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专业分类
4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2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2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81.
182.
采用MTT法测定南方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中的15种紫杉宁(Taxinine)衍生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化合物1~15(10-9~10-5mol/L)处理MCF-7细胞48h和72 h后,化合物1(紫杉宁)、2、5、6和10在10-5mol/L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P<0.01),处理细胞72 h后抑制率分别为44%、30.1%、20.1%、13.3%和23.3%,且在24~72 h范围内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3.
河南省土壤有机碳分布空间自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河南省1958年(第1次土壤普查)和1985年(第2次土壤普查)两个时间段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空间自相关指标能够比较清楚地描述河南省2次土壤普查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地理空间变化.1958年和1985年河南省土壤有机碳总储量分别约为54·93×108t和69·65×108t,年均增长率达1%.土壤有机碳密度时空分布总趋势为豫东南角及豫西高于豫东,豫北及豫中介于两者之间;豫东南角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损失较快,最快损失速率达到年均1·57%;豫东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较快,最大增长速率达到年均5·27%.河南省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时空变化与土壤初始含碳量密切相关,土壤初始含碳量越高,有机碳损失越快. 相似文献
184.
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白垩纪非海相微体浮游藻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记述了海拉尔盆地红旗凹陷红D-1井和红D-3井白垩纪非海相微体浮游藻类6属24种,分属于沟鞭藻类9属14种,包括1个新联合种:Protoellipsodinium fibratum comb.nov.,绿藻5属6种,包括1新种:Terastrum minor sp.no.,和疑源类2属4种;其中有些淡水绿藻的化石在我国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85.
用骨髓细胞制片法对桓仁林蛙(Rana huanrenesis)和桓仁产东北林蛙(R.dybowskii)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报道,两种林蛙的染色体数均为2n=24,都可配成12对,按照相对长度可分为3组,A组包括第1~5对,为大型染色体(相对长度〉9.0);B组是第6对,为中型染色体(相对长度在7.0~9.0之间);C组包括第7~12对,这一组为小型染色体(相对长度〈7.0)。在两种林蛙的染色体组型中未发现有异型性染色体。桓仁林蛙的第1、3、4、5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9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余各对为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东北林蛙的第1、2、3、4、5、6、8对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第9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余各对为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两种林蛙的第11对染色体长臂有明显的次缢痕。 相似文献
186.
记述采自中国东北地区棘跳科1新纪录族小角棘跳族Oligaphorurini1新种,三江双型棘跳Dimorphaphorura sanjiangensis sp.nov.及1新纪录种,北极小角棘跳Oligaphoruraursi Fjellberg,1984,附详细描述及特征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三江双型棘跳,新种Dimorphaphorura sanjiangensis sp.nov.(图1~11)鉴定特征假单眼模式:身体背面32/033/333430,腹面11/000/000000,3对足第1亚基节分别具1个。拟单眼模式:身体背面不存在,腹面00/000/122203,3对足第1亚基节分别具两个。腹部第4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m0),第5节背面不具中间毛,第6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p0)。腹管每侧具7根远端毛,2根基部毛,不具前端毛。弹器退化为1个颗粒状的区域,后面具1+1根毛。具臀刺,乳突不明显。正模♀,采自黑龙江省洪河农场的旱田大豆地土壤层中;2010-10-01,常亮等采。副模:3♀♀,1♂,特征与正模相同,采集地点及时间同正模。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标本采集地三江平原。北极小角棘跳Oligaphorura ursi Fjellberg,1984中国新纪录(图12~19)鉴定特征假单眼模式:身体背面32/133/333430,腹面11/000/000000,3对足第1亚基节上分别具1个。拟单眼模式:身体背面不存在,腹面00/000/122200,3对足第1亚基节上不存在。腹部第3、4节背面具或不具中间毛,数目存在变异;第5节背面通常不具中间毛,很少具中间毛m0;第6节背面具2根中间毛(a0和p0)。腹管每侧具7根远端毛,2~5根基部毛,不具前端毛。弹器退化为一个表皮皱褶状结构,后面具2+2根毛呈两排排列。具臀刺,乳突较明显。检视标本:15♀♀,采自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的旱田大豆地土壤层中,2010-10-01,常亮等采;11♀♀,5♂♂,采自黑龙江省前进农场的小叶章草甸湿地土壤中,2011-05-26,武海涛等采。 相似文献
187.
报道了东北蒿属龙蒿组10个各植物的核型。核型公式分别为:龙蒿(Artemisia dracunculus.L.)(2n)=4x=36=28m+8sm;猪毛蒿(A.scoparia Waldst.et Kit.(2n)=2x=16=12m+4sm;盐蒿(A.halodendron Turcz.ex Bess.)(2n)=4x=36=30m+4sm+2st;光沙蒿(A.oxycephala Kitag 相似文献
188.
189.
施用坡缕石对黄绵土中尿素氮的挥发和淋溶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吸收法和土柱淋溶法研究了施用坡缕石对黄绵土中尿素氮的挥发和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坡缕石+尿素处理能降低尿素氨挥发高峰期的挥发速率,比单施尿素处理的氨挥发损失减少了13.6%~15.0%.坡缕石施用量为0.3和0.6 g·kg-1时,降低了NH4+-N和NO3--N的淋溶速率,无机氮淋溶损失比单施尿素处理分别减少13.7%和13.6%;而坡缕石施用量为0.9 g·kg-1时,加快了NH4+-N和NO3--N的淋溶速率,无机氮淋溶损失比单施尿素处理增加了6.1%.施用低量(0.3 g·kg-1)坡缕石+尿素处理土壤的NH4+-N含量比单施尿素处理提高了0.20 mg·kg-1,而施用高量(0.9 g·kg-1)坡缕石+尿素处理土壤的NH4+-N含量比单施尿素处理降低了0.42 mg·kg-1;施用坡缕石+尿素处理土壤的NO3--N含量比单施尿素处理增加1.24~2.52 mg·kg-1.表明施用坡缕石能减少土壤中尿素氨的挥发损失,在一定用量范围内能降低NH4+-N和NO3--N的淋失,提高土壤NH4+-N和NO3--N含量. 相似文献
190.
2013-2014年期间,中国科学院"中俄东北虎跨界保护"课题组先后组织了两批人员赴俄罗斯考察、调研、学习。考察队员中,既有生态学家,又有致力于东北虎保护的生态摄影家,还有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