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50篇
  免费   1911篇
  国内免费   8540篇
  32201篇
  2024年   263篇
  2023年   716篇
  2022年   871篇
  2021年   998篇
  2020年   887篇
  2019年   849篇
  2018年   613篇
  2017年   770篇
  2016年   760篇
  2015年   840篇
  2014年   1280篇
  2013年   1077篇
  2012年   1360篇
  2011年   1548篇
  2010年   1525篇
  2009年   1577篇
  2008年   1766篇
  2007年   1382篇
  2006年   1360篇
  2005年   1325篇
  2004年   1405篇
  2003年   1213篇
  2002年   1191篇
  2001年   1101篇
  2000年   854篇
  1999年   711篇
  1998年   589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480篇
  1995年   442篇
  1994年   358篇
  1993年   265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34篇
  1990年   192篇
  1989年   190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97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50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5篇
  195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21.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 SIRT1)是哺乳动物NAD+依赖的去乙酰化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uin)家族的七种蛋白质之一。SIRT1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研究揭示SIRT1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中具有潜在神经保护作用。SIRT1调节许多AD相关病理过程,包括调节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myloid-β precursor protein, APP)剪切、神经炎症、神经退行性变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SIRT1在AD中受到了特别的关注,药理学或遗传学手段激活sirtuin通路在AD实验模型中显示出治疗作用。本综述阐述了SIRT1在AD中的病理作用机制最新研究进展,并对SIRT1诱导剂及其在AD中的治疗潜力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2.
细胞凋谢相关基因及调节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3.
本文利用小鼠大脑机械损伤模型及体外培养的胶质细胞,采用同位素渗入法观察了细胞介素及其抗体对胶质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体外培养时TNF-α在浓度为10~200u/ml培养液时均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P<0.05),IL1-β在浓度为5~200u/ml培养液时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TNF-α+IL1-β其促进胶质细胞增生作用更强烈,TNF-α抗体能完全阻断TNF-α的促增生作用,部分阻断TNF-α+IL1-β的促增生作用。在体实验时,IL1-β及TNF-α的作用与离体时相似,IL1-β及TNF-α亦能促进胶质细胞增生,二者共同作用时促细胞增生作用更强。以上结果提示,外源性TNF-α及IL1-β能促进中枢神经损伤后胶质细胞增生且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4.
纯化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的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Virus,CDV),获得病毒基因组RNA后,反转录合成双链病毒F基因cDNA。将此双链cDNA平端插入PUC19质粒SamⅠ位点构建重组质粒,进行cDNA克隆。以重组克隆质粒为模板PCR扩增,获得CDV全长F基因。将此F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BV220,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通过对表达产物的最终鉴定,可确认所获片段为CDV全长F基因.  相似文献   
25.
阐明化学物致畸等发育毒性的作用机理,对建立人类畸或发育毒物的鉴定手段和防治工作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发育基因或发育调控基因的发现和功能的阐明,发育异常的机理研究也取得一些突破。本文简要概述了几个主要进展。长期以来,一直认为哺乳动物发育的着床前胚胎阶段是诱发实验性先天畸形的不敏感期。因此,现行化学物致畸性测试均规定在胚胎着庆后的器官形成期给予受试物。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着床前期给予某些化学物可导致胎儿畸形、生长发育迟缓和出生后行为功能异常等发育毒性,这对传统的概念是一个大的冲击,即胚胎早期可能也是致畸等毒性的敏感期。如果确实如此,将意味着现行化学物致畸性测试方案需修改,而且以往常的机理现有两种假设,一种是甲基亚硝酸脲的研究认为,胚泡阶段发生了微小的非致死性突变;另一种是基于环氧乙烷等化学物对受精卵的损伤,原发性损害是非遗传性的,是由于干扰早期胚胎基因表达的原定程序。据估计,人类胚胎至少有60%在出生前死亡,其中大多发生在妊娠早期,只有约15%在着床后死亡,但长期以来对出生前死亡的原因所知甚少,仅知道流产儿中染色体畸变率高。近年来通过基因的插入突变和基因打靶使某一基因失效等方法,发现某些基因损伤可导致不同阶段胚胎发育异常和死亡。通过分析揭示:只有少数发育障碍可导致胚胎和胎儿死亡。着床前小鼠胚胎主要由于影响了胚胎完成着床前发育和形成能生成囊泡的能力而致死。器官形成早期胚胎由于中胚层不发育或不能发育成一个正常功能的心脏,或由于不能建立和维持胚胎血循环而致死。而早期或中期胎儿主要由于心脏发育缺陷不能形成心血管特环而致死;由于卵黄囊造血功能和卵黄囊过渡到肝脏作为造血器官的障碍也可使胎儿致死。很多胚胎器官或系统的发育异常不危及胚胎或胎儿的存活,这些结果对探讨人体出生前死亡的原因和发育异常的机理均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往研究发育异常时仅观察革一发育基因的改变,实际上先天缺陷是众多基因改变的结果。近期有人观察了致畸物苯妥因作用后一组与神经系统和颅面发育有关基因的变化,首次观察到转录模式中有多种基因的变化。认为基因表达的协调变化,无论是轻微或是显著地干扰正常形态发生程序,都与选择性先天缺陷的发生有关。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6.
特异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包括亲水性的SP-A、SP-D和疏水性的SP-B、SP-C。它们的表达与合成受众多生理、病理因素影响。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1.SP表达的组织细胞特异性调控:只有肺内某些细胞(肺泡11型细胞、Clara细胞等)能合分泌SP,这可能是由SP基因中特定序列决定的,如SP-B基因的细胞特异性表达的调控成分。2.SP表达的发育期调控:SP基因属发育控制基因家族。在人类妊娠前3mon胎肺中,SP基本不表达:妊娠15-18wk时,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即可见SP-B、SP-CmRNAs和表达蛋白,它们可能比SP-A出现早:妊娠19-20wk时可见SP-AmRNA和表达蛋白,胎肺组织在体外无激素条件下培养可很快诱导SP表达,在妊娠后3mon内,各SPmRNAs及表达蛋白水平与磷脂水平平行升高,也与SP降低表面张力的特性逐渐增强相关,羊水中可检出这些蛋白,板层体的出现与SP-B的表达密切相关,而比SP-A的表达早,胎肺发育过程中SPmRNAs增加至少部分是由于其基因转录率升高,可能同时也与翻译增加有关。3.糖皮质激素对SP表达的调控:糖皮质激素对SP-A表达的调控极复杂,且与剂量、发育期、作用时间及动物种属有关,总的来讲,在胎肺移植培养中,激素浓度≤10nmol/L时,能刺激SP-A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浓度≥1μmol/L,则抑制其表达,在成人肺腺癌细胞系H820中也有这种对糖皮质激素的双相反应。地塞米松能刺激人胎肺移植培养和H820、H441细胞系中SP-B和SP-CmRNAs表达增强。给孕26d母兔倍他米松,可使胎兔肺内SP-BmRNA水平升高接近成年兔水平,但SP-CmRNA则明显降低。4.其它调控SP表达的因素:在人和兔胎肺移植培养中,cAMP及其类似物二丁酰基cAMP、8-溴cAMP和2-溴cAMP均可刺激SP-A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ATP和cAMP均能刺激离体灌注大翻译效率或翻译后因素的改变可能参与了ATP和cAMP所致SP-A合成的增加。表皮生长因子和干扰素γ可使人胎肺移植培养中SP-AmRNA和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角化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培养的成年大鼠11型细胞中SP-A和SP-BmRNAs表达。转化生长因子能抑制人胎肺移植培养中SP-A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调培养11型细胞中SP-CmRNA表达。胰岛素可使人胎肺移植培养中SP-A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肿瘤坏死因子α可降低人肺腺癌细胞系中SP-A和SP-BmRNAs水平,且有剂量依赖关系。性激素不影响SP表达。总之,SP表达的调控可能是许多因素在不同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7.
基因重组技术最有希望的页献之一是生产新的更有效的疫苗。在本期“生物工程”,疫苗发展中心(CVD,巴尔的摩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J.Kaper和其同事叙述了这一设想及作为口服活霍乱疫苗的弱化霍乱弧菌的创制。弧菌引起的腹泻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尽管努力试验了多年还没有可供使用的理想疫苗。  相似文献   
28.
肌酸激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旨在介绍近年来肌酸激酶研究的进展。内容主要包括:该酶一级结构特点,同源性比较以及由此推出的可能进化途径;该酶基因的结构、定位和表达调节等。  相似文献   
29.
我们分子鉴别了一个缺失型中国(A_γδβ)°-地贫家系。先证者为这一缺失的纯合子,具有中度贫血症状。家系的另五个成员均为这一缺失的杂合子,其胎儿血红蛋白(HbF)为16—21%,接近或达到HPFH杂合子的HbF水平,并且几乎不表现贫血症状。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证明了β-珠蛋白基因簇内的DNA顺序缺失,缺失的5′端点位于Aγ基因IVSⅡ内,3′端点在β-珠蛋白基因下游区远端,距HPFH-2的3′缺失端点上游区约11kb。缺失的总长度约为80kb。本文讨论了这一缺失导致胎儿血红蛋白在成人中持续活跃表达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0.
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线粒体基因组维持基因mgm7.1(mitochondria genome maintanance)是由Bryan Jones分离并被认为是单基因。用spo 11基因定位法的数据表明,它可能至少由两个或四个基因组成的,位于第四、第八、第十二和第十四条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