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4篇
  免费   606篇
  国内免费   66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195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预防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运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跌倒发生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预防措施实施前后跌倒发生的情况。结果对住院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发生跌倒不良事件明显减少,与根本原因分析法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有助于确认住院病人跌倒根本原因,减少跌倒事件发生,提高患者住院安全性,从而提升优质服务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92.
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正处于调整升级阶段,研究食物消费特征和影响因素有助于预测需求和指导生产结构调整。根据全国20省居民家庭食物消费调研的数据,运用线性系统模型分析收入、价格、地区和偏好等因素对消费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对城镇居民水产和奶类等食物影响最为显著,影响系数均为0.20;产区、地区差异、饮食结构和偏好等因素对消费量的影响较为明显。未来应该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根据食物消费需求调整生产结构,重点发展畜禽业和水产养殖业;并且推广和引导健康的膳食模式。  相似文献   
993.
从国际视角出发,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探讨社会与经济因素对国民营养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收入对国民营养需求影响至关重要;人均受教育年限、居民价格消费指数、城镇人口对国民的营养摄入有一定影响,而居民价格消费指数对营养需求具有负效应,青壮年占比和女性占比对营养需求的影响较小;在种族因素中,伊斯兰国家国民营养摄入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国家。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改善国民营养状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念珠菌败血症患者临床特征,病原菌的构成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6年7月医院内念珠菌败血症病例,分析患者的易感因素、病原学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一般有3种及3种以上易感因素,主要是低蛋白血症、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深静脉置管等。念珠菌血培养阳性时间自入院起(30.3±28.4)d,白色念珠菌(7,46.7%)为主要检出念珠菌。氟康唑和卡泊芬净为主要治疗药物,总病死率为28.6%。结论念珠菌败血症多发生在具有多种易感因素者,特别是有血管内置管和低蛋白血症者。对高危患者应消除易感因素,及时合理选用抗真菌药物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5.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致病菌,根据毒力和致病特点不同,可分为毒力相对较弱的经典肺炎克雷伯菌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目前,关于肺炎克雷伯菌分子致病机制研究较多且较清楚的主要有荚膜、脂多糖、黏附素和铁载体。这四大类毒力因子在经典肺炎克雷伯菌中也存在,但在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中存在的频率更高,并引发不同的免疫应答,从而使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具有特征性表型。本文就此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三种衰弱评估量表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衰弱病情评估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5月到2016年10月在老年医学中心确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Fried衰弱评分、临床衰弱量表(CFS)、爱特蒙特衰弱量表(EFS)对每位患者进行衰弱评估,将三种量表的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Fried评分、CFS评分与EFS评分判定为衰弱患者分别为6例、8例与14例,发生率为5.0%、6.7%和11.7%,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Fried评分与CFS评分、EFS评分呈正向相关性(P0.05),对于冠心病患者衰弱评估具有一致性。对于冠心病衰弱程度评估中CFS评分与EFS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文化水平、心功能分级、居住情况与睡眠障碍为Fried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三种衰弱评估量表对于冠心病患者衰弱病情评估具有一致性,但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的文化水平、心功能分级、居住情况与睡眠障碍与衰弱的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及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从2012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235例进行研究。调查并统计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感染者的鼻拭子、痰标本及腹水等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35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65例,感染率为27.66%,共检出病原菌7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株,占54.67%,革兰阳性菌26株,占34.67%,真菌8株,占10.67%。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80.00%,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最高,为10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94.74%,对利奈唑胺的敏感率最高,为100.00%。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可知,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60岁、临床分期为Ⅳ期、接受放疗、存在贫血、使用抗生素以及住院时间≥15d。结论:导致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且年龄≥60岁、临床分期为Ⅳ期、接受放疗、存在贫血、使用抗生素以及住院时间≥15d均为影响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究进展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8例,根据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分析进展性缺血性卒中复发与二级预防的关系。无复发组的患者按根据随访的mRS评分高低分为:预后良好组(mRS 0~2分)和预后差组(mRS 3~5分),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98例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六个月复发率为10.2%(10/98)。无复发组较复发组应用降压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降脂药的患者比例较复发组高,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复发组患者出院后一个月、三个月及六个月,单因素分析入院时白细胞计数、LDL、血糖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DL、血糖和白细胞计数是影响出院后一个月预后的危险因素;血糖和白细胞计数是影响出院后三个月预后的危险因素;LDL和血糖是影响出院后六个月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良好的二级预防依从性有利于降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复发率。入院时白细胞计数、LDL、血糖是影响进展性缺血性卒中预后的相关因素。入院时白细胞计数、LDL及空腹血糖值较高的进展性缺血卒中患者,其预后往往较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急诊收治入院的98例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复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院内死亡的15项临床病理因素:患者年龄、性别、治疗方式、发病至就诊时间、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史、就诊时收缩压、入院时是否合并肺部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既往结缔组织病、主动脉扩张、急性肾损伤、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肌灌注、肠系膜动脉灌注、下肢灌注,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就诊时收缩压、治疗方式、急性肾损伤、心肌灌注不良、心包积液、主动脉扩张、下肢灌注不良与院内死亡有关(P0.1)。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EVAR治疗(HR=8.437CI 1.048-67.925 P=0.045),心包积液(HR=4.010 CI 1.675-9.598 P=0.002),下肢灌注不良(HR=3.133 CI 1.083-9.064 P=0.035)与院内死亡有关(P0.05)。结论:心包积液及下肢灌注不良可使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院内死亡率增加,而TEVAR可有效改善患者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产妇术后发生腰背痛的情况差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400例产妇。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每组各200例。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3、4个月腰背痛的发生率及疼痛(VAS)评分,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产后腰背痛的影响因素。结果:剖宫产组术后2、3、4个月产妇腰背痛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术后2个月,两组产妇腰背痛的VAS评分接近,术后3、4月剖宫产组产妇的VAS评分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P0.05);生育超过3次、腰背痛史、剖宫产与产后腰背痛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剖宫产后腰背痛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采取自然分娩方式的产妇,既往腰背痛史、分娩方式、生育次数、胎儿体重均与是产后腰背痛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