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2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盐敏感型甜瓜品种‘一品天下208’为试材,用80 mmol·L-1 Ca(NO3)2模拟设施土壤盐渍化,采用深液流水培,研究外源 γ-氨基丁酸(GABA)对Ca(NO3)2胁迫下甜瓜幼苗硝态氮(NO3--N)同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Ca(NO3)2胁迫显著降低了甜瓜幼苗体内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增强了谷氨酸脱氢酶(GDH)、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导致铵态氮(NH4+-N)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NO3--N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植株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严重抑制.Ca(NO3)2胁迫下,外源喷施GABA有效促进了甜瓜根系对NO3--N的吸收及其向地上部的转运,并通过增强NR、GS和GOGAT活性提高了甜瓜幼苗对NH4+的同化力;通过抑制GDH脱氨作用减少了甜瓜幼苗体内NH4+的释放量,从而缓解了盐诱导产生的NH4+-N积累所造成的氨毒害作用;外源喷施GABA也能调节甜瓜组织中氨基酸代谢途径,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表明外源GABA能增强甜瓜幼苗对NO3--N的同化能力,调控氨基酸代谢,进而有效缓解Ca(NO3)2胁迫对甜瓜幼苗的盐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992.
采用RACE技术从忽地笑也Lycoris aurea ( L'Hér.) Herb.页叶片中克隆获得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基因,命名为LaTMT。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1458 bp,其中开放阅读框( ORF)长1017 bp,编码338个氨基酸残基。 LaTMT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37560,理论等电点pI 8.70,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但具有信号肽结构;并具有S-腺苷甲硫氨酸( SAM)甲基转移酶保守结构域,包含3个SAM结合位点;该蛋白的二级结构中包含44.08%的α-螺旋、32.84%的无规则卷曲、12.72%的延伸链和10.36%的β-转角。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LaTMT蛋白属于S-腺苷甲硫氨酸-依赖性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家族,与其他植物γ-TMT蛋白的一致性为64%~75%;在 NJ系统树上, LaTMT蛋白与单子叶植物γ-TMT蛋白聚为同一大类,并与油棕( Elaeis guineensis Jacq.) EgTMT和美洲油棕也Elaeis oleifera ( Kunth) Cortés页EoTMT聚为同一类,亲缘关系最近。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LaTMT基因可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且表达量随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忽地笑的根、叶片、花苞、子房、雄蕊、花瓣和鳞茎中LaTMT基因均可表达,其中在叶片中的相对表达量最高,在子房、雄蕊和鳞茎中的相对表达量相对较低,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忽地笑LaTMT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具有很高的保守性;该基因主要定位于叶绿体中,并与忽地笑对非生物逆境胁迫的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MB)患者血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 法:2013 年4 月-2015 年4 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TBM 患者36 例为TBM 组,30 例无感染症状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并比较两组对象血清、脑脊液TNF-琢和IFN-γ水平,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TBM 组患者血清 及脑脊液中TNF-α水平和IFN-γ分别为(64.29± 6.19)pg/mL、(30.28± 3.18)pg/mL、(121.34± 21.31)pg/mL 与(69.35± 8.42)pg/mL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62± 0.83)pg/mL、(3.18± 0.64)pg/mL、(8.62± 1.34)pg/mL与(8.18± 1.29)pg/m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III期患者TNF-琢、IFN-γ水平水平显著高于I期和II期,II期显著高于I 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M患者血清、 脑脊液中TNF-琢水平与疾病分期存在正相关(r=0.673, r=0.621,P<0.05),IFN-γ水平与疾病分期存在正相关(r=0.726,r=0.692, P<0.05)。结论:TNF-α和IFN-γ参与TBM 的发病过程,并与患者的病情相关;检测TBM 患者血、脑脊液TNF-α和IFN-γ水平,有 利于疾病的诊断和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IFN-γ是否参与了右美托咪定在大鼠单关节炎模型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用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的大鼠单关节炎模型,应用Von Frey纤毛检测大鼠造模以后以及造模并且鞘内连续给予右美托咪定后大鼠后足机械痛敏的变化。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实验检测大鼠脊髓背角IFN-γ的定位;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大鼠脊髓背角IFN-γ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单关节炎模型建立后,脊髓背角IFN-γ的表达显著上调;大鼠脊髓IFN-γ定位于脊髓背角浅层;鞘内连续给予右美托咪定抑制了单关节炎大鼠的机械痛敏,并且减少了单关节炎大鼠脊髓背角IFN-γ的表达。结论:脊髓背角IFN-γ的表达水平与右美托咪定对单关节炎大鼠的镇痛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X-ray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能够原位、无损伤的解析土壤物理结构,有望与土壤微生物研究结合,以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土壤生态系统。由于土壤的高度异质性,X射线扫描和土壤微生物分析应为同一样品,但是关于X射线扫描后的土壤样品是否兼容土壤微生物分析却鲜有报道,即X射线扫描是否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及群落尚未明确。【方法】本研究采集我国华北地区潮土和亚热带红壤,利用平板计数、微量热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X射线扫描对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的代谢热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X射线辐射显著降低了2种土壤中活体细菌的数量,同时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也发生改变;在分子水平上,基于细菌16S r RNA基因的高通量数据显示2种土壤的细菌多样性指数发生了变化,而其群落结构均无改变。【结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并不兼容土壤微生物功能的研究;但可兼容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996.
李元  刘珊  祝俊 《生物工程学报》2016,32(12):1745-1749
构建了共表达ATP再生和L-茶氨酸合成酶的重组大肠杆菌菌株,并将其应用于L-茶氨酸的合成中。合成多聚磷酸盐激酶(PPK)和γ-谷氨酰甲胺合成酶(GMAS)基因序列,分别利用p ETDuet-1和p ET-21a(+)载体,构建共表达重组质粒p ETDuet-ppk+gmas和p ET21a-ppk+gmas。将上述两种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重组菌株TPG和APG。IPTG诱导表达后,SDS-PAGE结果表明,PPK和GMAS在两种重组菌中均可溶性表达。当用于催化L-茶氨酸合成时,来自APG的GMAS-PPK要优于TPG。利用APG所产的酶进行L-茶氨酸合成,在37℃、p H 7.0条件下,使用催化量ATP可实现L-茶氨酸的摩尔产率为86.0%。该结果一方面扩展了酶法ATP再生系统的应用,另一方面为生物催化合成L-茶氨酸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北京鸭氧合血红蛋白晶体在以聚乙二醇6000为沉淀剂,在pH7.1,血红蛋白浓度为25mg/ml条件下采用一批结晶法培养得到,并且适合于X射线衍射分析。经X射线平面探测仪收集衍射强度数据和处理,确定晶体属四方晶系,空间群为P42212,晶胞参数为a=b=8.113nm,c=10.707nm,α=β=γ=90°,每个不对称单位中包含半个四聚体分子。进一步得到北京鸭氧合血红蛋白高分辨率晶体结构,通过与其高海拔同类-斑头雁分析比较深入研究斑头雁血红蛋白分子的高氧亲和性机制。  相似文献   
998.
用荧光检测法(LUX-Test)研究五种大肠杆菌(E.coli)在受紫外线和γ射线照射后SOS系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SOS系统的表达水平随所受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在受照后60min~90min达到最大值,因而可以迅速且简单地检测出辐射效应;进行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的剂量区域可选用相适宜的菌株增加检测的灵敏性。分析SOS系统的uvrD基因的表达情况,表明紫外线和γ射线对DNA造成的损伤在分子水平有所不同;umuC基因的表达情况显示该基因的产物抑制SOS系统诱导物的形成。这种方法无论是用于基础研究还是实际应用,都是很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999.
灰雁血红蛋白分子与斑头雁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相近,二者对比有助于分析斑头雁血红蛋白的高氧亲和性机理。本文报道了以聚乙二醇6,000为沉淀剂生长出灰雁氧合血红蛋白的晶体,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晶胞参数为a=5.7552nm,b=8.0624nm,c=7.2571nm,α=90°,β=102.75°,γ=90°,晶胞体积为3.28×102nm3,每个不对称单位中包含一个四聚体分子。研究灰雁氧合血红蛋白的晶体结构,可以得到较准确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脑薄片细胞外记录法,研究了γ-氨基丁酸(GABA)及其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激动剂氨苯氨丁酸(Baclofen)和谷氨酸(Glu)及其拮抗剂-2APV、挑动剂NMDA中脑下丘薄片上进行。双股绞合绝缘镍络丝刺激电极,置于下丘外侧核(ICx)给予电刺激。五管玻璃微电极微电泳药物和记录细胞诱发场电位(Field Potential)。在下丘中央核(ICc)共记录了102例诱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