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报道东秦岭中部晚奥陶世腕足类19属20种,其中4新种。该区晚奥陶世腕足类与浙赣、陕甘宁及青海等地区同属华南华北腕足动物地理区。此区与北欧区较接近,它可能与哈萨克地区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腕足动物地理区,或为北欧区的一个亚区。它与准噶尔兴安区明显不同,后者属北美区  相似文献   
92.
浅议峡东陡山沱组的“瓶状微化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峡东晚震旦世陡山沱组岩石样品的化学浸解处理、连续切片研究及大量薄片观察,作者认为先前报道的陡山沱组“瓶状微化石”,即所谓最古老的原生动物的外壳遗骸,实际上并非什么瓶状微化石,而是一种有蓝藻(可能还有细菌)参与的沉积构造。  相似文献   
93.
长江中下游四个湖泊鱼类与渔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长江中下游的牛山湖、东汤逊湖、龙感湖和黄湖作为研究地点,调查了这些湖泊鱼类区系组成、鱼种放养量、渔获物组成、渔产量和渔产值,现已查明牛山湖鱼类有64种,东汤逊湖53种,黄湖76种,龙感湖80种。这些湖泊的鱼类区系组成相似,鲤科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60.4%-65.6%。牛山湖主要放养草鱼,东汤逊湖主要放养鲢和鳙,黄湖除鱼类外重点放养河蟹。这三个湖泊年均鱼种放养量分别为9.5kg/hm2、36.8kg/hm2、8.1kg/hm2;年均鱼产量分别为128kg/hm2、126kg/hm2、88kg/hm2;年均每公顷渔产值分别为623元、680元、1202元。龙感湖为非放养型湖泊,年均鱼产量为64kg/hm2,其中鲫、红鳍原泊和小杂鱼占有较高的比例;年均每公顷渔产值183元。文中分析了各湖泊鱼产量构成特征,讨论了未来湖泊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合理利用鱼类资源,发展可持续渔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4.
从北美盐角草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运用波谱手段分别鉴定为东莨菪内酯(1),杜松脑(2),金丝桃苷(3),槲皮素(4),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5)和β-谷甾醇(6)。其中,化合物1和2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4和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5.
根据2019年冬春季(2—5月)中国灯光罩网渔船在西北印度洋生产调查期间采集的1009尾鸢乌贼样本,分析了其角质颚外部形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角质颚外形特征参数在不同性别、不同胴长组和不同性腺成熟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胴长组201~250 mm以及雌性个体性腺成熟度Ⅱ期和雄性个体性腺成熟度Ⅲ期的各特征参数增幅达到峰值。除上翼长与上脊突长比值(UWL/UCL)和下头盖长与下脊突长比值(LHL/LCL)存在性别间显著差异外,其余特征参数与脊突长的比值均无性别间显著差异,各特征参数与脊突长的比值在不同性腺成熟度、不同胴长组间也无显著差异,比值保持稳定,表明角质颚各区域生长保持一致。研究表明,201~250 mm可能是西北印度洋鸢乌贼角质颚外部形态在胴长上的生长拐点,雌性个体性腺成熟度Ⅱ期和雄性个体性腺成熟度Ⅲ期可能对应角质颚外部形态在性腺成熟度上的生长拐点。  相似文献   
96.
李泽政  李云凯 《应用生态学报》2021,32(12):4508-4514
大洋中上层鲨鱼多为金枪鱼渔业的兼捕渔获,因其生长缓慢、繁殖力低等生活史特征,极易被过度捕捞,90%种类资源已近危。而作为长生命周期的顶级捕食者,鲨鱼体内某些过高的痕量元素含量不利于资源恢复。本研究选取10尾东太平洋雌性浅海长尾鲨(Alopias pelagicus)及对应的18尾胚胎,测定其肌肉和肝脏中锌(Zn)、铜(Cu)、铬(Cr)、镍(Ni)、锰(Mn)、硒(Se)、钴(Co)、汞(Hg)、镉(Cd)、铅(Pb)和砷(As) 11种痕量元素,探寻浅海长尾鲨繁殖过程中母体与胚胎间痕量元素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 对于必需元素,胚胎两种组织的Cr、Cu、Se和Mn含量均高于母体对应组织,而Ni和Zn含量在胚胎肌肉中较高、肝脏中较低;对于非必需元素,胚胎两种组织的As、Cd和Hg含量均低于母体对应组织。虽然Hg在母体和胚胎组织中含量均较高,但胚胎组织的Se/Hg均大于1,且其在胚胎中的值均大于母体,表明Se在胚胎中具有显著抑制Hg毒性的作用。肝脏作为鲨鱼胚胎发育的主要能量来源,其元素含量在胚胎与母体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由此推测,浅海长尾鲨可能存在特定的元素调控机制,以维持胚胎组织中元素含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97.
桑白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桑白皮(Cortex Mori)的水提液中分离得到5个化学成分,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4,4’-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4,4’-diphenylmethane-bis(methyl)carbamates,1),东莨菪内酯(seopoletin,2),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3),3,4,5-三甲氧基苯酚(3,4,5-trimethoxyphenol,4),对羟基苯甲酸乙酯(4-hydroxy ethyl-benzoate,5)。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化合物,4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98.
东方山羊豆Cu/ZnSO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 YK  Wang XM  Gao HW  Ren AQ  Wang Z  Sun GZ 《遗传》2012,34(1):95-101
超氧化物歧化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金属酶类,在植物的抗逆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采用RACE方法,从东方山羊豆中克隆了Cu/ZnSOD基因,并对其进行了初步分析。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935 bp,开放阅读框600 bp,编码199个氨基酸,蛋白质分子量为20.35 kD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该基因在东方山羊豆叶中表达量最多,茎中次之,根中最少。在NaCl和PEG诱导下,Cu/ZnSOD基因表达量先上调后下降。NaCl诱导24 h后,该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ABA胁迫抑制了该基因的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Cu/ZnSOD蛋白定位于叶绿体中。实验结果证明,Cu/ZnSOD基因主要在东方山羊豆的绿色组织中表达,在抵抗渗透性胁迫方面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考察东太湖地区湿地水质与浮游细菌群落结构之间的关联,探索对湿地水质具有指示作用的微生物。[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研究浮游细菌群落结构;通过相关性分析考察了浮游细菌群落多样性与水质的关联,并运用LEf Se分析定位不同水质水样的标志微生物。[结果]东太湖湿地浮游细菌主要分布于放线菌门(相对丰度34.78%)、变形菌门(26.30%)及蓝细菌门(19.28%)等7个门;水质指标综合得分与浮游细菌群落香农-威纳指数和辛普森指数分别显著相关(r=-0.597,p<0.05;r=0.694,p<0.01);蓝细菌门与伯克氏菌科的相对丰度在不同水质水样中差异最为显著(LDA得分>4.0)。[结论]东太湖地区,较高的浮游细菌多样性表征较好的湿地水质;蓝细菌相对丰度较高(27.80%)指示湿地水质较差,而伯克氏菌相对丰度较高(5.48%)指示湿地水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00.
青杞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青杞地上部分(Solanum septemlobum Bunge)的化学成分.利用硅胶色谱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为东莨菪内酯(scopoletin,1),N-反式阿魏酸酪酰胺(N-trans-feruloyl tyramine,2),14-methoxy-10,13-dimethyl-17-(5-oxo-2,5-dihydrofuran-3-y1)hexadecahydro-1H-cyclopenta[a]phenanthren-3-yl ace-rate(3),9,11-环氧麦角甾醇(9α,11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β-ol,4),豆甾醇-3-O-β-D-(6-软酯酰)葡萄糖苷(β-stigmasteryl-3-O-β-D-(6-palmityl)glucopyranoside,5),二十二烷基-反式-阿魏酸酯((E)-docosyl 3-(4-hydroxy-3-methoxyphenyl)acrylate,6),豆甾醇(stigmagtero,7),棕榈酸(hexadecanoic acid,8),正三十烷(triacontane,9),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化合物1~11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得到,其中化合物1、2为首次在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