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10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91.
2新种是槐新四瘿螨Neotetra sophorae sp.nov.分布于辽宁沈阳市,蔷薇上三脊瘿螨Calepitrimerus rosarum sp.nov.分布于湖南冷水江市。  相似文献   
92.
镰刀龙类化石主要分布于亚洲白垩纪地层 (RussellandDong ,1 993;Xuetal.,1 999a ;KirklandandWolfe ,2 0 0 1 )。最近发现于内蒙古上白垩统二连组的杨氏内蒙古龙(Neimongosaurusyangi)代表这一类群中较为原始的属种 (张晓虹等 ,2 0 0 1 )。通过研究产自同一化石地点的镰刀龙类新材料 ,我们鉴定出一个不同于杨氏内蒙古龙的新属种 ,美掌二连龙(Erliansaurusbellamanusgen .etsp .nov.)。依据以下特征将Erliansaurusbellamanus归入镰刀龙超科 :肩胛骨干远端狭窄、肱骨近端角状、肱骨有后转子、肱骨的尺骨髁和桡骨髁位于肱骨干前部、肠骨髋臼后支远端加厚、距骨髁小和腓骨近端后缘窄。Erliansaurusbellamanus的以下自近裔特征区别于其他镰刀龙类 :前部尾椎具加大的滋养孔、肱骨后转子嵴状、肱骨后转子内侧有一卵形凹陷、肠骨外侧面坐骨柄上方有一多皱的肿状突起、腓骨近端后缘明显高于前缘以及腓骨前转子大、位置靠远端。本文对镰刀龙类的系统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结论如下 :北票龙 (Beipiaosaurus)代表除Eshanosaurus外最原始的属种 ,它没有以下一些其他镰刀龙类的进步性状 :掌爪近端深、胫骨短于股骨、非常短的骨以及第一骨关连跗骨。Erliansaurus、Alxasaurus、Neimongosaurus和Nothronychus比Bei  相似文献   
93.
描述产自辽宁北票上园地区黄半吉沟上侏罗统义县组下部膜翅目昆虫化石1新属新种Trematothoracoides liaoningensis gen.et sp.nov.,归入薤式产(Sepulcidae)中的陷胸茎蜂亚科(Trematothoracinae)。这是首次在我国发现可行的陷胸茎蜂化石,也是该亚科在侏罗纪的产次报道,分支分析结果表明Trematothoracinae为一单系类群。Thoracotrema与Prosyntexis进化程度较高,构成一对姊妹群,同时又是Trematothorax的姊妹群,Trematothoracoides最为原始,为Thoracotrema Prosymtexis Trematothorax的姊妹群。  相似文献   
94.
通过对保存在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弓石燕类模式标本(由葛利普最早研究)的再研究,作者认为,Sinospirifer Grabau,193l仍是一个有效属。它与Cyrtospirfer Nalivkin,1924的主要区别在于腹壳后部强烈加厚、假三角板中央具有肉茎管以及在壳褶及褶间均发育微瘤(whitneyi—subextensus型的微细纹饰)。Tien(1938)指定S.sinensis Grabau,1931作为Sinospirifer的模式种,因为它与S.subextensus(Martelli,1902)有着相同的形态构造,包括壳形、壳率、中槽壳线型式、中央肉茎管、微细纹饰及内部构造等,所以Ssinensis应是S.subextensus(Martelli,1902)的次同义名,Sinospirifer的模式种应更改为S.subextensus。此外,S.archiaciformis,S.wan-gleighi,S.vilis,S.subhavasakai,S.pellizzarii,S.pellizzariformis和S.heterosinosus几个种在外部及内部构造上也与Ssubextensus相同,同样被视作为S.subextensus的次同义名。葛利普文中所列举的所谓几个种之间的区分特征已在湖南中部同一地点同一层位所采集的同一样品的标本中观察到,它们仅仅是种内变异的现象。对于以往不同种的标本被归人同种的情况,作者均作了修订,例如,S.vilis Grabau,1931实际代表几个种标本的混合体,经修订,分别被归于Siplospirifer subextensus,“Sinospirifer”hayasakai,Tenticospirifer supervilis等。S.sub—hayasakai Grabau,1931仅限于正模为代表的特征,被归于Sinospirifer subextensus,而两个副模标本(NIGP 2736和2740)则应归人”Sinospirifer”gortanioides Grabau,1931。  相似文献   
95.
邓占球 《古生物学报》2002,41(2):280-282
串管海绵的Amblysiphonella属在桂林地区融县组的发现,填补该属在晚泥盆世地质历程中的空白。在此之前,国内、外已出版地质文献中未记载该属在泥盆系发现的种。  相似文献   
96.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信号介导分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上探讨了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生物学效应的信号介导分子。结果表明SMADs信号蛋白及ERK激酶均参与TGFβ_1的信号转导;通路特异性Smad2于TGFβ_1作用4小时后开始增加,持续至48小时;而抑制性Smad6于TGFβ_1作用1小时开始减少,4小时达到最低值,以后逐渐恢复;ERK只参与TGFβ抑制增殖效应,对TGFβ促进FN分泌无影响。  相似文献   
97.
长江三峡地区上震旦统稳定同位素异常及地层意义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三峡地区广泛发育的上震旦统,及下伏的南沱组和古城组冰碛层,有良好的生物地层控制及全球对比意义。新秭归城附近的雾河剖面,自南沱组顶部到水井沱组下部出露有利于化学地层学研究的一系列碳酸盐岩沉积,对这一剖面的碳,氧,锶同位素研究发现:1)碳,锶和氧同位素在陡山沱组顶部到灯影组底部存在明显异常;2)碳同位素在寒武系-前寒武系界线附近有负异常;3)碳同位素和锶同位素在剖面上的演化具有全球对比意义;4)陡山沱组顶部到灯影组底部的碳,锶同位素异常,与可能存在末远古纪的冰期,即所谓的“后Marinoan冰期”有关。  相似文献   
98.
我国上侏罗统牛津阶-基末利阶(163-150Ma)保存有完好的最原始的蠼螋昆虫化石,首次描述,分析和讨论了原始蠼螋后翅脉序特征,认为与现代生存的蠼螋后翅基本相同。因此,提出了与西方某些蠼螋昆虫分类学者不同的意见,认为始螋亚目(Aechidermaptera)应归入于革翅目(Dermaptera)之中,且视其为一个最原始的类群较为合理,内蒙古自治区这个原始类群的下列重要特征皆为首次发现;胸骨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革翅锁具(Tegmina locking device)和刺脊突(spiny crest)发育;前,中,后足跗节皆为5节;后足基节显著伸长;颈部被划分为前,后两个颈片;革翅后缘收缩变尖,上述5项被视为厚原始蠼螋特有的祖征,下列特征应为早期蠼螋共有的原始性状;虫体扁平,通常具毛;腹部侧缘彼此近平行;触角显长,丝状,多节(通常多于11节);两只单眼发育;上颚具齿;中胸小盾片显大;革翅较长,通常具有明显的翅脉;股节具隆脊;爪和爪垫通常发育;腹部各节背板与腹板不重叠(两者位置非简单的上,下关系);尾须柔软,多节,雌性产卵器鞘显著外伸,本文建立了始螋亚目1新科Sinopalaeo-dermatidae和2新属2新种Sinopalaeodermata neimonggolensis gen.et sp.nov,Jurassimedeola orientalis gen,et sp.nov。同时,对蠼螋昆虫的起源和演化重新进行了讨论,做出了与西方某些蠼螋昆虫研究者结论不同的推断。  相似文献   
99.
江苏盐城上冈全瘭世颗石藻及其环境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城上冈地区全新世期间处于泥砂质潮滩环境。根据有孔虫组合分析,这套近岸潮滩沉积代表潮下带-湖间带-潮上带的一次大海退过程。本文分析了上冈村砖瓦厂采泥坑东侧SGE柱状剖面全新统的颗石藻化石,结果发现这套沉积物仅仅含Gephyrocapsa oceanica单一属种,而且丰度较低。但这个种在剖面上的丰度分布显示三分性:即自下至上为贫乏或缺失间隔、较常见间隔笔常见间隔,基本上对应于潮下带、潮间带和潮上带。一般情况下,潮坪区由海向陆水动力由强至弱,各相带的水动力条件不同,其沉积特征各异。颗石灌胳架十分细微,在海水中往往以悬乳形式搬运,并在水动力较弱时停积。所以,水动力是G.oceanica分布的直接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0.
内皮素 (endothelin ,ET)在下丘脑含量很高 ,大鼠下丘脑ET主要形式是ET 1,也含有ET 3。Yoshizawa及蒋应明等报道下丘脑神经元能自身合成和表达ET 1,主要集中在视上核 (Supraopticnucleus,SON)和室旁核 (paraventricularnucleus ,PVN)部位 ,但其功能意义尚不清楚。ET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具有调节作用 ,可促进应激情况下AVP的释放。烫伤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刺激 ,同时又可引起体内渗透压的升高 ,因此推测重度烫伤可能影响下丘脑ET 1合成和分泌。本实验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