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丝裂霉素促进活性氧自由基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肌腱粘连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右足为丝裂霉素C组,左足为生理盐水组.以屈趾肌腱为试验对象,切断后采用改良Kessler法缝合.右足吻合处用0.4mg/ml MMC脑棉片湿敷5分钟,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次;左足生理盐水脑棉片湿敷5分钟,生理盐水反复冲洗3次.术后1、2、4、8周处死动物,收集2组屈趾肌腱分别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和羟脯氨酸含量测定.结果:丝裂霉素C组肌腱粘连程度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减轻,有统计学意义(P<0.05),羟脯氨酸含量在术后2、4、8周较生理盐水组增高.结论:丝裂霉素C有防止肌腱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9月2011年5月在我院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60例(78眼),随机分为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36例(46眼)患者为A组,术中不用丝裂霉素c的24例(32眼)为B组。分别观察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两组眼压(10P)、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co)、平均细胞面积(AVG)及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分析其数量的改变及两组间的差异。结果:A组术前眼压为(35.4±13.7)mmHg,B组术前眼压为(32.5±13.5)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眼压分别为(15.7±3.7)mmHg、(17.0±3.2)mmHg,均低于B组的(19.4±3.7)mmHg、(20.2±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475±484)个/mm2、(2199±373)个/mm2、(2164±332)个/mm2;平均细胞面积分别为(431.4±67.6)μm2、(480.6±66.8)μm2、(463.8±46.2)μm2;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分别为(31.1±7.4)%、(34.4±6.3)%、(31.2±7.5)%;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各参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342±94)个/mm2、(2185+215)个/mm2、(2074218)个/mm2;平均细胞面积分别为(453.9土94.8)μm2、(516.3±100.8)μm2、(499.81+106.4)μm2;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分别为(30.2土3.0)%、(32.7±2.9)%、(31.4±4.3)%;除术后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与术前比较有意义(P〈0.05)外,余参数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A组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0.4%高于B组的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的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11.1%高于B组的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中用丝裂霉素C的降压效果比不用丝裂霉素C的效果好,但短期内前者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引起的肺腺癌细胞(ASTC-a-1)凋亡,实验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MMC对ASTC-a-1活性的影响,选择10μgS/mL的MMC处理ASTC-a-1.利用Hochest 33258染色观察MMC引起的ASTC-a-1凋亡,发现MMC可引起细胞缩小,核浓缩.为了进一步研究MMC引起凋亡的途径,通过脂质体转染pSCAT3质粒,利用光漂白技术和光谱技术观察Caspase-3是否活化;通过转染Bax和DsRed质粒观察Bax在凋亡过程中的位置变化及与线粒体的关系.结果显示:MMC可以诱导ASTC-a-1细胞内Caspase-3活化,并使Bax向线粒体转移聚集.在活细胞中证实Caspase-3和Bax参与了MMC引起的ASTC-a-1凋亡.  相似文献   
15.
头状链轮丝菌(Streptoverticillium caespitosum)ATCC27422是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C的主要产生菌。为了研究丝裂霉素C抗性的分子机制,实验通过鸟枪法克隆技术,从库中筛选得含有丝裂霉素C抗性基因(mcr)的6.6kb外源片段的克隆子,对此外源片段进行一系列亚克隆,将丝裂霉素C抗性基因定位在3.1kb的片段中。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此3.1kb外源片段中存在一长度为134  相似文献   
16.
头状轮生链霉菌中丝裂霉素C抗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状轮生链霉菌(\%Streptoverticillium caespitosus\%)ATCC27422是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的主要产生菌,实验通过诱变筛选获得不产生丝裂霉素同时对丝裂霉素C敏感的阻断变种S6,并以它为受体宿主,以质粒pIJ699为载体,建立野生型头状轮生链霉菌菌株ATCC27422的基因库。采用鸟枪法克隆技术,从库中筛选获得含有丝裂霉素C抗性基因的62kb外源片段的克隆子。将含此外源片段的质粒pLX5导入变铅青链霉菌(\%Streptomyces lividans\%)获得表达。并且首次成功地运用电穿孔法将pLX5导入野生型菌株中,使其对丝裂霉素C的抗性大幅度提高:最低抑制浓度(MIC)由原来的200μg/mL上升至1000μg/mL以上。摇瓶发酵实验表明:单位菌量的ATCC27422(pLX5)的丝裂霉素产量高于野生菌株ATCC27422,因此丝裂霉素C抗性与产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对瘢痕疙瘩成纤维中Cyclin D1、CDK4及P27基因表达的影响,以阐明MMC对瘢痕疙瘩的作用机制,为瘢痕疙瘩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MC作用于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MTT法测量细胞增殖情况,利用半定量RT-PCR、免疫组化分析用药前后Cydin D1、CDK4及P27的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MMC可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MMC作用后,使Cyclin D1和CDK4的mRNA及蛋白表达减少,P27基因的表达增加。结论MMC可能是通过调节cyclin D1/CDK4/P27细胞周期调控通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而发挥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细胞)培养的国产药物可以降低ES细胞的实验成本。研究中以浙江海正药业生产的丝裂霉素(mitomycin,国药准字H33020786)处理小鼠胎儿成纤维细胞,用于胚胎干细胞建系。并制备饲养层,将小鼠囊胚种植在该饲养层上。4—6天后,挑选形态良好的 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来源的克隆在胰酶中进行消化,将消化下来的细胞团块传至新鲜的饲养层上。之后,每2—3天传代一次。结果表明,经该丝裂霉素处理的胎儿成纤维细胞支持具有生殖系嵌合能力的胚胎干细胞的分离。  相似文献   
20.
丝裂霉素C诱发人精子染色体畸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天华  刘鸿禧 《遗传学报》1997,24(4):291-295
人精子经最终浓度分别为7.5,15.30μg/ml丝裂霉素C(MMC)处理1h后与去透明带地鼠卵受精,制备第1次卵裂中期相进行核型分析,以探讨MMC对人精子的诱变效应。结果显示明显的量效关系。染色单体型畸变是诱发畸变的主要类型,但仍观察到一定数量染色体型畸变,表明MMC作用于人精子与通常拟紫外线致断剂作用于体细胞诱变的结果并不完全一样。36.89%的诱发畸变为重接型,表明金黄地鼠卵母细胞内的修复系统能够修复MMC所引起的人精子DNA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