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3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81.
【目的】探讨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Wnt基因家族中WntA编码蛋白序列特征及其在胚胎发育阶段的时空表达谱,为进一步开展LmmWntA的功能研究及挖掘东亚飞蝗其他Wnt基因家族成员奠定基础。【方法】PCR克隆并利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 NJ)鉴定东亚飞蝗Wnt基因家族基因LmmWntA;通过同源序列多重比对分析LmmWntA氨基酸序列特征;利用整胚原位杂交技术对LmmWntA在东亚飞蝗产卵后(after egg laying, AEL)发育至12, 24, 35, 46, 56和65 h以及3, 3.5, 4, 4.5, 5, 5.5, 6.5, 8, 8.5, 9.5和11 d共17个连续胚胎发育阶段进行转录信号筛查。【结果】克隆获得东亚飞蝗LmmWntA(GenBank登录号:MW052768), CDS全长1 10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LmmWtnA与头索动物、昆虫、有爪动物及环节动物WntA蛋白共同聚为WntA亚家族单系群;LmmWntA中段和C端与比对物种WntA蛋白序列保持了较高同源性,仅在N端信号肽...  相似文献   
682.
解脂亚罗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是赤藓糖醇生产中使用的主要菌种,复合诱变是选育优良菌株的常用方法。然而,诱变处理所引起的基因组变化尚待探索。本研究对前期获得的高产菌株CA20和原始菌株WT5进行基因组测序,并与已发布的8株解脂亚罗酵母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旨在探究菌株CA20高产赤藓糖醇的机理以及不同菌株的基因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菌株CA20基因组大小为20,420,510 bp,GC碱基含量为48.97%,编码6330个CDS和649个ncRNA,菌株CA20和其他8株菌高度同源,平均核苷酸同源性(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ANI)> 99.50%,其中与菌株IBT 446和H222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比较基因组分析显示,CA20和其他8株菌共有5342个核心基因,而CA20特有的65个基因主要参与物质跨膜运输和蛋白质转运过程。CA20基因组中含有166个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rbohydrate-active enzymes,CAZymes)基因,远多于其他菌株(108~137个),包括特有的4个糖苷水解酶类(glycosi...  相似文献   
683.
东亚飞蝗天敌——中国雏蜂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雏蜂虻Anastoechus chinensis Paramonov 是主要以幼虫取食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蝗卵的重要天敌,隶属双翅目,短角亚目,蜂虻科Bombyliidae.蜂虻亚 科Bombyliinae,它是国内首次发现;研究其大面积的保护利用在国内外均属首例。中国雏蜂虻主要分布 在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滨海蝗区,发生于蝗卵卵块的比率较高,一般年份在50%左右,高达75%以上。 它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蝗卵块内及附近土中越冬,翌年4至5月以幼虫吸取蝗虫卵粒汁液,对东亚飞蝗一代控制能力较强,有较高的保护利用价。作者从1982年至1987年间,对中国雏蜂虻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其保护利用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进行了大面积的保护利用工作,为生物治蝗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84.
东亚飞蝗与亚洲飞蝗的主成分及判别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采用自我国西北,西南地区散居型飞蝗标本之1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判别式分析。个体水平上的主成分分析说明:飞蝗个体在空间上存在着连续变异。鉴于使用传统的形态测量方法有时难以在个体水平上明确划分亚洲飞蝗和东亚飞蝗,我们这个两个亚种的雌性和雄性分别建立了线性判别函数:V(雌性)=-35.37℃+2.72Mx-1.71V+4.31E/F;V(雄性)=-17.22+9.11H-5.64P-1.05  相似文献   
685.
东亚与北美当归属花粉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东亚与北美当归属(AngelicaL.)7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表明当归属的花粉为一多类型的类群,包含伞形科全部6种花粉类型,说明该属既是一个古老的属,同时又是在发展中不断演化的属。东亚和北美的共有种表明两地区的当归属十分近缘。从两地区存在着古老的姊妹群推断它们共同起源于白垩纪到老第三纪。中国的四川和北美的西北部同为当归属的起源和演化中心。花粉特征还表明当归属的近缘属山芹属(OstericumMaxim.)为一自然的分类群  相似文献   
686.
毛茛科金莲花亚科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毛茛科金莲花亚科各属的地理分布作了分析,该亚科植物除了少数属的一些种分布到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些种分布或延伸到亚热带山地、非洲东部和北部的干旱、半干旱的地区外,绝大部分的属、种均分布于泛北极区域。根据其17个属的地理分布式样,把它们划分为8个分布区类型:(1)北温带分布类型4属;(2)北温带和非洲分布类型1属;(3)北半球温带和南半球间断分布类型l属;(4) 欧洲和东亚间断分布类型l属;(5)西亚分布类型l属;(6)地中海分布类型3属;(7)欧亚和温带亚洲分布类型l属;(8)东亚分布类型5属。本文以形态特征为主,结合花粉和染色体的性状分析,认为东亚特有的鸡爪草属、Megaleranthis和铁破锣属可能分别是联系驴蹄草属和金莲花属,鸡爪草属和金莲花属以及金莲花族和升麻族的中间类型。另外,文中详细地统计了该亚科的不同等级分类群及特有种在各个植物区的分布,并从系统发育的观点讨论了各个植物区所具有的原始类群和进化类群,提出了如下论点,即东亚植物区(特别是中国西南部)不但是金莲花亚科植物分布的多度和多样性中心以及特有类群的分布中心,而且还是原始类群的保存中心,伊朗-土兰区及地中海周围是第二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687.
688.
产赤藓糖醇菌种的诱变育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凤珠  张鑫 《生物技术》2005,15(4):22-23
以耐高渗酵母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处理,得到了一株变异株C1。其摇瓶发酵产赤藓糖醇24.9g/L左右。通过摇瓶发酵试验,研究了菌株C1的遗传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经多次传代实验,菌株C1的发酵产糖醇能力没有改变,表明其是稳定的变异株。赤藓糖醇的产量由诱变前的12、594g/L提高到24.943g/L,提高了98.1%。关键词:  相似文献   
689.
三种苔藓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oxysporum)、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piricolanosa)、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四种植物病原菌为供试病原菌,对大镰刀藓Drepanocladusexannulatus、锐尖匍灯藓Plagiomniumacutum和疣小金发藓Pogonatumurnigerum三种藓类醇提液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大镰刀藓提取液对立枯丝核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立枯丝核菌的EC50为0.878mg/mL;而锐尖匍灯藓的提取液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长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90.
濒危植物尖叶拟船叶藓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濒危植物尖叶拟船叶藓7个自然居群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结果表明:尖叶拟船叶藓在13个位点表现酶带.其中 Pod-4、Pod-6、Pod-7为7个居群共有,是尖叶拟船叶藓的特征带;1号居群酶带最多,为12条,除与其他居群共有的3条主带外,还出现了其特有的3务酶带;尖叶拟船叶藓存在哑等位基因现象,有两个稀有基因 Pod-5和 Pod-11.3号和5号、4号和6号有较强的同源性.据此认为尖叶拟船叶藓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