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2篇
  免费   250篇
  国内免费   121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1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98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艾菲属(Aephnidiogenes)吸虫在我国为首次报道,文中记述了采自海南岛一种胡椒鲷(Plectorhynchus pictus)体内的海南艾菲吸虫,新种(Aephnidiogenes hainanensis sp. nov.),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与相近种作了比较。虫体11.641—17.425mm,卵巢为不规则三角形,卵子66—69×33—45μm。  相似文献   
22.
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硬叶栎林的特点与分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相似文献   
23.
作者在广东省梅县市发现四个吸虫新种:1.鼠丽色吸虫,新种Reesella ratta sp. nov., 2.后囊蛙蠕吸虫,新种Batrachotrema optstosacca sp. nov., 3.梅县后平睾吸虫,新种Opisthioparorchis meixianensis sp. nov., 4.大卵后平睾吸虫,新种Opisthioparorchis megaloonos sp. nov.,它们分别归隶于蹲茎科Cathaemasiidae及蛙蠕科Bstrachotrematidae。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医科大学寄生虫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24.
中国特有的反式-甲基异丁香酚新资源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有植物银木和阔叶樟集中产于湖北西南部山区,资源丰富,其鲜叶经水蒸汽蒸馏获得重油(比重大于水),分别使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精油的主成分均为反式-甲基异丁香酚,含量分别高达85.71%和94.04%。  相似文献   
25.
金缕梅科(广义)的叶结构及分类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金缕梅科(广义)Hamamelidaceae包括29属,约140种。 此科的化石出现得较早,是双子叶植物中的一个比较古老的科。 本文的目的是系统研究此科透明叶的各种性状特征,并检验它们是否具有分类学意义。 本文研究了金缕梅科29属、60余种的叶的各种性状在科内的分布及演化趋势,并根据这方面的证据对此科的分类提出一些修正意见,系统描述部分介绍了金缕梅科各属叶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6.
中国四种藓类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在苔藓植物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介绍了藓类植物染色体的研究方 法,首次报道了我国4种藓类的染色体数。研究材料均取各种藓类的幼嫩孢蒴。 本文对孢子 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尖叶对齿藓Didymodon constrictus(Mitt.) Saito.n=14, 陕西绢藓Entodon schensianus C.Mull.n=10十lm, 尖叶走灯藓Plagiomni- um cuspidatum(Hedw.)T.Kop.n=6, 牛角藓Cratoneuron filicinum(Hedw.)Spruc.n=10。 其中的前两种藓类为首次报道。并对后两种藓类的染色体数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中药马蓝叶及其混乱品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燮才  杨芬  韦家福   《广西植物》1988,(3):239-243
马蓝叶是加工传统中药青黛的主要原料。为了确保药材质量,作者对中药马蓝叶及其混乱品种球花马蓝、疏花马蓝、广西马蓝的原植物、药材性状、叶组织显微特征和薄层层析鉴别等进行了研究。指出其混乱品种虽与马蓝叶是同属植物,但不含马蓝叶的有效成分靛玉红,应仔细鉴别,不宜混用。  相似文献   
28.
高成芝  冯恒光  赖其瑞   《广西植物》1988,(4):329-334
<正> 芸香科黄皮属(Clausena)植物全球约25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记载有9种,产长江以南各省区,以两广、云南种类较多;广西现知6种,民间大多作药用,黄皮和小叶黄皮在我国南部广泛栽培,果实供生食或加工,黄皮的优良品种为岭南佳果之一。目前正在挖掘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及进行化学成分和挥发油的研究。中国人民解放军181医院药理室,用大鼠进行动物实验,证明黄皮叶有降血脂作用。在研究黄皮属的分类时,某些种的形态特征很接近,叶的形状、大小变化大,在无花果的情况下更难区分,笔者试图从叶的解剖构造探讨种间的差异,为植物分类和生药鉴定提供依据,供临床用药及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29.
植物激素对草莓叶片不定芽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试管内生长的草莓幼嫩叶片作外植体,培养在MS基本培养基上附加1.5—2.5毫克/升6—BA和0.1毫克/升NAA,可直接诱导成不定芽,诱导率可达20%。如果不定芽继代培养在同样浓度的培养基上,继而可形成大量的丛生芽。能使叶外植体形成不定芽的植物激素组合而不能使其愈伤组织分化成芽。IAA与6—BA的不同浓度组合对不定芽形成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
不同季节银木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毛细管气相色谱双柱保留指数法和双柱标准品叠加法分析了不同季节银木叶精油化学成分。从分离出来的207—250个色谱峰中,初步鉴定出59个成分,被鉴定成分的总量占精油总组成的94.45—98.92%,其主要成分随采油季节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