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9篇
  免费   1565篇
  国内免费   5631篇
  2024年   153篇
  2023年   566篇
  2022年   565篇
  2021年   608篇
  2020年   636篇
  2019年   649篇
  2018年   470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583篇
  2015年   616篇
  2014年   788篇
  2013年   760篇
  2012年   915篇
  2011年   1066篇
  2010年   932篇
  2009年   915篇
  2008年   1095篇
  2007年   807篇
  2006年   793篇
  2005年   794篇
  2004年   698篇
  2003年   615篇
  2002年   645篇
  2001年   622篇
  2000年   524篇
  1999年   396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66篇
  1995年   258篇
  1994年   194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163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71篇
  1989年   118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76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3篇
  1966年   7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常规灌注固定法多用于兔和大鼠等较大动物,并存在一些不足。改进了灌注固定法流程、灌注溶液的配方、流速、用量以及灌注装置,将其用于在显微操作下制备的缺血再灌注C57BL/6N小鼠模型,并对其海马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SOD1基因表达。结果显示,改进的灌注固定法使组织切片结构更加清晰,海马免疫阳性神经元定位于胞浆。缺血再灌注组(24hI/R)海马神经元SOD1表达比假手术对照组(sham-o)减少,而高压氧治疗组(24hHBO)SOD1表达有所恢复。表明改进的灌注固定法用于缺血再灌注C57BL/6N小鼠海马SOD1基因表达效果良好,结果可靠。实验结果提示,高压氧的治疗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增加SOD1基因表达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2.
应激引起血压升高大鼠血管升压素V1受体mRNA水平改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Lu LM  Wang J  Yao T 《生理学报》1999,51(4):471-476
实验在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上进行。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 应激组大鼠每天给予电击足底结合噪声的应激刺激, 每日2 次, 每次2 h 。应激组大鼠在接受连续15 d 的慢性应激刺激后, 其尾动脉收缩压与对照动物相比有显著升高。对照组为16-25 ±0-63kPa (n = 7) ; 应激组为19-55 ±1-45 kPa (n = 8, P< 0-05) 。用RTPCR 结合Southern 印迹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观察到, 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 AVP)V1 受体mRNA 广泛存在于大鼠下丘脑、皮质、延髓等部位以及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中。用定量PCR 方法观察到, 大鼠在接受慢性应激刺激之后, 其大脑顶叶皮质、下丘脑及延髓组织中AVPV1 受体mRNA 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大鼠( 顶叶皮质: P< 0-05 ; 下丘脑: P< 0-01 ; 延髓: P< 0-001) , 而心脏、肝脏及肾脏组织中的AVPV1 受体mRNA水平与正常大鼠相比均无明显差别( 心脏: P> 0-05 ; 肝脏: P> 0-05 ; 肾脏:P> 0-05) 。上述结果提示, 慢性应激刺激可引起大鼠不同部位脑组织AVPV1 受体合成水平下调, 可能导致  相似文献   
993.
Zhang SY  Liu G  Wang DL  Guo XJ  Qian GS 《生理学报》2004,56(2):198-203
测定不同频率慢性电刺激(chronic electrical stimulation,CES)膈神经5周后对兔膈肌钙释放单位中骨骼肌型二氢吡啶受体(DHPR)α1亚单位和ryanodine受体(RyRs)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CES后兔膈肌钙释放单位结构组成的变化和可能的临床应用价值.封闭群日本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20、50和100Hz,每组6只;以10和20 Hz为慢性低频电刺激组,50和100Hz为慢性高频电刺激组.CES参数为波宽0.2 ms 3~6个波/次,45次/min,电压10~20 V.刺激时间2×2 h/日,每周刺激6 d,连续刺激5周.分别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兔膈肌骨骼肌型DHPRα1-亚单位和RyR1、RyR2和RyR3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低频电刺激10和20 Hz组骨骼肌型DHPRα1、RyR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有低度的RyR,mRNA的表达出现;慢性高频电刺激50和100Hz组骨骼肌型DHPRα1、RyR1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未检测到RyR2mRNA的阳性表达.本实验提示慢性低频电刺激膈神经5周后,膈肌质膜上DHPR与RyRs之间的信号转导方式已从变构耦联为主转变为以Ca2+诱导Ca2+释放耦联为主.  相似文献   
994.
乳酸菌用于苹果酒酿造中 ,可以触发苹果酸 乳酸发酵 ,通过分解苹果酸 ,产生乳酸 ,并引起其他有机酸的变化而使苹果酒的口感质量得以改善。供试的 3个乳酸菌种中 ,L3由于具有较高的苹果酸分解速率 ,发酵的苹果酒感官质量优良而成为苹果酒苹果酸 乳酸发酵的优良菌种。pH、温度、二氧化硫、酒度通过影响乳酸菌的活动而对苹果酸 乳酸发酵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5.
细胞核CaMK和Calcineurin 对大鼠心肌肥厚发生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肥厚时,钙依赖的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在心肌细胞膜、细胞浆和细胞核的分布规律,以探讨核钙信号与核反应在心肌肥厚发生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制备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同位素32P掺入法分别测定心肌细胞核、细胞浆和细胞膜的蛋白激酶活性及用无机磷生成显色法测定其蛋白磷酸酶活性.结果:腹主动脉缩窄术后4周大鼠心肌显著肥厚,伴有明显的血液动力学异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腹主动脉缩窄心肌肥厚组心肌细胞核钙调素蛋白激酶(CaMK)活性增加101.1%(P<0.01),其膜的酶活性升高40.2%(P<0.01),而胞浆的酶活性不变(P>0.05);心肌细胞核钙调神经磷酸酶(Calcineurin)活性增加43.6%(P<0.05),膜和胞浆中其活性增加无显著性(P>0.05).正常组和腹主动脉缩窄心肌肥厚组心肌细胞CaMK和Calcineurin活性分布为核>膜>胞浆(P<0.01).结论:腹主动脉缩窄心肌肥厚时核内钙依赖的CaMK和Calcineurin活性增加,提示压力超负荷时细胞核内钙调节的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水平增高,可能在介导心肌肥厚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低氧对胚胎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间歇性低氧和持续性低氧对体外培养的胚胎干细胞(ES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记数法和BrdU (5-溴脱氧尿苷)掺入的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增殖,并用RT -PCR的方法检测低氧诱导因子(HIF-1a)的表达变化.结果:①将ES细胞分别放在低氧(3%~10% O2)和常氧(20% O2)的环境中培养24 h后,在低氧环境中培养的ES细胞数较常氧组明显减少;②将ES细胞分别给予间歇性低氧刺激(3%~10% O2),每天10 min,连续4 d后,发现3%低氧组较常氧对照组的细胞增殖明显升高.③用RT-PCR方法观察HIF-1a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发现在常氧环境中培养的ES即有HIF-1a的表达,ES细胞在持续低氧24 h或间歇性低氧(3%~10% O2)刺激4 d后对HIF-1a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间歇性低氧(3% O2)可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ES细胞增殖,而持续性低氧抑制ES细胞增殖,间歇性低氧(3% O2)刺激促进ES细胞增殖的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7.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在冻融PMN介导的VEC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组织冻结融化造成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机理。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大鼠外周血嗜中性粒细胞(PMN),速率冷冻仪冷冻PMN后水浴复温建立冻融PMN模型。冻融后4、12和24h,测定PMN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表达;将冻融PMN与正常VEC共同孵育后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及冻融PMN与VEC的粘附。结果:冻融后24h内,冻融PMN表面LFA-1的表面呈时间依赖性增强。(2)冻融PMN与VEC相互作用后,PMN-VEC粘附明显增强、VEC受到明显损伤。(3)抗LFA-1单克隆抗体明显抑制冻融PMN与VEC粘附的增强、明显减轻VEC损伤。结论:冻融可诱发PMN表面LFA-1的表达,进而增强PMN-VEC粘附而导致VEC损伤。  相似文献   
998.
Function and regulation of Aurora/Ipllp kinase family in cell divis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Ke YW  Dou Z  Zhang J  Yao XB 《Cell research》2003,13(2):69-81
During mitosis,the parent cell distributes its genetic materials equally into two daughter cells through chromosome segregation,a complex movements orchestrated by mitotic kinases and its effector proteins.Faithful chromosome segregation and cytokinesis ensure that each daughter cell receives a full copy of genetic materials of parent cell.Defects in these processes can lead to aneuploidy or polyploidy.Aurora/Ipllp family, a class of conserved serine/threonine kinases,plays key roles in chromosome segregation and cytokinesis.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function and regulation of Aurora/Ipllp family in mitosis and provides potential links between aberrant regulation of Aurora/Ipllp kinases and pathogenesis of human cancer.  相似文献   
999.
植物叶发育调控机理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海 《植物学通报》2003,20(4):416-422
在植物的营养生长阶段,叶原基从植物地上部分顶端分生组织的周边区形成,在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程序的指导下,最终发育成叶。近年来,通过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鉴定和克隆了一批参与叶发育调控的关键基因,植物激素在叶原基的诱导和叶形态建成中也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是鉴定调控叶发育的新基因并且解释叶调控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了解基因调控和植物激素作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INTRODUCTIONGal a(1, 3) Gal (gal epitope) is a carbohydrate epitope, which is produced in large amounton the cells of pigs, mice and New World monkey(monkey of South America) by the glycosylationenzyme G alal 1 ) 4G IcNAc3- a- D- galactosyltransferase[or(1, 3)GT; EC2.4.1.511111. This enzyme is active in the Golgi appaxatus of cells and transfers galactose from the sugandonor uridine diphoSphate galactose (UDP-galactose) to the acceptor Nacetyllactosamine residue (Galaal-4GlcNA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