学堂梁子上相继发现两具远古人类的颅骨化石。伴生的哺乳动物化石已鉴定的有18种,其中大熊猫武陵亚种、桑氏鬣狗、爪哇豺、中国猴莫、云南马、小猪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表明该地点的时代属中更新世早期或稍早。两具颅骨的形态特征比较复杂,既有明显的直立人特征,又具有某些早期人的性状。综合观察分析,直立人的特征占主要,归入直立人范畴更合适,与中国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比较  相似文献   
992.
蝙蝠回声定位声波的可塑性对其适应不同状态、生境以及捕食和社会交流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大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在不同状态和生境下的可塑性,通过室内行为实验,对大蹄蝠在4 种不同状态(室内飞行、静息、布袋内和手持)和4 种不同生境复杂度(室外、室内0 棵树、室内1 棵树、室内5 棵树)条件下飞行的回声定位声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蹄蝠的回声定位声波为CF - FM 型,通常连续发出2 - 4 个脉冲组成一个脉冲组。对比大蹄蝠在4 种不同状态下的回声定位叫声发现,主频按静息、布袋内、手持、飞行的顺序依次降低,后端FM 频宽则按手持、布袋内、飞行和静息的顺序依次变短;而脉冲间隔和脉冲时程则均按静 息、飞行、布袋内、手持的顺序依次增加。对比大蹄蝠在4 种不同生境复杂度中飞行的回声定位叫声发现,主频按室外、室内0 棵树、室内1 棵树、室内5 棵树依次提高,而脉冲时程及脉冲间隔则依次缩短;室外放飞条件下的后端FM 频宽比室内飞行的短。研究结果说明,大蹄蝠在不同状态、不同生境复杂度条件下的回声定位叫声具有明显的可塑性和生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3.
浙江栉蝠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栉蝠蛾Bipectilus zhejiangensis Wang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竹林地下害虫,其生物学特性尚未见报道。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试验对浙江栉蝠蛾危害竹子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较为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浙江栉蝠蛾危害竹子种类多,主要以刚竹属竹种为主。浙江栉蝠蛾在浙江省1年发生1代,以2~3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翌年4月上旬幼虫开始化蛹,5月初成虫开始羽化,羽化主要集中在13:30~18:30之间,羽化当天便可交尾产卵,单雌平均产卵量可达290粒,成虫寿命雌虫平均4.2d,雄虫平均6.2d。卵经70d左右孵化,随即钻入土壤取食,准备越冬。  相似文献   
994.
胡永红 《昆虫知识》2006,43(6):889-889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消化系统在其发育、细胞组成和遗传控制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果蝇中肠很典型,肠壁囊泡组成单层肠上皮的大部分,但与消化道的内分泌细胞散布分布。人类和老鼠的肠细胞由干细胞不断地补充,如果误调节会导致一些消化疾病和癌症。相反,蝇类肠道内没有发现干细胞,而果蝇肠道细胞被认为相对稳定。Ohlstein和Spradling运用系统标记法发现,果蝇成虫中肠后部细胞由特异的肠内干细胞(ISCs)不断地补充。同样在脊椎动物中,ISCs是多能性的,而且Notch信号途径是必需的,它可以产生内分泌细胞的恰当部分。Notch信号对于ISC子细胞分化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995.
《四川动物》2021,40(3)
2019年4—5月利用蝙蝠竖琴网在云南省勐腊县龙林新村水沟采集到蝙蝠5只(3♀,2♂),中等偏小体型,鼻孔呈管状,耳廓较圆,外形、毛色和头骨特征与圆耳管鼻蝠Murina cyclotis相符,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片段和核基因重组激活基因2基因(Rag2)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均支持该鉴定结果,故确定该标本为圆耳管鼻蝠,为该种在云南省蝙蝠分布的新发现,标本现保存于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相似文献   
996.
2004年2月9~10日在胶州湾发生的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赤潮期间分别在3个典型赤潮站位采集表层水样,利用过滤(0.7μm)和切向超滤(1000 Daltons)分离赤潮暴发水体中的胶体物质,分析了不同滤液及截留液的有机碳含量,并将赤潮异弯藻 (Heterosigma akashiwo)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在<1000 Daltons的超滤液及具有不同含量胶体物质(1000 Daltons~0.7μm)的截留液中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在发生柔弱几内亚藻赤潮期间水体中的溶解有机碳浓度会增加,特别是胶体有机碳浓度会成倍增长;在不同胶体含量海水中培养的赤潮异弯藻的最大生长率μmax和最大生物量Bf与对照组相比会随着胶体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而中肋骨条藻的最大生长率μmax和最大生物量Bf与对照组相比会随着胶体含量增加而显著降低,表明柔弱几内亚藻赤潮水体中的胶体物质对赤潮异弯藻的生长起促进作用,而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这说明柔弱几内亚藻在增殖过程中所产生的胶体物质具有他感作用,会影响其它微藻的生长,从而可能对柔弱几内亚藻赤潮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7.
南水北调中线汉中市水源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志杰  苏嫄 《生态学报》2018,38(2):432-44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为了缓解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一项大型调水工程,其水源地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中线工程的水质安全及其长效运行,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汉中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采用"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模型框架,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汉中市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汉中市生态脆弱性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其形成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年均气温、年均降水量、人均GDP、土壤侵蚀强度和海拔为主要的驱动因子;2)不同海拔梯度上,中山区和高中山区生态脆弱性程度高,其次为高山区,低山区和丘陵区生态脆弱性程度相对较弱;3)不同行政区划上,西部和东部的略阳县、宁强县、佛坪县、西乡县和镇巴县5个县区脆弱性程度最高,中部的汉台区生态脆弱性程度最弱,其他各县区生态脆弱性程度居中;4)汉中市生态脆弱性指数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特征,其空间异质性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点,45°和135°方向上的空间变异最大。研究可为水源地生态建设与恢复、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任悦  赵成章  李雪萍  张晶  雷蕾 《生态学报》2018,38(16):5819-5827
植物蒸腾速率与叶性状关系的环境响应,对探索植物碳水代谢关系和叶性状构建模式之间耦合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甘肃省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的盐沼湿地为实验地,按研究区域滨藜(Atriplex patens)植株密度设置Ⅰ(16—21株/m~2)、Ⅱ(9—15株/m~2)、Ⅲ(9株/m~2)3个梯度,采用标准化主轴估计(standardized major axis estimation,SMA)方法,以叶脉密度和中脉直径分别表示叶脉性状,研究了种群密度影响下滨藜蒸腾速率与叶脉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种群密度减小,滨藜的中脉直径、株高、盖度、光合有效辐射(PAR)、叶面积(LA)均逐渐降低,而叶脉密度、叶干重、蒸腾速率(T_r)和净光合速率(P_n)逐渐增加。在高密度(Ⅰ)和低密度(Ⅲ)中,滨藜的蒸腾速率和叶脉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中脉直径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在中密度(Ⅱ)中,滨藜的蒸腾速率与叶脉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中脉直径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在小密度样地,蒸腾速率(T_r)较小,滨藜采取减小叶脉密度、增大中脉直径的策略,即在阴生环境中滨藜叶片需要大的中脉直径来支撑,同时较小的叶脉密度亦可满足其蒸腾需求,体现了密度制约下湿地植物的生物量分配格局和资源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99.
贾志斌  杨持  洪洋  韩向红 《生态学报》2002,22(10):1774-1780
运用植被水平地带性原理在南北样带(NSCT)草原生物群区中温型草原和暖渐型草原内的典型草原地带各选择一个研究站点,于1999-2000年5-9月份对大针茅 羊草群落的数量结构、α多样性、生活型功能群组成、地上生产结构、C3和C4植物组成及群落生长动态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暖温型草原群落高度(h)、生态优势度(C)、C4植物比例(%)和单位叶速率(ULR)较高,生长动态曲线呈双峰型且第1峰大于第2峰;中温型草原物种丰富度(R)、群落密度(d)、物种多样性(H')、群落均匀度(E)、F/C值、叶面积指数(LAI)、叶面积持续时间(LAD)和干物质生产能力(P)较高,生长动态曲线呈单峰型,初期生长较快。虽然两站点平均降水量相近,但温度、热量差异较大,年蒸发力不同,并影响到天然降水及土壤水分、养人供给的有效性,可能是导致其群落结构与生长动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中华山蝠的研究进展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中华山蝠(Nyctalusvelutinus)(或称绒山蝠),属翼手目(Chiroptera),蝙蝠科(Vespertilionidae),山蝠属(Nyctalus),是我国特有的种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喜栖于建筑物的天花板、梁柱、瓦缝等处。有关中华山蝠的研究80年代才开始,迄今为止发表有关论文仅6篇。其中分类方面2篇,细胞遗传方面3篇,生态方面1篇,研究的深度及广度远远不够。中华山蝠捕食大量的蚊虫,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然而,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大量旧的建筑物被装修或折迁,中华山蝠的栖息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