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0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64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10种松树的疱锈病菌锈孢子表面形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并进行比铰,可归纳为两种类型:一是以单维管束松类的五针松的红松疱锈病菌(Cronartium ribicola)为代表,包括华山松和西伯利亚红松;另一是以双维管束松类的云南松疱锈病菌(C. flaccidum)为代表,包括樟子松、油松、赤松、马尾松、黄山松、思茅松等。孢子表面突起的形状及环纹层次是识别这两种锈疱子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测定了连续饲喂棉酚达6周的大鼠和小鼠的生精细胞的LDH-X活性。结果表明,棉酚能够明显地抑制大鼠成熟精子的LDH-X活性;而对睾丸LDH-X活性的抑制,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在小鼠中,未发现棉酚对成熟精子及睾丸生精细胞中的LDH-X活性产生具统计学意义的抑制作用。本文结合精子发生过程及LDH-X的特殊功能,对棉酚抗生育作用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对8只成体树鼩的睾丸进行了精子发生的细胞学和动力学观察。精原细胞可区分为A型和已分化定向的B型。生精上皮周期可分为12个连续阶段,不同阶段典型的细胞组合可被辨认。各阶段的相对持续时间以阶段Ⅴ、Ⅵ、Ⅶ的比率最高,分别为11.43,18.88、15.44;阶段Ⅸ、Ⅹ最低,为3.78和3.87。A型精原细胞在各阶段的数量分布并不保持恒定,阶段Ⅵ—Ⅷ和阶段Ⅸ时,分别出现两次成倍增长。B型精原细胞和前细线期精母细胞与每100个足细胞之比的平均值,在阶段Ⅰ、Ⅴ、Ⅶ分别为28.89、76.98、196.91。精细胞经14步变态为成熟精子。精子形成过程中顶体发育的形态学变化及成熟精子的形态,与灵长类动物相比具有较多的类似之处;而同啮齿类动物相比,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广东3属14种和变种的小煤炱菌,其中含笑生附丝壳(Appendiculella michelicola Yang)、马比花生小煤炱(Meliola mappianthicola Yang)是新种,其余为国内新记录。文中有种和变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广东地区小煤炱科(Meliolaceae)的2个新种及4个国内新纪录。2个新种是:寄生藤生小煤炱(Meliola dendrotrophicola H.Hu et J.C. Yang, sp.nov.);南五味子生小光壳炱(Asteridiella kadsuricola H.Hu et J.C.Yang,sp.nov.),并附有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旋扭山绿豆快生型根瘤菌高度抗碱及共生固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德球 《微生物学报》1989,29(5):354-359
从旋扭山绿豆根瘤中分离得到快生型根瘤菌。该菌株的时/代为3.85h,高度抗碱,略耐盐;能利用供试的所有双糖和单糖,在BTB反应中培养基由乳黄色变黄色;不产生3-酮基乳糖,表明井非根癌农杆菌。快生型菌株抗原性比慢生型菌株强,共生效应的固氮酶活性比慢生型菌株差。  相似文献   
17.
生物矿物体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戴永定 《古生物学报》1989,28(2):214-233,001,T002
生物矿物体,简称生矿体,指生物分泌而形成的无机化合物微晶及其集合体。它包括大硬体,如软体动物介壳和脊椎动物骨骼;也包括微细的硬体,如放射虫和颗石藻;还包括常被忽视的鳞片、牙齿、耳石、蛋壳、骨针、生矿簇和生矿粒等。生矿体的演化并不是生物门类和纲目的演化,而是生矿体类型、矿物和结构的演化。一、生矿体类型的演化生矿体按其成因、形状和大小大致可分:1.生矿粒(speck) 为分散的单一微晶体或胶体,大小1 μm 左右或更小,由原核或真核  相似文献   
18.
蓝藻植生藻属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用SDS处理谷氨酸棒杆菌1014(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1014),获得消除质粒的衍生株1014—6。通过质粒pXZl0145(Cmr)转化1014—6菌株的原生质体,研究了转化最适条件。0.6u/ml青霉素处理对数期菌体可明显提高转化效率。转化促进剂PEG以分子量6000,浓度30%为最佳。转化在37℃水浴进行3min效果最好。转化效率最高可达2×104转化子/μg DNA。质粒pXZ10145电已成功地转入钝齿棒杆菌B9(C.Crenatu B9)。并在新 宿主中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0.
通过滤饼的重量比阻和溶液流动电位(亦称ζ电位)的测定,分析、讨论了用絮凝技术预处理L-脯氨酸发酵液的合理性,实践也表明不仅能大大提高发酵液的固液分离效果,同时使树脂对L-脯氨酸的重量吸附容量增加了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