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6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不同时期深施重肥对沙田柚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善汉  麦适秋  雷凤姣  陈宜超  李柳红  黄小明   《广西植物》2006,26(6):681-683,706
比较了夏季深施重肥与冬季深施重肥对沙田柚春梢、根系生长及产量、果实品质、叶片与土壤营养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深施重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沙田柚叶片钙、铁、硼、全氮、全磷、全钾、0~40cm土壤速效磷与有机质含量,以及20~40cm土壤的全氮、速效钾和pH值,为根系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进而提高叶片三要素的含量,显著促进新根和春梢的生长;夏季深施重肥的单株产量、单果重量与果实品质与冬季深施重肥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12.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我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A组,n=40)、艾司氯胺酮0.25 mg/kg组(B组,n=40)、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C组,n=40)。比较三组组围术期指标、术后1、4、8、24 h和48 h的疼痛评定数字量表(NRS)评分及术前1天(PRE1)、术后第1天(POD1)、术后第2天(POD2)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B组和C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镇痛药物用量、补救镇痛例数小于A组,A组、B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C组(P<0.05)。B组、C组术后1 h的NR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术后4 h、8 h、24 h的NRS评分低于A组,术后4 h、8 h的NRS评分低于C组(P<0.05)。与组内PRE1相比,三组POD1的SAS、SDS评分均升高(P<0.05)。B组、C组POD1、POD2的SAS、SDS评分均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与组内PRE1相比,A组POD2的SAS、SDS评分升高(P<0.05)。与组内PRE1相比,B组POD2的SDS与C组POD2的SAS、SDS均降低(P<0.05)。在T3时刻,B组和C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P<0.05);A组和B组术后头晕、苏醒延迟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三组术后苏醒期躁动和呼吸抑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5 mg/kg的艾司氯胺酮对减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改善负面情绪的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13.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2月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妇科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剂量将其分为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每组各20例。三组均给予患者小剂量艾司氯胺酮(0.1 μg?kg),小剂量组给予患者0.1 μg/(Kg?min)瑞芬太尼,中剂量组给予患者0.3 μg/(Kg?min)瑞芬太尼,大剂量组给予患者0.5 μg/(Kg?min)瑞芬太尼。记录三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检测其不同时间段的血流动力学和疼痛。结果:麻醉起效、麻醉诱导拔管时间比较,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T1、T2时间段均低于小剂量组,中剂量组T1、T2时间段低于大剂量组;三组T2时间段MAP、HR水平低于T0、T1时间段,T1时间段低于T0时间段(P<0.05)。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T1、T2时间段均低于小剂量组,中剂量组T1、T2时间段低于大剂量组;三组T2时间段MAP、HR水平低于T0、T1时间段,T1时间段低于T0时间段(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均能保障腹腔镜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但中剂量瑞芬太尼的应用更有利于稳定血流动力学,并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214.
雌、雄果蝇间的基因剂量补偿是通过雄性果蝇中X染色体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至雌性果蝇的2倍实现的,基因剂量补偿的实现机制存在2种模型.平衡模型认为是基因组的不一致导致了全基因的反式剂量效应,而MSL复合体将组蛋白修饰酶从常染色体隔离,阻止了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上调,同时,通过抑制高水平的组蛋白修饰以防止X染色体上的过度补偿....  相似文献   
215.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处方组成及其不同提取方法的复方提取物对小鼠耐缺氧能力的影响,以优选其处方组成和制备提取方法。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复方丹参组、复方红景天醇-水提取组(红景天、黄芪、黄精、枸杞子)、复方红景天水提取组、复方黄芪醇-水提取组(黄芪、黄精、枸杞子)、复方黄芪水提取组,每组30只,每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10 d,空白组灌胃灭菌注射用水,复方丹参组0.15 g/kg,复方红景天醇-水提取组和水提取组3 g/kg,复方黄芪醇-水提取组和水提取组1.7 g/kg。各组于末次灌胃1 h后进行常压耐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存活实验和急性脑缺血缺氧实验,并测定小鼠脑组织氧化应激相关抗氧化物酶活性和代谢物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复方丹参组、复方黄芪醇-水提取组和水提取组常压耐缺氧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P<0.01),脑缺血缺氧后张口喘气次数均显著增加(P<0.05)。各组注射亚硝酸钠后存活时间没有统计学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复方黄芪水提取组T-AOC、SOD、GSH和CA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P<0.01),MDA含量均显...  相似文献   
216.
高渐飞  周玮  刘妮  杨艳 《广西植物》2022,42(7):1193-1203
黑老虎的根是常用中药,黄酮类化合物是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探究黑老虎植株叶和茎中可能含有与根类似或具有高度富集的类黄酮化合物,挖掘其利用价值。该文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鉴定了黑老虎的叶、茎和根的代谢物,并根据结构配置分类,解析其中类黄酮的多样性和丰度。结果表明:(1)黑老虎叶中类黄酮数量(80个)>茎(73个)>根(67个),3个部位均有61个相同的黄酮类化合物,叶和茎中含有更多的黄酮醇类化合物,从而使类黄酮多样性高于根。(2)在3个部位积累量比较高的是黄酮醇类、黄酮类、黄烷醇类和查尔酮类,其中黄酮醇和黄酮在茎和根积累量下降,导致类黄酮丰度从叶(24.00×107)-茎(13.45×107)-根(9.05×107)连续大幅度下调。(3)叶和茎中含有大量与根相同和多种根中没有的类黄酮,可以考虑替代或互补利用,3个部位儿茶素类化合物表达量都较高,叶中还富含槲皮素及其衍生物,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7.
基因的剂量补偿最初是指在性染色体性别决定生物中,两性间X染色体数量不同(因而X染色体连锁基因的剂量不同),但基因表达水平基本相同的现象.在非整倍体果蝇中的剂量补偿现象表明,该效应并非仅发生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中,在常染色体基因中也普遍存在.综述了X染色体三体及2L染色体三体果蝇在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剂量补偿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18.
219.
目的:研究管电压对下肢CT血管成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于我院行下肢CT血管成像的患者102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管电压取120kV,观察组管电压取80kV,其他扫描参数相同。分别比较两组辐射剂量情况、客观图像质量以及主观图像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CT剂量指数(CTDIvol)、计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主动脉、髂总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CT值以及图像噪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噪比(S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阶段显示评分、血管细节分支显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管边缘锐利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CT血管成像采用80kV管电压扫描可有效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且能获取较为满意的图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2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盐酸羟考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开腹手术患者镇痛效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从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A组(应用1.0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及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B组(应用0.7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及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C组(应用0.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及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麻醉)和D组(应用1.0 mg/kg的盐酸羟考酮麻醉),每组各25例。对比各组镇痛效应满意度以及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5 min(T2)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并统计各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B、C三组的镇痛效应满意度均分别明显高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B、C三组的镇痛效应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T1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均分别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和T2时,各组的SBP、DBP、MAP及HR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T1时SBP、DBP、MAP及HR水平与T0时相比明显上升,而T2时又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A组的36.00%、C组的44.00%及D组的4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盐酸羟考酮与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开腹手术患者的镇痛效应较好,并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均造成一定影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2.5μg/kg的右美托咪定以及0.75 mg/kg的盐酸羟考酮复合麻醉的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