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9篇
  免费   1498篇
  国内免费   4180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503篇
  2022年   516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499篇
  2019年   513篇
  2018年   402篇
  2017年   500篇
  2016年   430篇
  2015年   491篇
  2014年   683篇
  2013年   583篇
  2012年   719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686篇
  2009年   783篇
  2008年   824篇
  2007年   761篇
  2006年   657篇
  2005年   614篇
  2004年   571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41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253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02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10kD玉米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紫花苜蓿中的含硫氨基酸水平很低,采用基因工程手段将富硫蛋白基因-10kD玉米醇溶蛋白(zein)基因转入苜蓿中以提高其水平。根据该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并在下游引物终止密码子前引入内质网驻留蛋白信号序列(KDEL),通过PCR技术从玉米(Zea mays L.)黄化幼苗基因组中扩增目的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测序得到全长为465bp的目的片断,该片段编码154个氨基酸,其中甲硫氨酸(M)31个占20.13%,半胱氨酸(C)6个占3.90%,含硫氨基酸共占24.03%。该基因与报道的10kD玉米醇溶蛋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将该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1上,以转化紫花苜蓿提高其含硫氨基酸的水平。  相似文献   
992.
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电泳染色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电泳活性染色方法,以快速地对活性电泳中γ-谷氨酰转肽酶(GGT)进行显色,从而准确鉴定和定位该酶,并可用于该酶的电泳法纯化制备。方法:低温下,样品活性电泳结束后立即将浸有γ-L-谷氨酰-α-萘氨和双甘肽混合底物溶液的滤纸贴在胶面上反应5min,然后再用浸有对氨基苯磺酸和亚硝酸钠混合显色液的滤纸覆盖在基质滤纸上显色。结果:在滤纸上很快显示出一条红色条带,经切胶酶促反应检验确定为GGT,经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GGT达到了电泳纯。结论:该法快速、灵敏、简单、直观,为GGT的鉴定和纯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实现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野生酵母菌中的整合诱导型表达。方法:克隆猪肠道野生酵母菌JSY4的25S rDNA片段;并与YIP5经EcoRⅠ与BamHⅠ双酶切连接,构建载体YIP5-rDNA。BamHⅠ与SalⅠ双酶切YIP5-rDNA,EcoRⅠ与SalⅠ双酶切pGEM-ManⅠ得到ManⅠ基因,BglⅡ与EcoRⅠ双酶切pPIC9K得到AOX1启动子,将三个片段连接,构建高拷贝整合诱导型表达载体YIP5-rDNA-AOX1-ManⅠ。提取DNA用SalⅠ单酶切线性化与pAX15按3∶1的比例共转化JSY4,在含300μg/mlG418的YEPD平板上筛选工程菌转化子,PCR方法鉴定。用2%甲醇诱导共转化工程菌以实现表达。结果:成功表达出β-甘露聚糖酶,其比活力为0.90IU/ml。而且传代10次后仍能检测到ManⅠ基因的表达产物β-甘露聚糖酶。结论:实现了β-甘露聚糖酶基因随共转化工程菌染色体稳定遗传及表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4.
蔡爱军  马子川  刘敬泽 《生态学报》2007,27(10):4240-4246
比较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与α-MnO2和δ-MnO2的界面吸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BSA在两种MnO2颗粒物表面有明显的吸附,且δ-MnO2比α-MnO2对BSA的吸附能力略强。pH3.8~8.0范围内,BSA在α-MnO2和δ-MnO2上的吸附率随pH的升高而减小,pH3.8条件下,α-MnO2上的吸附率为88.2%,δ-MnO2上的吸附率为94.0%。BSA在α-MnO2和δ-MnO2上的吸附量均随BSA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减小。BSA在α-MnO2上的吸附具有很高的不可逆性,δ-MnO2上的吸附完全不可逆。吸附过程中BSA发生解螺旋作用,引起结构熵增大。  相似文献   
995.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的洗脱率、精制度为指标,考察大孔吸附树脂对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经ZTC澄清剂澄清后的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提取液40 mL(6.57 mg/mL)上大孔树脂柱(R25 mm×H100 mm,干重6.0 g),用蒸馏水80 mL、50%乙醇100 mL依次洗脱。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富集于50%乙醇洗脱液部位,洗脱率达80%以上,干燥后总固物中穿龙薯蓣水溶性皂苷纯度可达26.1%,达到较好的纯化目的。  相似文献   
996.
传统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中草药有效成分通常需要高浓度的有机溶剂作为洗脱剂,在大规模生产中具有安全隐患和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以异黄酮为目标产物,考察了8种不同骨架、不同孔径的树脂对异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其中包括本实验室自制的孔径为1000nm的超大孔树脂。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大孔树脂吸附层析法相比,超大孔树脂吸附层析不仅工艺简单、快速而且大幅度降低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量。洗脱时,乙醇浓度由70%降低到20%。  相似文献   
997.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科病房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情况及基因型特点。方法采用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表型确证方法,对分离自广东省妇儿医院新生儿科病房的50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ESBLs检测。应用PCR法分别扩增产酶菌的TEM、SHV和CTX-M基因,并进行DNA测序及分型。结果50株细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22株,检出率为44%,其中大肠埃希菌5株,肺炎克雷伯菌17株。5株大肠埃希菌中,3株同时检出CTX-M-14和TEM-1,1株检出CTX-M-14,1株3种基因均未检出。1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7株同时检出CTX-M-14型和SHV-12,9株只检出SHV-12,1株只检出CTX-M-14。结论SHV-12型ESBLs是新生儿科病房最常见的ESBLs,其次为CTX-M-14。  相似文献   
998.
对不同苗龄(1-12d)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幼苗进行观察,比较了其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变化。结果表明:根中的初生维管组织借助下胚轴过渡到子叶中,而茎中的初生维管组织与下胚轴中的维管组织仅是简单的连接。这与Esau等认为幼苗的外部形态可以分为根-下胚轴-子叶和上胚轴苗两个系统的观点是一致的。本研究亦证实了可以将刺槐幼苗的外部形态描述为这两个系统,二者的维管组织只是简单的连接,不存在过渡。  相似文献   
999.
 β-多样性刻画了地理区域中不同地点物种组成的变化,是理解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概念。该文介绍了如何从群落组成,相关环境和空间数据角度去分析β-多样性。β-多样性可以通过计算每个地点的多样性指数,进而对可能解释点之间差异的因子所作的假设进行检验来研究。也可以将涵盖所有点的群落组成数据表看作是一系列环境和空间变量的函数,进行直接分析。这种分析应用统计方法将多样性指数或群落组成数据表的方差进行关于环境和空间变量的分解。该文对方差分解进行阐述。方差分解是利用环境和空间变量来解释β-多样性的一种方法。β-多样性是生态学家用来比较不同地点或同一地点不同生态群落的一种手段。方差分解就是将群落组成数据表的总方差无偏分解成由各个解释变量所决定的子方差。调整的决定系数提供了针对多元回归和典范冗余分析的无偏估计。 方差分解后,可以对感兴趣的方差解释部分进行显著性检验,同时绘出基于这部分方差解释的预测图。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属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耐药分析。方法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三维试验检测不动杆菌属产生的AmpC酶和ESBLs。结果169株不动杆菌,产ESBLs 43株(25.6%),产AmpC酶41株(24.4%),同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AmpC酶10株(5.8%);产AmpC酶的菌株耐药情况比产ESBLs的菌株严重。结论不动杆菌属产AmpC酶和ESBLs的比例较高,应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