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6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不同生境条件下滨海芦苇湿地C、N、P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阐明不同生境对黄河三角洲滨海芦苇湿地土壤和植物碳(C)氮(N)磷(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选取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两种湿地类型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和植物体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退耕芦苇湿地土壤TC、TN的含量明显增加,TP的含量变化不大。2)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土壤R_(C、N、P)分别为42.6:1.6:1、71.2:2.0:1,R_(NP)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3.1)和我国平均水平(5.2),土壤表现为N限制。新生湿地土壤剖面中,R_(CN)和R_(CP)变化剧烈;R_(NP)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退耕湿地土壤R_(C、N、P)值规律性较好,R_(CN)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大,R_(CP)和R_(NP)值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3)新生湿地和退耕湿地中芦苇整株R_(CN)、R_(CP)和R_(NP)平均值分别为78.2、1753、22.4;67.0、1539、23.0。开垦活动可以降低芦苇植物体R_(CN)和R_(CP)值,但由于芦苇植物体本身对R_(NP)的约束性较高,对R_(NP)值的影响不大,芦苇植株R_(NP)约为23。以上结论可以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进行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2.
抗菌肽具有广谱抗菌特性,有望成为抗生素较好的替代产品.研究抗菌肽的抗菌机制,可以为新型抗菌肽的设计提供指导.无论抗菌肽采用哪种抗菌机制,其首先要稳定地吸附到细胞膜之上.因此,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比较了抗菌小肽BLFcin6与5种不同细胞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这5种细胞膜而言,小肽会很快结合在POPG膜和DPPC-CHOL膜的表面,倾向于进入DPPC膜的疏水内部,与POPC膜和POPC-CHOL膜的接触很少.考察相互作用能,小肽与POPG膜的相互作用最强,主要是小肽与细胞膜亲水头部存在静电相互作用;小肽与DPPC膜的疏水尾部的相互作用较强,但受胆固醇影响,小肽只结合在DPPC-CHOL膜表面.在结合过程中,小肽N端的Arg会先结合到细胞膜上,静电相互作用在小肽锚定细胞膜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以上研究从原子水平上解释了为什么BLFcin6小肽具有抗菌作用,哪些残基起关键作用,也为进一步开展BLFcin6小肽及其衍生小肽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3.
研究不同采摘时间干、鲜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成分的变化。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分别对干、鲜道真洛龙党参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提取,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鉴定,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干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亚油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甲酯、亚油酸甲酯和角鲨烯等。鲜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角鲨烯、亚油酸甲酯、棕榈酸、14-甲基十五烷酸甲酯和1-柠檬烯等。11月中旬采摘的干、鲜道真洛龙党参共有挥发油成分含量最高。干和鲜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成分的种类差异不大,但含量差异较为明显。不同采摘时间干、鲜道真洛龙党参共有挥发油成分差异均不大,但其余挥发油成分差异明显。本研究首次对道真洛龙党参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报道,以期为道真洛龙党参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剂量甲泼尼龙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114例老年AECOPD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8例。A组采用甲泼尼龙40 mg/d静脉推注,B组采用甲泼尼龙80 mg/d静脉推注,C组不使用甲泼尼龙。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下去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89.47%,B组的总有效率为92.11%,均显著高于C组(均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的mMRC评分、PaCO_2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而PaO_2水平显著高于C组(均P0.05);B组治疗后的m MRC评分、PaCO_2均显著低于A组,而PaO_2显著高于A组(均P0.05);A组和B组治疗后的血清IL-6、IL-8、TNF-α以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均P0.05);B组治疗后的血清IL-6、IL-8、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均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40 mg/d甲泼尼龙相比,短期80 mg/d甲泼尼龙静脉推注可更显著减轻AECOPD患者的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高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2例急性上消化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并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研究组予以高剂量生长抑素治疗,其余奥美拉唑及止血芳酸用法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止血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1.30%vs.74.42%](P0.05),而平均止血时间、再止血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WBC)、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及血小板计数(PLT)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剂量生长抑素、奥美拉唑联合止血芳酸治疗,其能够更有效缩短止血时间,避免再出血,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能谱CT优化胃肿瘤扫描辐射剂量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抽样、随机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9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CT扫描与能谱CT优化胃肿瘤扫描,记录和比较辐射剂量与图像质量。结果:所有病例包膜均完整,边缘清楚,肿瘤内见单发或多发低密度区,肿瘤实质区呈不均匀显著强化。常规CT与能谱CT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3.89±0.45分和4.54±0.34分;常规CT与能谱CT图像的胃肿瘤CT值分别为31.94±6.39HU和35.29±5.19HU,对比都有显著差异(P0.05)。能谱CT图像的膀胱和皮下脂肪图像噪声值都显著低于常规CT图像,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CT扫描的CTDIvol和DLP分别为12.39±3.48mGy和624.10±39.19mGy.cm,都显著低于常规CT扫描的14.09±4.13mGy和653.92±56.29mGy.cm(P0.05)。结论:能谱CT优化胃肿瘤扫描在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能有效减少辐射剂量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CT值与主观质量,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明确不同碳、氮源对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生长的影响,确定适合该菌株生长的碳、氮源;通过研究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致病力,评价球孢白僵菌防治烟粉虱的潜力。【方法】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碳、氮源,研究其对球孢白僵菌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用浸叶法研究不同孢子浓度(1×10~4、1×10~5、1×10~6、1×10~7、1×10~8个/mL)的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的致病力并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该模型的时间效应和剂量效应。【结果】蔗糖作为碳源、酵母作为氮源时球孢白僵菌的生长速率快和产孢量高;利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对测定的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出,随着接种天数的增加,球孢白僵菌的LC_(50)、LC_(90)逐渐降低,剂量效应增强;随着孢子浓度的增加,LT50逐渐降低,时间效应增强。【结论】球孢白僵菌的合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该菌株对烟粉虱有较强致病力,1×10~8个/mL的孢子浓度可作为防治烟粉虱的理想浓度,本试验为球孢白僵菌对烟粉虱的生物防治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8.
不同胁迫预处理提高水稻幼苗抗寒性期间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经盐、热激和冷三种不同胁迫预处理均提高了幼苗的抗寒性。与未预处理苗相比,在处理后、低温伤害后和常温下恢复2d的三个时期,不同胁迫预处理苗的可溶性和热不稳定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甚为相似,但热稳定蛋白含量变化则各有异同。SDS-PAGE图谱分析显示,不同胁迫预处理提高水稻幼苗抗寒性时,其可溶性蛋白、热稳定和热不稳定蛋白组成变化亦各有异同。除诱导出共有的新多肽外,还各自诱导出特有的新多肽。结果表明,植物对不同胁迫的交叉适应存在一定的共同机理,但亦可看出植物对同一种环境胁迫似乎不是以同一的机理去适应。  相似文献   
129.
研究了CO_2倍增对大豆(Glycine max L.)Bragg(野生型)及其不同单基因突变品系Nts 382(超结瘤突变体)和Nod 49(不结瘤突变体)某些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倍增能提高Bragg、Nts 382和Nod 49的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但不同品系提高的幅度有所不同。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CO_2倍增均能提高其PSⅡ活性、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光合作用潜在量子转化效率。CO_2倍增更有利于提高Nts 382的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PSⅡ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以及较大幅度地降低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有助于把所捕获的光能用于进行光合作用。这可能与Nts 382是超结瘤突变体,比Bragg和Nod 49能更充分地利用空气中的氮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0.
为了探讨不同强度的耐力训练对有氧代谢中枢机制不同的适应性影响以及在耐力训练中是否存在最适宜于发展心脏结构、功能的强度,本文设计了26、30、、36、42m/min的训练强度,对大鼠进行16周的耐力训练,并对心室肌细胞及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显微图象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在42m/min的强度训练后,线粒体内膜和嵴发展最好,毛细血管的数目也增加最多,毛细血管腔的增大最明显,心肌细胞最大氧弥散距离缩短最显著,说明不同强度的耐力训练后大鼠心肌的超微结构产生了不同的适应性变化,并且适宜的大强度训练对心肌的发展最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