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2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236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374篇
  2007年   329篇
  2006年   341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398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381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300篇
  1999年   301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77篇
  1992年   158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71.
高赖氨酸蛋白基因导入水稻及可育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构建了一个植物高效表达质粒,使来源于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L.)DC)的高赖氨酸蛋白基因(lys)受控于单子叶植物ubiqutin强启动子下表达。用基因枪法将其导入水稻(Oryza sativa L.)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经潮霉素抗性筛选,得到可育的再生植株。经PCR和Southem blotting检测,表明该基因已整合到水稻的基因组织。GUS组织化学染色表明转基因水稻植株的叶、茎和根中均有gus基因的表达。测定112株转基因水稻叶片中赖氨酸叶量,大部分植株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高幅度为16.04%。  相似文献   
972.
用高效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突变体EGFPmut2的基因标记内生固氮菌--产酸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axytoca (Fluegge)Lautrop)SA2,用标记菌接种限菌培养条件下生长的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在接种后1、2、4 、8、12、16和21d,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水稻鲜根进行光学切片,显示了标记菌从水稻根成熟区表面向根内入侵的过程。定殖在根表面的标记菌主要从侧根伸出的位置侵入侧根皮层,从邻近发生侧根的位置进入内皮层和维管柱。SA2还能从初生根成熟区无侧根伸出的位置侵入皮层向维管柱迁移。SA2入侵水稻根引发了水稻根局部的过敏反应以阻滞细菌地下海主侵,表现为侵入根内的细菌周围的根细胞细胞壁变厚,在蓝光下发出很强的黄绿荧光。  相似文献   
973.
用PEG包埋切片法及荧光抗体标记技术对水稻(Oryza sativaL.)雌配子体发生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变化进一步研究。经PEG包埋切片技术处理的胚囊内的微管结构能够保持得比较完整,特别是在一个较大和成熟的胚的胚囊内,效果更佳,微管清晰度高,对雌配子体发生过程中的一些主要时期的微管结构变化作了详细描述和分析(包括:单核、二核、四核、八核和成熟胚囊时期)。发现了一些新的微管结构,如在中央细胞中有纵向微管,这些微管在两个极核移至中央部位时存在,之后当极核移至靠近卵细胞时便消失,显示中央细胞纵向微管与极核的移动和定位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974.
975.
不同温光条件下籼粳稻叶片的光抑制和光氧化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同温光条件(4d)下,以粳稻(Dryza sativaL.sp.japonica)“9516”和籼稻(O.sativaL.sp.indica)“汕优63”为材料,测定了与PSⅡ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膜脂过氧化作用有关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适温、中等光强下两品种Fv/Fm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产物(MDA)无变化,未见光抑制和光氧化表现;适温、强化下籼稻“汕优63”的Fv/Fm明显下降,MDA未见变化,有光抑制无光氧化表现;低温、强光下两品种有光抑制和光氧化表现。低温、强光下结合抑制剂实验证明,与粳稻相比,籼稻的D1蛋白量和SOD活性下降较多,叶黄素循环和非光化学猝灭(qN)受抑制程度较大,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较高,因而光抑制和光氧化现象较明显。实验提出:光能转化效率和膜脂过氧化表现是预测光氧化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976.
在人工控温和田间自然变温条件下,研究了结球白菜9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nkinsis)胞质雄性不育系CMS7311育性转换的温度特征。结果表明:随温度变化CMS7311有明显的育性转换,人工恒温和人工变温条件下诱导CMS7311发生育性转换(不育→可育)的温度范围为日均温6-12℃,有效诱导的最短时间为3d,显诱导的温度范围为6-9℃。自然变温条件下,有效诱导的温度低限为日均温3.5-6.8℃,但诱导育性转换的最短时间要适当加长。无论恒温还是变温,在日均温9℃下处理9d育性转换达到最大,接近正常可育(0级或1级)。正常情况下,温度处理后到发生育性转换大约需要10-16d,育性转换发生在孢原细胞形成至花粉分化阶段。由于白菜生长的顶端优势作用,在相同诱导条件下,同一植株侧枝较主枝的育性转换时间晚8-10d,且转换程度较弱。  相似文献   
977.
不同供水条件下水稻幼苗根系形成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分子标记图谱对溶液培养与旱作培养(纸培养)下的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的种子根与最长不定根长,不定根数,总根干重,根冠比等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与遗传分析。4种参数共检测到6个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s)与22对上位性互作位点,其中溶液培养中的最长不定根长,总根干重和旱作培养中的总根干重检测到的QTLs位点对总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20%,23%和13%左右;旱作培养中的最长不定根长,不定根数,根冠比和溶液培养中的根冠比仅检测到上位性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在12%-61%之间,溶液培养与旱作条件下没有一个或一对检测到的QTL或互作位点完全相同,提示溶液培养和旱作条件下影响幼苗根系生长的遗传机制差异,上位性作用对旱作培养条件下的根生长具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78.
利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谷粒外观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用区间作图和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两种方法,对水稻(Oryza sativa L)珍汕97和明恢63组合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QTL)定位,用区间作图法在LOD≥2.4水平上(近拟于a=0.005),1998年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6,2放2个QTLs,1999年对以上3个性状分别检测到3,2和2个QTLs,其中7个QTLs在两年均检测到,位于第3染色体RG393-C1087区间的QTL效应大,同时影响粒长和粒形,两年贡献分别为57.5%,61.4%和26.7%,29.9%,位于第5染色体RG360-C734B区间的QTL效应大,同时影响粒宽和粒形,两年贡献率分别为44.2%,53.2%和32.1%和36.0%,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在P=0.005水平上,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8,5和5个QTLs,共解释各自性状变异的58.81%,44.75%和57.47%,只检测到1个QTL与环境之间存在的显互作。  相似文献   
979.
豌豆凝集素和血红蛋白基因对水稻的转化和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扩大根瘤菌的突破产范围和试探根瘤菌在非豆科植物上的固所为作用,将豌豆凝集素基因(pl)和Parasponia andersonii血红蛋白基因 (phb)构建在同一个植物表达载体上,用基因枪法将其导入水稻(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经PCR扩增和Southern杂匀分析,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水稻基因组中。GUS组织化学染色及豌豆凝集素基因的Western印迹实验和表达产物的原位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表达。在40个转化植株中18株有pl和phb基因的PCR产物,得率为45%。再用18株植物做pl基因的Western blot检测,有3株有翻译表达,占40株的7.5%,18株的17%。为水稻与根瘤菌的相互作用和固氮作用的可能性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80.
小翅稻蝗(Oxya yezoensis Shiraki)翅多型现象浅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道弘 《生态学报》2001,21(4):624-628
对小翅稻蝗翅型构成的季节变化,长翅型、短翅型产卵前期间的差异及光周期对翅型分化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翅稻蝗存在着明显的翅多型现象,相对翅长(前翅长/后足腿节长)最长可达1.49,最短只有0.50,翅长呈连续性双模态分布。早期羽化的个体大多为长翅型,随着季节的推移,羽化成虫短翅率逐渐增加。长翅型雌成虫的产卵前期间为42.7±13.1日,短翅型为15.3±6.4日,短翅型雌成虫的产卵前期间显著短于长翅型。不同的光周期短翅成虫出现的比例不同,光照短于LD1212时,几乎全为短翅型,LD1410短翅率为66.8%,LD168则长翅率达62.1%,光照长于LD186时,几乎全为长翅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