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Blast菠萝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cDNA文库测序结果,并用信息生物学软件和相关网站进行拼接和分析,设计特异引物RT-PCR.得到一个2750bp、编码761个氨基酸的全长基因序列,命名NRFD1。预测该蛋白是一个亲水性、且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的分泌性蛋白,可能位于叶绿体中。半定量PCR分析发现RFD1基因表达量在果实发育期不断增加,70d达到最高:而在70d果实的不同部位并没有显著差异性,仅果实外部略有增高。  相似文献   
122.
生物图是细胞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生物图能够比较直观地解释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发育规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我们以"图"为主线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建立了"图启"教学模式:通过教师搜集资料、修图制图获得最适合教师本人讲授并易于学生理解的教学图片;理论教学中教师讲解图片,学生识图读图;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操作掌握基本技术和方法,获得切片,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绘图。"图启"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修图制图能力,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识图读图绘图能力;围绕各种生物图将教师备课、授课、实践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探讨了应用"图启"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教学、差异分组、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进行减数分裂教学的过程及意义,为"图启"教学模式在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3.
“地点”参数是构成IUCN红色名录标准的重要参数之一。在IUCN红色名录评估过程中,使用“地点”参数时常常忽略或简化致危因子的作用,有时仅以标本记录、采集地点数、观测数据、文献记录的分布点、管理单元及行政单位等信息代替“地点”参数,导致“地点”参数不准确甚至偏离实际情况。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图解方式详细描述了“地点”参数的4类正确判断方法,包括根据致危因子的变化判断物种的“地点”参数、根据亚居群范围判断物种未受影响区域的“地点”参数、根据“地点”的最小尺度判断物种未受影响区域的“地点”参数、根据历史记录预测物种的“地点”参数;并以中国特有植物岩生红豆(OrmosiasaxatilisK.M.Lan)为实例对“地点”参数的正确判断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在此基础上,对“地点”参数正确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提出了该参数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24.
AMPA 受体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非N- 甲基-D- 天冬氨酸型离子型跨膜受体,其介导中枢神经系统快速兴奋性突触传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神经发育以及突触的可塑性等方面有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多种疾病如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与AMPA 受体数量或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近年来,AMPA 受体作为一种理想的药物作用靶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结合汤森路透数据库资源——Thomson Reuters Integrity 和Cortellis for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对AMPA 受体的机制、相关药物研究进展、适应证、研发机构、交易、专利、文献等情报进行数据层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5.
海水盐度、温度对文蛤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盐度(19个梯度)、温度(17个梯度)对文蛤稚贝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文蛤稚贝的适宜生存盐度在6.5~39.5,最适生存盐度在9.0~31.0,适宜生长盐度在7.3~38.7,最适生长盐度在15.0~23.0;其适宜生存温度在4.0 ℃~36.1 ℃,适宜生长温度在7.0 ℃~35.4 ℃,较适宜生长温度在17 ℃~33.5 ℃,最适生长温度在24 ℃~27 ℃.文蛤稚贝对高温度、低盐度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6.
阮作庆  刘浩  徐颂军 《生态科学》2006,25(2):180-183
从珠江三角洲的区位条件、客源市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旅游资源等五方面对其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探讨其生态旅游发展的区域特征与差异。研究发现珠三角的生态旅游发展呈现区域极不平衡的特征,其中“金三角”区生态旅游发展的资本雄厚,但存在资源相对集中,竞争过于激烈与发展模式单一等的困难,而非“金三角”区生态旅游发展起步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根据两区域的发展不足,继而提出进行资源整合,重点发展生态度假游和深层次挖掘岭南文化内涵,创建有特色的岭南文化生态旅游等可持续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7.
青杨脊虎天牛对植物源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测定了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雌、雄成虫对其寄主杨树中的水杨醛(0.95 μmol/μL)和非寄主植物中0.3 μmol/μL的叶绿醇、0.4 μmol/μL的水芹烯和0.6 μmol/μL的 R 型α-蒎烯、S 型α-蒎烯、S型β-蒎烯、3-蒈烯、罗勒烯、香草烯和松节油等10种植物挥发性气味物质的触角电位(EAG)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这10种植物挥发物多能引起成虫明显的EAG反应( P<0.05,P<0.01 ),其中雌虫对松节油、水杨醛、R 型α-蒎烯和 S 型α-蒎烯的EAG反应较强; 雄虫对 R 型α-蒎烯的EAG反应最强,松节油次之。根据雌虫对这10种挥发物EAG反应的强弱,进一步测定了雌虫对0.00006、0.0006、0.006、0.06、0.6、0.12 μmol/μL的松节油、R 型α-蒎烯、S 型α-蒎烯以及0.000095、0.00095、0.0095、0.095、0.95、0.19 μmol/μL的水杨醛的EAG和行为反应。结果表明,雌虫对松节油、水杨醛和 R 型α-蒎烯的EAG反应随气味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水杨醛浓度增加到0.95 μmol/μL、松节油和 R 型α-蒎烯浓度增加到0.6 μmol/μL以后,EAG反应值趋于平稳;对 S 型α-蒎烯的反应随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水杨醛浓度低于0.095时,对雌虫没有明显的定向作用( P>0.05 ),高于此浓度时表现为驱避作用( P<0.05 ); 松节油在浓度低于或等于0.6 μmol/μL时对雌虫表现为驱避作用,浓度为0.6时驱避效果最佳( P<0.01 )。雌虫对 R 型α-蒎烯和 S 型α-蒎烯没有明显的定向行为反应。  相似文献   
128.
云南楚雄彝族的“神树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述的“神树林”是广泛意义上的概念,包括多种因文化信仰而保护的各种森林块.这些森林块不仅有多种的生态功能,也是村社水平生物多样性相对集中的地方.通过对云南楚雄彝族的“神树林”进行了广泛调查,取样比较了自然保护区、村社集体林和“神树林”3种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森林群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神树林”群落的物种总数(67)、样方特有种(17)、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2.96)都显著高于自然保护区群落(分别为44、8、2.17)和集体林群落(分别为34、4、2.39),表明云南楚雄彝族的“神树林”在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9.
云南楚雄彝族的"神树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所述的“神树林”是广泛意义上的的概念,包括多种因文化信仰面保护的各种森林块,这些森林块不仅有多种的生态功能,也是村社水平生物多样性相对集中的地方,通过对云南楚雄彝族的“神树林”进行了广泛调查,取样比较了自然保护区,村社集体林和“神树林”3种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森林群落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神树林”群落的物种总数的植物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神树林”群落的物种总数(67)、样方特有种(17)、Sha  相似文献   
130.
对25keV的氩离子束辐照两种嘧啶碱基(胞嘧啶,胞腺嘧啶)引起它们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紫外光谱的分析,得到了氩离子注入后两种嘧啶碱基的残余紫外吸收曲线;富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分析,说明两种嘧啶碱基各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使得红外吸收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茚三酮反应的测定证明了辐照后的样品中出现了新的化学成分-伯胺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