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4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785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77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云南松林可燃物的垂直分布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可燃物负荷量空间分布对林火种类和火行为的影响,以川西南地区不同类型云南松林的冠层可燃物和地表可燃物、4个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位和坡向)和4个林分因子(郁闭度、胸径、树高和林龄)为对象,比较不同林分相同垂直层面和不同空间层次上的可燃物负荷量及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林分的林火行为趋势;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CCA)分析可燃物负荷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组成中,可燃物垂直分布呈显著性差异.云南松-栎类-丁香林、云南松-栎类林和云南松纯林容易发生地表火,但不易发生树冠火;云南松-侧柏林、云南松-油杉林和油杉-云南松林易发生地表火,而且易转化为树冠火.冠层可燃物主要受林龄、海拔、胸径和树高的影响,林下可燃物主要受郁闭度、坡度、树高和林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研究白癜风患者的求医行为及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分析患者选择医疗机构的原因并指导他们正确就医.方法:我们对210例白癜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访谈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白癜风知识、求医行为及原因、疾病的发展及心理状态的调查等.结果:仅14.3%的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基本知识回答正确,并且患者主要通过医生获得疾病知识;81.0%的患者首诊时选择公立综合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占69.9%)是患者在首诊时选择医疗机构的主要考虑方面,50.5%的患者存在多处求医的现象;81 4%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结论:白癜风患者普遍存在多处求医及不良求医行为,公立医院是目前白癜风患者的主要流向;白癜风患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等不容乐观;我们应针对白癜风患者多次求医和乱求医的行为及其原因开展白癜风健康教育,正规医疗机构应通过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疗效、加强宣传等促进白癜风患者正确求医.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眉山地区农村居民的就医现状和对现有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情况,为推进农村医疗建设和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眉山市仁寿县方家镇1000名农村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0名被调查者中,610人积极治疗,390人保守治疗。306人生病首选村卫生站就诊,386人首选私人诊所,228人生病首选乡镇卫生院,48人首选县医院。312人通过熟人介绍选择医院,54人通过医院广告选择医院,634人自己选择医院。392人就诊前了解所患疾病。402人对所选医院了解。537人生病后希望选择医疗费用低,报销高的医院;232人希望选择不用走太多路,不用花长时间排队挂号的医院,231人希望选择服务态度好,有好名声的医院。446人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太低。408人认为目前乡镇医院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高医疗水平,250人认为目前乡镇医院最需解决的问题是整治乱收费。结论:眉山市方家镇农村居民就医过程中,在对就诊时间、对医院的选择等方面存在迟滞、混乱、盲目、不科学等特点,当地政府和卫生部门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4.
反鸟类是繁盛于中生代的鸟类类群,它们在鸟类演化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全球性辐射,化石发现于除极地以外的各大陆白垩纪地层中,目前全世界被命名的反鸟类1属种超过了50个,其中我国辽西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被命名的反鸟类新属种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白垩期早期反鸟类的个体大小和相对翼长已有很大的分化,肩带和前肢上与飞行相关的骨骼特征已与现代鸟类基本相似,进步程度甚至高于同时期的今鸟类,表明适应飞行的演化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吻部和牙齿的改变也较同时期的今鸟类多样,说明在食性也有了大的分异。新的发现也进一步减少了反鸟类和今鸟类——这两个中生代进步鸟类姊妹群之间的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85.
Shoaling intensity in zebrafish Danio rerio is believed to vary throughout subjective day and night hours. This experiment examines long term variations in shoaling behavior. Adult zebrafish Dan io rerio were maintained under a 12:12 LD cycle (with dim red light serving as reduced visibility during subjective dark hours), and their shoaling behavior was monitored every hour for a three-day period of time. Our results show that zebrafish perform shoaling behavior throughout subjective day and under reduced visibility conditions, although mean shoaling times during the light phas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ean shoaling times during the dark phase. However, on the 3^rd day of the experiment, mean shoaling times during the subjective night had increased and mean shoaling times during the subjective day had decreased. This shift in intensity was not seen on the first two days of the study, and may represent 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 on the behavior of the test fish. We believe this study shows that shoaling behavior changes with light/dark cycles and that fish shoal even during reduced visibility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86.
芙新姬小蜂和潜蝇姬小蜂均为强卵育型(synovigenic)寄生蜂,成虫具有产卵寄生致死、寄主取食致死和寄主叮蛰直接致死3种寄主致死行为。为了明确成虫补充非寄主食物营养对2种姬小蜂控害潜力/控害行为的影响,本文比较研究了分别提供寄主食物和寄主食物+非寄主食物(10%葡萄糖)条件下的2种姬小蜂在初羽化前期(前6 d)内对美洲斑潜蝇幼虫的致死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仅提供寄主食物时,芙新姬小蜂的寄生、取食和总体致死量均显著的高于潜蝇姬小蜂,但是直接致死能力却弱于后者;补充非寄主食物和仅提供寄主食物处理相比,两种寄生蜂的寄生量,取食量和总致死量均呈下降趋势。该研究显示:在初羽化前期,取食寄主食物的雌蜂比取食寄主食物+葡萄糖的雌蜂具有更强的致死能力。  相似文献   
87.
牙科焦虑症主要是对疼痛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对机体受到伤害的恐惧等因素导致的焦虑症状。临床中80%的口腔疾病患者都对治疗心存恐惧,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配合医生的治疗甚至逃避治疗。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要求在舒适的心理环境中接受治疗,因此牙科焦虑症就成为口腔医护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治疗牙科焦虑症的方法主要分为行为学,药理学和有机放松法三个大类,在实际使用的过程当中往往是各种方法配合使用,而不是单一使用。随着人们研究的逐步深入,提出的具体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本文就牙科焦虑症目前所使用的治疗方法做详细的介绍及分类,帮助口腔医护工作人员理清治疗思路,为正确的诊断、干预和治疗牙科焦虑症提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在保护区内放置30台红外相机开展调查。结果共记录鸟类5目14科27种,兽类4目8科10种,其中勺鸡(Pucrasia macrolopha)、红角鸮(Otus sunia)、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和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物种数月变化剧烈。相对丰富度最高的6种动物为狍(Capreolus pygargus)(60.19)、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34.14)、星鸦(Nucifraga caryocatactes)(27.78)、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23.34)、松鸦(Garrulus glandarius)(23.34)、中华斑羚(21.99)。对狍、岩松鼠、中华斑羚进行日活动节律分析,狍属晨昏活动型;中华斑羚有两个活动高峰;岩松鼠的日活动高峰集中在晨间,为单峰型。本研究提供了北京雾灵山部分鸟兽资源的最新动态现状及活动节律信息,同时表明红外相机在拍摄地栖性鸟类、大中型兽类、夜行性动物方面具有优势,而对于非地栖鸟类和小型兽类,红外相机有一定局限性。本研究为应用红外相机技术开展森林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89.
高山兀鹫(Gyps himalayensis)在海拔2 400~4 800 m的悬崖峭壁之上营巢,行为观测难度较大,资料匮缺。2013年至2015年,在天山采用样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寻找到上百个巢穴。通过布设红外自动相机的方法,对高山兀鹫繁殖期巢内行为进行拍摄,同时结合焦点动物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对其交配及巢内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共拍摄11万张照片,选出有效照片2 150张。对繁殖期行为进行了描述和定义,共7大类16种行为。根据照片逐一对比每种行为,统计各种行为拍摄张数及所占比例,其中,交配135张(6.3%),筑巢403张(18.7%),休息420张(19.5%),警戒375张(17.4%),保养335张(15.6%),运动200张(9.3%),其他282张(13.1%)。照片记录显示,交配行为从1月16日持续到3月2日,在一天的8:00~16:00时间段内,除9:00~10:00时没有记录到交配行为外,其余时间段内都有发生。交配行为次数(张数)在13:00~14:00时达到高峰,与气温同期达到高峰。交配过程持续8~15 s。筑巢期间,巢材由雌雄兀鹫运输,雌性负责将巢材放入巢中,整理、铺垫和修缮。筑巢行为在白天有三个高峰期,分别为11:00~12:00时、13:00~14:00时和15:00~16:00时。在每个高峰期后,往往出现一个短暂的低谷期。冬季食物短缺,照片显示雕鸮(Bubo bubo)、雪豹(Uncia uncia)等食肉动物进入巢内,对兀鹫繁殖造成干扰,甚至中断繁殖。作为高原健康指示物种,高山兀鹫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急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90.
为了研究红缘天牛成虫对寄主植物杏树衰弱树及木段挥发物的生理及行为反应,本文用6种挥发物,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单一组份对红缘天牛进行了电生理和行为测试;又在这6种单组份化合物对天牛行为选择表现为引诱活性的浓度范围内选择EAG值最高的浓度,以4-6种化合物等体积制成7种组合配方进行EAG和行为测试。结果表明:单一组份R-柠檬烯、反-2-己烯醛、丁酸丁酯、S-柠檬烯、异戊醇和3-蒈烯等6种单一化合物在预设的8个浓度梯度范围内,都能引起红缘天牛产生一定的生理反应,但行为选择实验的结果没有统计学意义。7种组合配方中,R4对红缘天牛成虫引诱活性最强(P0.01),引诱率达到76.67%,R1次之(P0.05),R4与R1的区别在于增加了丁酸丁酯;即丁酸丁酯在R4配方中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