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详细叙述东海陆架西南部台北坳陷古近纪不同凹陷区各时期孢粉植物群展布情况。区内古近纪孢粉植物群可分为早古新世、晚古新世、早始新世和中始新世4个发育阶段,早古新世孢粉植物群仅见于坳陷西南的局部地区,称Abietineaepollenities/Cedripites-Parcisporites-Momipites leffingwellii组合,晚古新世孢粉植物群分4种类型,椒江凹陷称Taxodiaceaepollenites-Engelhardtioidites-Momipites leffingwellii组合,丽水-福州凹陷称Taxodiacenepollenites-Myricaceoipollenites-Momipites leffingwellii组合,闽江凹陷南部称Taxodiaceaepollenites-Momipites leffingwellii组合,闽江册陷北部称Lygodium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 dorogensis-Tiliaepollenites-Bombacacidites组合。早始新世孢粉植物群具南北差异,北部以海金沙科和椴科孢粉植物发育为特征,南部以海金沙科、椴科和杨海科孢粉植物群发育为特征,以上均指示为湿热的亚热带气候。中始新世本区孢粉植物群比较一致,称Cicatricosisporties dorogensis-Ephedripites(D)-Nitrariadites组合,指示为受到干旱气候影响的亚热带气候。区内缺失渐新统,故无渐新世孢粉记录。 相似文献
33.
黑陷球壳属是单囊壁子囊菌,属内许多种的定义一直不明确,该属应该归于哪一科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文中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模式标本的重新鉴定研究,确认了黑陷球壳属9个种;49个种归并到其他属;12个种由于不符合该属的特征,应予排除,但尚需确定名称;44个种由于模式标本材料太差或无法搜寻到模式标本,作为可疑种;另有11个种尚需搜寻模式标本重新研究。 相似文献
34.
本文记述采自四川省会理县网翅蝗科1新种──四川坳蝗Aulacobothrussichu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山西大学生命科学系。 相似文献
35.
Tat''yana V. KEZINA 《古生物学报》2003,42(1):118-125
报道一个产于上泽亚(Uupper
Zeya)坳陷(东经129-130°,北纬54-55°)东南部,保存良好的化石孢粉植物群.孢粉组合中裸子植物花粉居统治地位,占总数的53.4%,其中Taxodiaceae占36.3%,松科仅占5%.被子植物花粉占39.9%,多为葇荑花序类,如胡桃科、桦木科、山毛榉科等;同时还有不少反映温暖气候的分子,如Liquidambar,Balsaminaceae,Magnoliaceae,Nyssaceae等.孢子植物占21%.这样的孢粉植物群代表了潮湿温暖的温带气候.孢粉学至今在坳陷区内仍是人们用以确定地层时代的唯一依据.Pistillipollenites
macgregorii,Anacolosiditessuplingensis,Ulmoideipites tricostatus及U. crempii等的出现可以确定含孢粉地层的地质时代属于中-晚始新世.斯涅日诺戈斯克产煤区中晚始新世沉积中的孢粉层位与普里阿姆尔耶,雅库提亚和亚洲东北部的同期沉积相当. 相似文献
36.
山东济阳坳陷二叠纪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划分对比地层,确定地层层位,对济阳地区油气勘探钻孔曲古2、曲古3、义136中的孢粉样品进行了分析,其中5块样品含有孢粉化石,分别是曲古23(2843.2m)、义1365(3772.6m)、曲古334(4059m)、曲古323(4041m)和曲古313(4013m)。通过分析鉴定,共鉴定出59属,119种和未定种,根据样品中孢粉成分和含量的变化,建立了如下三个孢粉组合,自下而上为:Ⅰ.Cyclogranisporites Granulatisporites Laevigatosporites组合(山西组下部),Ⅱ.Punctatisporites Cyclogranisporites Florinites组合(山西组上部),Ⅲ.Macrotorispora Vesicaspo ra Pteruchipollenites组合(上石盒子组)。通过与华北、华南部分地区对比,确定各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中期(组合Ⅰ和组合Ⅱ),晚二叠世早期(组合Ⅲ)。由于含孢粉样品较少,层位不连续,其中下石盒子组孢粉组合未建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
【目的】明确我国重要农业害虫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下唇须和陷窝器形态结构以及陷窝器内部感器的形态、类型与分布。【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粘虫成虫下唇须及陷窝器形态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陷窝器内部的感器。【结果】结果表明,粘虫成虫下唇须似管状,具3节,各节形态和长度不同,其中第2节最长。粘虫下唇须长度雌雄异形,雌性的下唇须长度为2 463.50±143.65 μm,显著短于雄性的(2 566.11±70.28 μm)(t=2.722, df=34, P=0.012)。陷窝器凹坑深约280 μm,开口处直径约50 μm,内部直径约32 μm,雌雄间无显著差异。陷窝器内部的感器主要包括毛形感器和棒状感器2种类型。毛形感器位于陷窝器凹坑的上半部分,而棒状感器分布在陷窝器凹坑的下半部分。雌性毛形感器长为18.20±0.84 μm,显著短于雄性的21.24±0.34 μm(t=3.335, df=30, P=0.003)。而雌性的棒状感器长为14.69±0.48 μm,显著长于雄性的12.31±0.49 μm(t=3.452, df=21, P=0.002)。【结论】粘虫下唇须陷窝器感器分属2大类型,分布于陷窝器内不同的区域,其长度具有性别差异性。本文报道的这些形态学观察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粘虫下唇须陷窝器感器生理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8.
距今200万年以前,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为富含介形类、腹足类等水生生物群的淡水-半咸水湖泊.距今约200万年以来,柴达木盆地马海-大红沟凸起的隆升,阻挡了祁连山水系进入三湖坳陷的北斜坡地区.由于该区湖水急剧咸化,多盐-高盐水介形类肥胖真星介(Eucypris inflata)从柴达木盆地西部向东南舌进200km,替代了该地区原先丰富的淡水-微咸水介形类动物群.然而,肥胖真星介未能进入达布逊湖以东和三湖以南的富含淡水-半咸水介形类高分异度种群区.距今约150万年以来,湖水进一步咸化,介形类动物群无法在高度咸化的水体中生存,肥胖真星介在北斜坡地区绝迹.此时的沉积物中频繁出现石膏晶片和石膏层.论文展示了构造活动控制生物群分布的实例.柴达木盆地生物成因天然气起源于富含淡-半咸水介形类动物群的湖相泥岩--烃源岩.地质勘探家的首要任务是圈定生物成因气源岩区.淡水-半咸水介形类动物群分布范围的圈定对生物成因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湘中锡矿山邵东组和孟公坳组孢子组合——兼论泥盆—石炭系界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湘中锡矿山邵东组和孟公坳组共产小孢子45属83种(含10个新种,3个新联合)可划分为4个孢子组合,即:Retsiporalepidophyta-Apiculiretusisporafructicosa(LF)组合,Rugosporacf.flexuosa-Retisporalepidophyta(FL)组合,Lophozonotriletesexcisus-Retisporalepidophyt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