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50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法测定广西桂平市金田林场马尾松工程林林地的水土及养分流失量。结果表明,挖大穴整地造林林地年平均水流失量比荒坡地的低152%,泥沙流失量比全垦和带状整地造林的分别低762%和467%,养分流失量依次低753%和463%。林地径流系数年度差异显著,随造林时间推移而逐年下降。林地泥沙流失量的季节分配规律与降雨量的季节分布一致,多雨季节(5~7月)的流失量大,少雨季节(1~4月和8~12月)的流失量小  相似文献   
992.
紫金山次生林林窗植被和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48,自引:5,他引:43  
研究了紫金山次生林林窗的形成、分布、植被及环境特征 .林窗主要由人为砍伐马尾松形成 ,呈随机分布 .林窗内共出现木本植物 53种 ,频度最高者为枫香 ,频度 1 0 0 % ,其次为刺楸、白栎、黄连木和栓皮栎 .共出现 1 2 83个体 ,其中枫香占 1 8.7% ,黄檀 1 0 .9% ,白栎 8.7% ,刺楸、栓皮栎分别为 5.5%和 5.3% .林窗的种类密度和个体密度分别为 7种和 1 90株·1 0 0m- 2 .方差分析表明 ,枫香、黄檀、白栎和栓皮栎在林窗内的密度分布与随机分布预测值有显著差异 ,反映其分布的非随机性 .林窗内 ,基周 <2cm的个体占 59.0 % ,树龄愈高 ,个体数愈少 ,基周 4cm时 ,个体数下降 70 .5% ,1 0cm时下降 96.2 % .林窗内光照强度、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及土壤元素分布 ,在时序上有近似与旷地的规律性 ,空间上则显现更复杂的格局 .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山区辽东栎林土壤释放CO_2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蒋高明  黄银晓 《生态学报》1997,17(5):477-482
模拟北京山区辽东栎林群落,对该类型土壤释放CO2过程进行了连续3a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栎林土壤呼吸强度平均为5.92±1.32μmolCO2m-2s-1,在不同月份中,以8月份最高,10月最低,依次为8月>7月>6月>9月>10月(P<0.05);13:00为土壤日呼吸的最高峰。温度为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子,二者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r=0.5668,p<0.001,n=94)。据3a观测的土壤呼吸日平均值计算得出,模拟辽东栎林土壤释放CO2的通量估计范围为171.5~275.1kgCO2hm-2d-1,平均为223.3kgCO2hm-2d-1。  相似文献   
994.
皖东松树纯林与复层混交林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皖东地区松树纯林和零星分布的复层林的调查,比较了单纯林和复层林的材积生长以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情况,研究了林内的光环境和庇荫下的林木的生理生态特性,认为建立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的人工复层林施业体系是该地区林业经营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5.
江洪 《植物生态学报》1994,18(3):209-218
 本文应用DCA排序的方法进行了四川西北部和甘肃南部云冷杉林的梯度分析,建立了植物群落梯度环境解释的数学模型和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川西北甘南云冷杉林植物群落地理分布的生态梯度中最显著并起主导作用的是温度梯度和水分梯度。在水分梯度上,大致有这样的植被序列,由较湿的藓类和杜鹃冷杉及云杉林,中生性的箭竹冷杉林和云杉林,偏旱的高山栎冷杉林和云杉林;处于恢复中期的桦木林的生境也偏旱,但一般不如高山栎林。冷杉林比云杉林更趋于阴湿的生境。 在温度梯度上,呈现出灌木云杉林—桦木林—落阔冷杉林—高山栎云杉林—箭竹云杉林—箭竹红桦林—高山栎冷杉林—藓类红桦林—藓类云杉林—箭竹冷杉林—藓类云冷杉林—藓类冷杉林—小叶章云杉林—杜鹃冷杉林的排序。基本特征是:川西北和甘南的云杉林的温度需求高于冷杉林。川西北云冷杉林与甘南云冷杉林在DCA排序轴上没有明显的区别。虽然川西北地区云冷杉林的海拔分布高于甘南地区,但是其纬度也低于甘南,故在温度条件上基本一致。在水分梯度上,川西北云冷杉林的湿度要稍大于甘南云冷杉林。利用植物地理分布的数学模型和有关的图、表,详细地分析了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环境解释,并找出了主导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996.
中国东北的云冷杉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国亭  孙冰 《植物研究》1994,14(3):313-328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东北地区云冷杉林进行研究.1)环境背景;2)云冷杉林三个主要树种的生态属性;3)以红皮云杉、鱼鳞云杉和臭松为优势种的林分的每一植被类型的树种组成及其结构;4)影响林分的干扰因子;5)中国东北的云冷杉林的主要演替方式和过程.  相似文献   
997.
无茎,根茎灰黑色,具线状根。叶3~4枚,具3~ 7cm长的柄;叶片椭圆形,长9~ 16cm,宽4~6.5cm,顶端短渐尖,基部圆形,不等宽,叶面绿色,边缘红色,叶背淡绿色,主脉  相似文献   
998.
《植物生态学报》1958,44(8):885
研究微尺度海拔梯度土壤酶活性与化学计量学比值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对于探讨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秦岭太白山6个海拔(分别为1 308、1 403、1 503、1 603、1 694和1 803 m)的锐齿栎(Quercus aliena var. acuteserrata)林作为研究对象, 测定锐齿栎叶片、凋落物、细根和土壤的碳(C)、氮(N)、磷(P)含量以及碱性磷酸酶(AKP)、β-1,4-葡萄糖苷酶(βG)、纤维二糖水解酶(CBH)、木糖苷酶(βX)与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活性, 探究不同海拔植物、土壤、酶含量如何变化及驱动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 5种土壤酶活性在海拔梯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CBH和βG活性随海拔升高整体呈先增后减趋势, βX与之相反; NAG与AKP活性在1 408-1 694 m呈下降趋势, 在1 803 m处有所升高; 土壤总体酶活性随海拔上升整体表现为降低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 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不同程度上受到植物和土壤C、N、P资源及土壤水热条件等的调控, 其中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相关性较高, 土壤有机碳含量可被认为是锐齿栎林中影响土壤酶活性变化的主要因子。总之, 土壤酶活性及化学计量比在微尺度海拔梯度上具有差异性, 且受到植物和土壤C、N、P资源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999.
第七届东北三省生理科学会科研、教学研讨会于2008年7月21日至23日在大连大学隆重召开,大连大学王文波副校长到会祝贺并讲话。来自东北三省各大专院校的师生约13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110余篇,安排大会交流33人次。本次大会还特别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陈小章教授、美国北达克达州立大学孙成文教授,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倪江教授、大连大学周士胜教授为大会作了专题报告。  相似文献   
1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维持全身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肱骨骨折患者苏醒质量、炎症介质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2020年1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肱骨骨折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吸入用七氟烷维持全身麻醉,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维持)。对比两组苏醒质量、镇痛情况、炎症介质、认知功能、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更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1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后1 d简易认知功能障碍量表(MMSE)评分更高,NSE、S-100β蛋白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维持全身麻醉联合右美托咪定治疗老年肱骨骨折患者,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减轻机体炎症刺激,减轻认知功能损伤,降低NSE、S-100β蛋白水平,提高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