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50篇
  免费   1470篇
  国内免费   10072篇
  2024年   249篇
  2023年   678篇
  2022年   768篇
  2021年   907篇
  2020年   801篇
  2019年   924篇
  2018年   791篇
  2017年   876篇
  2016年   871篇
  2015年   966篇
  2014年   1208篇
  2013年   1082篇
  2012年   1198篇
  2011年   1303篇
  2010年   1188篇
  2009年   1346篇
  2008年   1567篇
  2007年   1355篇
  2006年   1229篇
  2005年   959篇
  2004年   977篇
  2003年   836篇
  2002年   831篇
  2001年   691篇
  2000年   608篇
  1999年   565篇
  1998年   386篇
  1997年   398篇
  1996年   365篇
  1995年   360篇
  1994年   417篇
  1993年   308篇
  1992年   321篇
  1991年   273篇
  1990年   285篇
  1989年   244篇
  1988年   167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82篇
  1985年   114篇
  1984年   57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5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0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本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7只雌性恒河猴(Macaca mulatta)的20个月经周期进行了雌二醇,孕酮和睾酮的动态测定分析,其中15个月经周期的中期都有睾酮和雌二酮峰(其峰值分别为1010.7±0.65ng/ml. 正常黄体期的血清孕酮水平不低于1ng/ml. 20个月经周期的平均天数为28.6±5.4天, 滤泡期和黄体期分别为11.9±2.6和19.2±6.3天. 月经周期可用公式Y=18.92±0.03×X²(Y:月经周期,X: 黄体期. R=0.9444)表示.实验结果表明, 测定周期内三种性类固醇激素可以准确确定排卵.睾酮在生殖受气内的分泌调节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2.
金雀花碱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激素生物试法测定了金雀花碱(cytisine)的某些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金雀花碱抑制小麦芽鞘切段的伸长,但促进黑暗中(26℃)培养的离体黄瓜子叶鲜重的增加;能明显促进黑暗中(25℃)培养的离体黄瓜子叶的生根作用和根的生长。能显著提高离体黄瓜子叶中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这些现象说明,金雀花碱具有明显的植物生长调节活性。  相似文献   
43.
水稻(Oryza sativa L.)原生质体产生的细胞团加上10-20%的二甲亚枫(DMSO)和10-20%的蔗糖,置于液氮中保存,冻后细胞生存率达到对照的40-50%,存活的细胞在附加2×10^-5mol/l 2,4-D的Linsmier-Skoog(LS)固体培养基上再生长,然后将形成的愈伤组织块转到附加10^-6mol/l NAA,4×10^-6mol/l激动素和10^-6mol/l 2 IP及8%的蔗糖的LS培养基上分化出芽并形成植株。  相似文献   
44.
光强度对小麦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两种不同光强下水培5-7天的小麦(Triticum aestivum)“农大139”幼苗的光合特性,观察到生长期间的不同光强度对麦幼苗的光合膜一些成分和光合特性有明显影响,单位叶面积或单位鲜重中的Chl含量,Chl a/b比值,单位鲜重中的Car含量,以及光合膜中CPIa和CPI的含量,在低光强(2×10^3lx)下生长的幼苗都低,而光合膜中的LHCP的含量则高于在高光强(2×10^4lx)下生长的小麦幼苗,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在高光强下生长的小麦其光合单位较小,而PSII活性和PSII原初光能转化效率都较高,同时,它们的叶绿体的PSII,PSI和全链电子传递速率也较高。  相似文献   
45.
用荧光染色与冬青油透明技术显示花粉细胞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粉经Hoechst 33258(H33258)染色、乙醇脱水、冬青油(水杨酸甲酯)透明后,荧光镜检可透视到其中的生殖核(或精核)及营养核,冬青油能保存H33258荧光,减弱花粉壁自发荧光,增加花粉内含物透明度,因而观察效果比不透明时显著改进,用此法观察人工萌发的花粉管,可显示细胞核由花粉粒向花粉管转移的过程及其在花粉管中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46.
年龄26—27天的Wistar雌鼠用PMSG与HCG诱导成熟,同时分别注射3、6、9 mg消炎痛,分离卵巢颗粒细胞并离体培养,培液中的PA活力经~(125)Ⅰ-纤维蛋白降解法检测,均无被抑制现象(图1)。仅用PMSG激动大鼠的颗粒细胞离体培养于含HCG及不同浓度(10~(-8)mol/L—10~(-5)mol/L)的消炎痛培液内,各组PA活力均未出现明显变化(图2)。离体条件下PGE_2增强PMSG激动大鼠颗粒细胞PA活力的事实说明,消炎痛抑制实验未能显示前列腺素与PA的关系,可能因所用以诱导大鼠临近排卵的PMSG和HCG分别所含FSH与LH的高活力促使PA活力达到最高点,以致前列腺素对PA的影响被掩盖;PGF_(2α)对PA未显示任何作用(图4)。另外,PGE_2使仅接受PMSG大鼠颗粒细胞PA升高的事实(图3)提示,PGE_2有摹拟LH的作用;未经PMSG与HCG处理鼠的卵泡细胞的PA活力也受PGE_2的影响,说明它还有摹拟FSH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小麂、黑麂、赤麂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工作以界面铺张——硝酸银染色技术,对小麂(Muntiacus reeuesi)、黑麂(M.crinifrons)和赤麂(M.muntjak)的精母细胞联会复合体(Syna ptonemal complex,SC)进行亚显微结构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SC的平均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同有丝分裂细胞相应染色体的数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根据SC的相对长度和臂比指数绘制了三种麂的SC组型图。雄性黑麂减数分裂前期形成一个复杂的易位多价体,意味着其核型的演化过程涉及两次染色体易位和一次臂间倒位。 2.在减数分裂前期,性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同常染色体的有明显差异,如性染色体嗜银性较强,配对延迟等。XY的配对起始于早粗线期,在中粗线期,Y的全长均同X配对;XY-SC开始解体于晚粗线期。 3.在粗线期,X染色体未配对区域出现自身折叠,形成“发夹”状结构。这种“发夹”结构的形成,可能是在性染色体的进化过程中,X染色体通过不对称易位得到的重复片段在减数分裂前期同源配对的一种细胞学表现。  相似文献   
48.
灭幼脲引起两种幼虫表皮组织病变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灭幼脲引起黄粉(虫甲)(Tenebrio mclitor)和粘虫(Mythimna separata)幼虫的中毒征象和组织学病变.低剂量能引起幼虫蜕皮障碍,但看不到明显的组织学病变.高剂量处理,不仅引起了严重的中毒征象,而且伴有明显的组织学病变:内表皮生长停滞,真皮细胞排列异常,在内表皮和真皮细胞之间出现附加层和球状颗粒.对这些现象进行了较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49.
水稻原生质体产生细胞团的冰冻保存和冻后再生植株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Oryza sativa L.)原生质体产生的细胞团加上10-20%的二甲亚枫(DMSO)和10-20%的蔗糖,置于液氮中保存。冻后细胞生存率达到对照的40-50%。存活的细胞在附加2×10~(-5)mol/l 2,4-D 的Linsmier-Skoog(Ls)固体培养基上再生长,然后将形成的愈伤组织块转到附加10~(-6)mol/l NAA,4×10~(-6)mol/l 激动素和10~(-6)mol/l 2 IP 及8%的蔗糖的 LS培养基上分化出芽并形成植株。  相似文献   
50.
玉米不同叶位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与光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玉米植株基部(第3叶),中部(果穗叶)和上部(倒2叶)叶位叶片,进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观察,并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结果表明,不同叶位叶片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超微结构,随叶位上升而渐趋复杂化,果穗叶最为显著,向上又趋简单,具体表现为基粒片层的数目随叶位上升而增多基质片层和基质也随之增加,果穗叶最多,向上又趋减少,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果穗叶高于其它叶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