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43篇
  免费   1745篇
  国内免费   5002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90篇
  2022年   550篇
  2021年   576篇
  2020年   613篇
  2019年   499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507篇
  2016年   551篇
  2015年   590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758篇
  2012年   895篇
  2011年   1011篇
  2010年   836篇
  2009年   926篇
  2008年   979篇
  2007年   822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697篇
  2003年   630篇
  2002年   644篇
  2001年   682篇
  2000年   525篇
  1999年   430篇
  1998年   375篇
  1997年   353篇
  1996年   341篇
  1995年   319篇
  1994年   262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176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7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本研旨在探讨Janus激酶3 (JAK3)对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利用si RNA (si JAK3)沉默乳腺癌MCF-7细胞JAK3的表达,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荧光钙成像技术检测钙池操纵性钙通道(store-operatedcalcium channel,SOCC)活性,用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钙池操纵性钙内流(store-operatedcalciumentry,SOCE)过程中的重要分子Orai1和STIM1表达水平。结果显示,SOCC抑制剂2-APB对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有抑制作用。si JAK3转染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SOCC活性,下调Orai1和STIM1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JAK3沉默细胞中过表达Orai1或STIM1,可使MCF-7细胞迁移力恢复。上述结果提示,JAK3通过影响SOCC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992.
赵洁  魏倩  任苏伟  刘小宁 《昆虫学报》2019,62(6):672-684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并分析一种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叉头框蛋白A (forkhead box protein A, FoxA)类似蛋白基因HarmFoxAl,探讨2-十三烷酮胁迫下棉铃虫中肠中HarmFoxAl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明确棉铃虫FoxA的功能和参与棉铃虫生长发育的调控通路提供依据。【方法】从棉铃虫幼虫中肠中扩增得到HarmFoxAl的cDNA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将HarmFoxAl的ORF序列连接至pET32a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ransetta菌株,IPTG诱导后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形式,并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通过qPCR检测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1-6龄幼虫和预蛹),6龄幼虫不同组织(脂肪体、中肠、体壁和头部)以及10 mg/g 2-十三烷酮处理6龄幼虫不同时间后中肠中HarmFoxAl的表达谱。【结果】HarmFoxAl(GenBank登录号:XM021331806)的开放阅读框为669 bp,编码222个氨基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5.03 kD和6.34。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armFoxAl单体蛋白无信号肽、跨膜区和二硫键,核心区域是由4个α螺旋和3个β折叠组成的球状结构。将重组的Transetta (pET32a-HarmFoxAl)菌株用0.5 mmol/L IPTG在25℃条件下诱导5 h,约45 kD的融合蛋白His-HarmFoxAl能以可溶的形式存在于重组菌中,这与预测的分子量(42.8 kD)相一致。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谱表明,HarmFoxAl在棉铃虫1-3龄幼虫期、6龄幼虫期和预蛹期均有表达,且预蛹期的表达量最高。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该基因在6龄幼虫的脂肪体、中肠和体壁中表达,且脂肪体内的表达量最高,而在头部中不表达。10 mg/g 2-十三烷酮处理棉铃虫6龄幼虫后中肠中HarmFoxAl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但随着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升高,处理48 h后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棉铃虫HarmFoxAl在预蛹期和幼虫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2-十三烷酮处理幼虫后HarmFoxAl的表达量急速降低后逐渐升高,推测其在棉铃虫变态发育和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作为大脑最基本和重要的功能之一,学习记忆始终是脑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尽管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能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肝癌细胞(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Eph)受体与其配体肝配蛋白被统称为Eph家族蛋白,其分布十分广泛且功能复杂。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Eph家族蛋白能够调控包括突触发生及突触可塑性等多种细胞行为,在学习记忆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Eph家族蛋白对学习记忆的作用并对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海藻糖在异色瓢虫的变态发育、羽化等整个生命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前期获得的类似膜结合型海藻糖酶(TRE2-like)与膜结合型海藻糖酶(TRE2)基因为基础,探讨在异色瓢虫羽化阶段这两个海藻糖酶的潜在功能,为阐明异色瓢虫从蛹发育到成虫时海藻糖代谢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根据TRE2-like和TRE2基因序列设计双链RNA(dsRNA)区域片段并合成对应的dsRNA,通过RNAi将其注射到异色瓢虫2日龄蛹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RNAi处理后羽化第1天的异色瓢虫成虫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采用蒽酮比色法、酶标法等分别测定RNAi处理后羽化第1天的异色瓢虫成虫主要糖类物质含量及TRE活性变化,并观察异色瓢虫羽化后的表型变化。【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dsGFP注射组)相比,异色瓢虫2日龄蛹被注射TRE2-like或TRE2 dsRNA后,其新羽化成虫体内TRE2-like和TRE2表达量均极显著下调,且少数个体出现了蜕皮与翅形成困难等畸形表型。可溶性海藻糖酶活性在注射dsTRE2-like后显著降低,膜结合型海藻糖酶活性在注射dsTRE2后显著降低;注射dsTRE2后糖原含量显著下降,注射dsTRE2-like后糖原和海藻糖含量显著下降,注射dsTRE2-like+dsTRE2后糖原和葡萄糖含量显著下降,且海藻糖含量极显著下降。注射dsTRE2-like, dsTRE2和dsTRE2-like+dsTRE2后可溶性海藻糖酶基因TRE1-1和TRE1-2表达下降或显著下降,而TRE1-5表达上升或显著上升,海藻糖合成酶(trealose-6-phosphate synthase, TPS)、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 GP)、糖原合成酶(glycogen synthase, GS)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下调。【结论】TRE2-like和TRE2基因表达被抑制后,异色瓢虫海藻糖等代谢受到影响。研究结果为探究异色瓢虫体内膜结合型海藻糖酶的潜在功能和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5.
本试验按活蛙取精进行人工授精的要求,利用蛙脑垂体液,绒毛膜促进腺激素,肾上腺素分别注射雄棘胸蛙,对促使其排精的作用了对比观察。结果说明,蛙脑垂体液有明显地促使雄排出优质精液的作用,奏效快,持续时间长,实用价值很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作用均不理想,不宜用于棘胸蛙的人工排精。  相似文献   
996.
应激引起血压升高大鼠血管升压素V1受体mRNA水平改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Lu LM  Wang J  Yao T 《生理学报》1999,51(4):471-476
实验在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上进行。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 应激组大鼠每天给予电击足底结合噪声的应激刺激, 每日2 次, 每次2 h 。应激组大鼠在接受连续15 d 的慢性应激刺激后, 其尾动脉收缩压与对照动物相比有显著升高。对照组为16-25 ±0-63kPa (n = 7) ; 应激组为19-55 ±1-45 kPa (n = 8, P< 0-05) 。用RTPCR 结合Southern 印迹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观察到, 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 AVP)V1 受体mRNA 广泛存在于大鼠下丘脑、皮质、延髓等部位以及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中。用定量PCR 方法观察到, 大鼠在接受慢性应激刺激之后, 其大脑顶叶皮质、下丘脑及延髓组织中AVPV1 受体mRNA 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大鼠( 顶叶皮质: P< 0-05 ; 下丘脑: P< 0-01 ; 延髓: P< 0-001) , 而心脏、肝脏及肾脏组织中的AVPV1 受体mRNA水平与正常大鼠相比均无明显差别( 心脏: P> 0-05 ; 肝脏: P> 0-05 ; 肾脏:P> 0-05) 。上述结果提示, 慢性应激刺激可引起大鼠不同部位脑组织AVPV1 受体合成水平下调, 可能导致  相似文献   
997.
Xu H  Hu SJ  Han Y  Long KP 《生理学报》1999,(6):615-622
本实验在奶节(DRG)慢性压迫模型上,采用离体灌流DRG和单纤维记录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方法研究了初级感觉神经元的交感-感觉耦联作用及其细胞内机制。用外源性支甲肾上腺素(NE,10μmol/L)浸浴损伤的DRG时,在95个DRG神经元中有85个自发放电的神经元产生明显反应。其中,44个呈现单纯兴奋效应,21个表现先兴奋后抑制效应,6个出现兴奋-抑制交替振荡现象,14个表现抑制效应。NE对损伤神经元的兴  相似文献   
998.
去甲肾上腺素介导低氧引起家兔颈动脉体神经电活动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ng L  Miao ZH  Dong L  Wang YL 《生理学报》1999,51(4):407-412
在30只家兔颈动脉体-窦神经(CSN)标本上, 记录了窦神经中39个对低氧反应敏感的化学感受性单位由去甲肾上腺素(NA)及其拮抗剂引起的反应。结果如下 (1)以低氧的改良台氏液(MTS)灌流标本时, 19个单位放电频率由0.13±0.06增至0.25±0.12 imp/s (P<0.001); (2)在灌流液中加入去甲肾上腺素(10  相似文献   
999.
NMDA受体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离子型受体-NMDA受体,是由NMDAR1和NMDAR2两个亚单位共同构成的受体通道复合体。NMDA受本激活后可引起神经元细胞对Na^+,K^+和Ca^2+通透性增强,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中枢神经发育的过程中,NMDA受体通过不同亚型的选择性表达,改变自身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NMDA受体介导的Ca^2+内流,调节神经元内Ca^2+依赖的第二信使系统,最终实现对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1000.
γ—氨基丁酸受体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功能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的反应动力学(激活,失敏和失活)是否在快速抑制性突触传递中起作用及怎样发挥作用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膜片钳技术及快速施药系统的应用,对GABA受体的反应动力学的结构基础,单通道水平的发生机制及其人功能意义等开始形成较全面的认识,揭示了其反应动力学在调节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PSC)中的关键作用及在快速抑制性突触传递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