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0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探讨常规根管预备后使用不同能量参数Er,C r:YSGG激光进行根管内照射对根管封闭效果的影响,为此激光在根管治疗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选择新拔除的单根管牙80颗,分成4组,每组20颗牙。常规根管预备后,分别使用1 W、2 W、3 W Er,C r:YSGG激光于有水条件下进行根管内照射,另选一组不做任何处理,作为阴性对照。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根管内壁形态学改变后,常规根管充填,检测根管微渗漏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q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可见:(1)形态学观察:与对照组相比,激光照射均可有效去除根管内壁的玷污层及碎屑;牙本质小管口清晰可见;未见熔融及炭化等热损伤改变;其中3 W激光处理后根管内壁形态最为理想。(2)微渗漏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各激光组根管微渗漏深度均显著减少(P<0.05);但各激光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使用Er,C r:YSGG激光进行根管内照射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根管清洁目的,显著改善根管充填后的封闭效果,因此有望在临床上应用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72.
将以绿荧光蛋白基因(gfp)的 cDNA为模板,用人工合成引物经PCR扩增获得的09kbDNA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ET11C上构建成gfp表达载体pHN115。从pHN115上切下的不含启动子,但保留了SD序列的gfp基因经克隆载体SK(+)和pIJ2925亚克隆后再克隆到广谱稳定性质粒pTR102上构建成广谱、稳定、可视的启动子探针载体pHN127。并用它从费氏中华根瘤菌HN01的总DNA中成功地钓出组成型和诱导型表达的启动子。  相似文献   
973.
沙坡头地区根瘤菌DNA同源性及16SrDNA全序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值分类和多位点酶电泳分析表明,分离自宁夏沙坡头 地区的12株根瘤菌构成一个独立的表观群。对这一菌群进行了DNA同源性和群内中心菌株1 6SrDNA全序列分析。12个菌株的G+C mol%在56.4~62.2范围内;群内DNA同源性为72.3% ~9.5%,大于70%,属种内水平;中心株N220的16SrDNA全序列与参比菌株的序列比较,从 模拟系统发育树看出,它与三株土壤杆菌、三株根瘤菌的16SrDNA序列同源性在94.8%~99 .2%的相似性水平上构成一个分支,看来沙坡头地区这群根瘤菌是一个独立的新种群。  相似文献   
974.
根瘤菌的nodABC和nodD在结构和功能上保守,在不同的菌种之间能够互换〔1〕,是目前所有供试的豆科植物结瘤所必不可少的,称为共同结瘤基因。另一类是寄生专一性结瘤基因,如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ti)的nodPQ等〔2〕,这些基因决定根瘤菌能与哪些种属豆科植物结瘤〔3〕。根瘤菌的结瘤呈寄主专一性,例如苜蓿中华根瘤菌的寄主范围很窄,仅能在苜蓿、草木樨和葫芦巴3个属的豆科植物结瘤〔4〕。但在1995年。本实验室从新疆苜蓿分离到一株菌株042B,既能在大豆又能在苜蓿上结瘤.而且在大豆上具有较高的共生效率〔5〕。本文拟克隆其nodABC,并与其他菌株nodABC序列进行比较,以阐明042B能在大豆和苜蓿结瘤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75.
倍频Nd:YAG激光对钝顶螺旋藻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倍频 Nd:YAG激光 (波长 53 2 nm,功率 50 0 m W,功率密度 1 60 m W/cm2 )诱变钝顶螺旋藻 ,辐照时间为 1 5min、1 0 min、5min通过测定藻丝形态参数、叶绿素 a、β 胡萝卜素、生长速度 ,比较倍频 Nd:YAG激光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与出发株相比 ,经倍频 Nd:YAG激光辐照后 ,藻丝形态发生变化 ,藻丝长、螺旋数、螺旋长变小 ;1 5min,1 0 min辐照组出现螺旋变松驰 ;1 0 min,5min辐照组促进藻的生长和叶绿素 a含量提高 ,使生长速度提高。三个诱变时间剂量都有利于 β 胡萝卡素积累 ,含量增幅最高达 2 2 .3 %。  相似文献   
976.
豆科植物凝集素及其对根瘤菌的识别作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讨论了豆科植物凝集素的性质、分布、基因及其表达;近年来研究表明识别根瘤菌的因子是豆科植物根上的凝集素。将一种豆科植物的凝集素基因转化到另一种豆科植物后,再接种前一种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以使其被侵染和结瘤。由此人们提出了扩大根瘤菌宿主范围到非豆科植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范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77.
木蓝根瘤菌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及DNA—DNA杂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革宏  陈文新 《遗传学报》2000,27(11):1027-1032
通过数值分类,SDS-全细胞蛋白电泳分析,对分离自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木蓝根瘤菌进行了研究,获得了1个新类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心菌株SHL042的16S rDNA全序列分析,得到系统发育树状图。SHL042与R.tropici A、R.tropici B、R.leguminosarum、R.etli、R.hananesis、R.mongolense和R.gallicum构成一个发育分支,其与这些  相似文献   
978.
采用选择性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简称AFLP)DNA指纹技术对采自我国云南省与西藏交界的高山地区的野生型豆科植物毛苜蓿根际土样分离的291株毛苜蓿(Medicago edgeworthii)根瘤菌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从AFLP图谱中,揭示出毛苜蓿根瘤菌有较显著的遗传多样性,从291株中选择出90个代表株用计算机进行树状图的分析。结果表明,所分析的菌株在79%的相似性水平上聚类成3个群。对这90个代表株进行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的16S rDNA的4种限制性内切酶长度多态(简称16S rDNA PCR\|RFLP)分析,得出2个不同的16S rDNA PCR\|RFLP类型的菌株。分别选出这2个类型的代表菌株与各种根瘤菌的参比菌株进行16S rDNA PCR\|RFLP分析,再进行树状图的分析,初步得出了它们在根瘤菌系统分类中的地位。分析结果表明:毛苜蓿根瘤菌与根瘤菌属中的Rhizobium mongolense的相似性很高。  相似文献   
979.
研究添加不同含量(0、3%和9%)和颗粒直径(0.05、0.05~1.0和1.0~2.0 mm)竹炭对三叶草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竹炭对三叶草生长的促进作用前期较明显,添加9%竹炭处理略好于添加3%竹炭处理,而不同颗粒直径对三叶草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播种后0~120 d,竹炭对三叶草生长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5个月后基本消失.16S rDNA V3区片段的DGGE分析表明,添加竹炭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大部分种类土壤细菌数量和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均高于对照.定量分析表明,添加9%、细粒(D<0.05 mm)竹炭处理土壤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一添加含量下,细粒径竹炭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增加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980.
宋福强  贾永 《菌物学报》2008,27(5):788-796
<正>植物与微生物共生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物学现象,其中高等植物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共生形成的菌根、以及豆科植物和根瘤菌(rhizobia)形成的根瘤与农林牧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豆科植物形成根瘤的同时还能与AM真菌形成菌根,最终建立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