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8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不同保鲜剂对洋桔梗鲜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洋桔梗(Eustoma russellianum)又名土耳其桔梗,为龙胆科一年生草本花卉,原产美国德克萨斯州.属于多花型鲜切花,单个植株采切时有5~10朵花,花色繁多,花姿优美,极具观赏价值.目前,栽培品种己达几百种之多,尤以日本为盛,有逐渐代替香石竹之势,但我国还处于引种试验阶段,没有形成规模种植.洋桔梗鲜切花极易衰败,一般瓶插寿命只有5~6 d,而目前有关洋桔梗鲜切花保鲜剂的研究甚少.  相似文献   
42.
马铃薯Y病毒(PVY)属病毒大多以经济作物为寄主,是农作物、牧草、园艺和香料作物的主要病害,危害极大。通常,对该属病毒的鉴定和检测使用ELISA法。但由于病毒制备工作繁琐,不易得到很好的抗血清,至使该法不能广泛使用一目前,已有研究表明PVY外壳蛋白具有种属专一性,是该病毒属鉴定和检测的极为有用的指标。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PVY外壳蛋白,可以作为制备该病毒属抗血清的最有效抗体。  相似文献   
43.
用石蜡切片法对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Sieb.et Zucc.)的通气组织发育过程进行观测研究,以探讨其耐湿机制.研究表明:(1)在正常生长条件下,一年生野生大豆播种3~5周后主根开始形成皮层通气组织,经过2周左右基本形成根系与茎贯通的通气道;皮层通气组织首先在根茎连接点上下开始形成,再向根尖方向和茎扩展.(2)来自不同生态环境的一年生野生大豆开始形成皮层通气组织的部位相同,但开始产生通气组织的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4.
杨树根系浸提液对3种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浓度(3、10和30mg/mL)的南林95杨〔PopulusdeltoidsBartr.cv.Lux×P.euramericana(Dode)Guineircv.I 45/51〕和NL 80351杨(P.deltoidsBartr.cv.Lux×P.deltoidsBartr.cv.Harvard)根系浸提液,处理杨树 牧草复合经营系统中3种主要牧草种子,探讨杨树根系浸提液对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林95杨和NL 80351杨根系浸提液对3种牧草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这2个无性系根系浸提液对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白三叶(TrifoliumrepensL.)和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alopecuroidesL.×P.americanumL.)的种子发芽率、幼苗高生长、根长生长及种子活力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在浓度较高时影响尤为明显;但2个无性系根系浸提液对白三叶的高生长(南林95杨30mg/mL除外)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在3mg/mL浓度时,2个无性系根系浸提液对白三叶的种子活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5.
果园生草白三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生草就是在苹果、桃、酥梨、猕猴桃等果园内种植对果园生长有益的豆科牧草。白三叶属豆科多年生,固氮能力强,培肥地力效果明显,绿色期长,在不太寒冷的地方可四季常青,一次种植可收益5—8年。白三叶草层低矮、致密,只有30厘米高,可不必青割(当然若发展养畜,也可青割),且根系浅,主要集中在地表15厘米的土层中,不与果树争肥争水,且当夏  相似文献   
46.
增加降水对荒漠短命植物当年牧草生长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孙羽  张涛  田长彦  李晓林  冯固 《生态学报》2009,29(4):1859-1868
通过模拟降水增加试验研究了古尔班通古特荒漠常见短命植物盖度、密度及产量对水分输入量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尖喙牻牛儿苗、弯果胡卢巴、角果藜、琉苞菊、条叶庭芥及囊果苔草6种牧草生物量总和占总生物量的60%以上,是荒漠草原的优势牧草植物;供水量增加显著促进了角果藜、尖喙牻牛儿苗、弯果胡卢巴、条叶庭芥和琉苞菊5种牧草植物的个体生长;在自然降水的基础上,增加40mm和80mm供水使这5种植物生物产量比对照增加86%~230%.供水增加后,6种重要牧草对整个群落的生物贡献比例发生很大变化,只有角果藜和尖喙牻牛儿苗的贡献比例规律性增加,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8%和11%,表明2种植物对供水增加的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强;供水量增加促进了弯果胡芦巴、尖喙牻牛儿苗和角果藜3种植物N、P和K养分的吸收量;与此同时,供水量增加也显著提高了荒漠短命植物的密度和盖度.在降水增加的背景下,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荒漠短命植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植被盖度和群落净初级生产力提高,这对于防风固沙、稳定沙面,增加荒漠草原载畜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7.
禾本科牧草与草坪草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国内外在牧草及草坪草雄核发育与单倍体育种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在归纳总结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影响禾本科牧草及草坪草雄核发育与单倍体育种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大量研究结果表明, 供试材料的基因型是影响培养效率的最主要因素。小孢子发育到单核中期至晚期时有利于提高培养效率。培养前花药经过低温和甘露醇等预处理不但可以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效率, 还可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适宜的激素种类和配比也是影响培养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 总结了雄核发育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方法和加倍技术, 对单倍体育种技术在禾本科牧草及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8.
昆仑山前山牧场海拔较高, 策勒绿洲海拔相对较低, 两者生境差异较大。以昆仑山前山牧场和策勒绿洲边缘两种不同生境条件下生长的6种牧草: 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矮生高羊茅(Festuca elata)、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 )、红豆草(Onobrychis pulchella)及和田大叶(Medicago sativa var. luxurians)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不同生境条件下牧草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1)在两种生境条件下, 昆仑山前山牧场生境生长的牧草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的含量明显较高, 生长在策勒绿洲生境的牧草品种叶绿素a/b值较高; (2)昆仑山前山牧场生境牧草最大荧光、光系统II (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PSII潜在活性和单位面积反应中心的数量的值明显高于策勒绿洲生境品种, 而初始荧光、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单位反应中心捕获的能量、单位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荧光诱导曲线初始斜率值则低于策勒绿洲生境品种。因此, 两种生境下环境因子发生了改变, 对牧草产生综合的胁迫作用; 策勒绿洲生境明显对牧草生长产生了抑制, 策勒绿洲生境牧草的色素含量降低以及PSII的机构遭到损坏, 导致反应中心一部分失活或裂解, 剩余有活性的反应中心的效率增加, 昆仑山生境则相对比较适宜牧草生长; 两种生境不同牧草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幅度不同。  相似文献   
49.
氮素和水分是荒漠生态系统的两个主要限制因子, 研究两者对荒漠植物的效应有助于深入了解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该文选择准噶尔盆地荒漠地区两种常见的一年生植物涩荠(Malcolmia africana)和钩刺雾冰藜(Bassia hyssopifolia), 设置0、0.18和0.72 g N·m -2·week -13个施氮浓度和湿润与干旱两个土壤水分处理, 研究模拟氮沉降增加和干旱对其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两种植物的根长、根重、叶片数、叶面积、总生物量和冠根比均随着施氮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干旱能够抑制氮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但是, 氮的增加同时也能部分缓解干旱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与钩刺雾冰藜相比, 涩荠的根长、生物量和冠根比更易受氮增加和干旱的影响。(2)两种植物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氮浓度增加而增加, 但涩荠和钩刺雾冰藜对氮增加和干旱的生理响应也有所不同, 涩荠的响应更加敏感。两种植物对氮沉降和干旱胁迫响应的差异可能是其生活型等生物学特性差异所引起。通过对两种一年生植物的生长和光合生理分析表明, 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春季丰富的降水和氮素增加将有利于涩荠和钩刺雾冰藜的生长和生产力的增加, 相对地下生长, 地上部分增加更显著。当干旱季节来临时, 氮的增加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干旱对这两种植物的负效应, 说明其对干旱具有一定的生态补偿作用。  相似文献   
50.
近20年青藏高原东北部禾本科牧草生育期变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利用1988—2010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5个站点牧草生育期地面观测数据,分析了近20年代表性牧草返青、开花、黄枯期及生长季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偏相关分析探讨了气温和降水对牧草生育期的关系。结果表明,近20年青藏高原东北部牧草生育期北部推迟南部提前的特征明显。南部的三江源区域返青、开花与黄枯期总体呈显著提前趋势,其中曲麻莱羊茅返青期提前的倾向率达到-4 d/10 a,开花期为-13 d/10 a,黄枯期达到-9 d/10 a,且均通过0.01的显著性检验水平。北部环青海湖区域的海北西北针茅生育期则表现出一定的推迟趋势。生长季长度北部地区延长,而南部除甘德(垂穗披碱草)外均呈明显缩短趋势。近20 a黄枯期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返青期,使得生长季长度的变化更多地受黄枯期变化的影响。1月和3月气温是影响研究区牧草返青最主要的气候因子,气温增高返青提前。开花期南北差异明显,北部与同期气温呈明显负相关关系,南部则主要与开花前2—3个月的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增多大部地区开花期提前。此外,降水也是各地牧草黄枯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