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52篇
  免费   2688篇
  国内免费   5131篇
  2217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63篇
  2023年   689篇
  2022年   730篇
  2021年   796篇
  2020年   808篇
  2019年   687篇
  2018年   517篇
  2017年   625篇
  2016年   559篇
  2015年   675篇
  2014年   967篇
  2013年   781篇
  2012年   973篇
  2011年   1138篇
  2010年   975篇
  2009年   1098篇
  2008年   1252篇
  2007年   1023篇
  2006年   898篇
  2005年   904篇
  2004年   811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552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432篇
  1999年   385篇
  1998年   272篇
  1997年   259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176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110篇
  1987年   88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6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王品  蒋萍  焦炳华 《生命的化学》2006,26(6):521-523
GPCR(G蛋白偶联受体)组成型活性(constitutive activity)发现和提出十几年来,对疾病机制阐明、药靶筛选和新药研发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组成型活性相关理论和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新功能的发现,如今GPCR已成为医药学领域的热点。  相似文献   
42.
番茄生物碱粗提物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番茄生物碱粗提物对食品中常见腐败菌的抑菌效力,发现它对细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霉菌的抑菌作用较弱。番茄生物碱在中性环境中抑菌作用显著,经过121℃的高温处理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效力,且比苯甲酸钠的抑菌作用强。  相似文献   
43.
赵洁  魏倩  任苏伟  刘小宁 《昆虫学报》2019,62(6):672-684
【目的】本研究旨在克隆并分析一种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叉头框蛋白A (forkhead box protein A, FoxA)类似蛋白基因HarmFoxAl,探讨2-十三烷酮胁迫下棉铃虫中肠中HarmFoxAl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明确棉铃虫FoxA的功能和参与棉铃虫生长发育的调控通路提供依据。【方法】从棉铃虫幼虫中肠中扩增得到HarmFoxAl的cDNA序列,并对其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结构进行分析。将HarmFoxAl的ORF序列连接至pET32a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Transetta菌株,IPTG诱导后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形式,并利用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通过qPCR检测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1-6龄幼虫和预蛹),6龄幼虫不同组织(脂肪体、中肠、体壁和头部)以及10 mg/g 2-十三烷酮处理6龄幼虫不同时间后中肠中HarmFoxAl的表达谱。【结果】HarmFoxAl(GenBank登录号:XM021331806)的开放阅读框为669 bp,编码222个氨基酸,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5.03 kD和6.34。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HarmFoxAl单体蛋白无信号肽、跨膜区和二硫键,核心区域是由4个α螺旋和3个β折叠组成的球状结构。将重组的Transetta (pET32a-HarmFoxAl)菌株用0.5 mmol/L IPTG在25℃条件下诱导5 h,约45 kD的融合蛋白His-HarmFoxAl能以可溶的形式存在于重组菌中,这与预测的分子量(42.8 kD)相一致。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谱表明,HarmFoxAl在棉铃虫1-3龄幼虫期、6龄幼虫期和预蛹期均有表达,且预蛹期的表达量最高。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该基因在6龄幼虫的脂肪体、中肠和体壁中表达,且脂肪体内的表达量最高,而在头部中不表达。10 mg/g 2-十三烷酮处理棉铃虫6龄幼虫后中肠中HarmFoxAl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但随着时间延长其表达量逐渐升高,处理48 h后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结论】棉铃虫HarmFoxAl在预蛹期和幼虫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2-十三烷酮处理幼虫后HarmFoxAl的表达量急速降低后逐渐升高,推测其在棉铃虫变态发育和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与血小板活性的相关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住院患者474例,按静息心率快慢分为三组,心率70 bmp为第一组(Q1)150例,心率位于70~85 bmp为第二组(Q2)265例,心率85 bmp为第三组(Q3)59例,三组患者均于病情稳定时行血栓弹力图(TEG)中MA值检测,同时随访3个月,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MA值变化及预后。结果:三组患者MA值分别为61.16±7.29 mm、62.02±7.46 mm、65.32±6.56 mm,第三组患者MA值与第一组或第二组患者MA值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三组经花生四烯酸(AA)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和经二磷酸腺苷(ADP)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发现,静息心率高低与抗血小板药物作用疗效无相关关系(P0.05)。随访3个月,三组患者心绞痛、再住院、脑血管病及死亡的总发生率分别为28%、28.68%、40.67%。结论: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越快,MA值越大即血小板活性越高,静息心率的高低与抗血小板药物作用疗效无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形成过程中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因子(factor inhibiting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FIH)在肺小动脉的表达变化及在HPH发病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将36名患者分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肺动脉高压组(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组(PH组)、COPD非PH组(COPD组)、对照组,收集肺组织,观察其肺血管重塑指标,原位杂交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小动脉壁FIH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OPD组患者肺小动脉出现血管重塑,PH组患者肺小动脉重塑更明显(P0.05)。FIH m RNA在各组患者肺小动脉壁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FIH蛋白在对照组患者肺小动脉壁高表达,COPD组表达降低,PH组表达进一步减少(P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FIH蛋白与FIH m RNA无相关(P0.05);FIH蛋白与肺小动脉重塑指标、肺动脉收缩压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慢性肺泡性低氧下调患者肺小动脉壁FIH表达,进而参与患者HPH发病。  相似文献   
46.
单面针的生物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自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植物单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var. fastuosum How ex Huang)的根皮中分得五种已知生物碱:乙氧基白屈菜红碱(ethoxychelerythrine)(Ⅰ);氯化光花椒碱(nitidine chloride)(Ⅱ);去甲基白屈菜红碱(des-N-methychelerythrine)(Ⅲ);α—别隐品碱(α-allocryptopine)(Ⅳ);鹅掌揪宁(liriodenine)(Ⅴ).  相似文献   
47.
一种新杨树菇(Agrocybe aegerita)凝集素的纯化及生化特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硫酸铵分级沉淀、离子交换和分子筛等方法 ,从食用菌杨树菇子实体中分离纯化了一种凝集素 ,称作为AAVP(Agrocybeaegeritaantiviralprotein) .经SDS PAGE测定其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 8kD ,凝胶过滤分析分子量为 32kD .IEF PAGE计算其等电点为 3 8.AAVP不含糖 ,是一种N端焦谷氨酰环化封闭的蛋白质 ,经N端去封闭后测得N端氨基酸序列为QGVNIYNIVAGA ,用胰蛋白酶消化后得到一大片段 ,测定的氨基酸序列为PDGPWLVEK .AAVP可以凝集供试的 12种动物血和3种血型人血的血红细胞 ,但对各种血红细胞凝集滴度不同 .糖抑制实验表明 ,在供试的 18种单糖和 3种糖蛋白中 ,只有猪胃粘蛋白强烈抑制AAVP的凝血活性 .AAVP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能够忍受极端的酸碱条件 .AAVP的凝血活性不受Ca2 + 、Mg2 + 、Zn2 + 等二价阳离子的影响 .抗肿瘤活性检测表明 ,AAVP对胃癌细胞株SGC 790 1,MGC 80 3,BGC82 3及人急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 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AAVP对小鼠腹腔注射的半致死剂量为 15 85mg kg .  相似文献   
48.
不同地区舟山种和孟加拉种眼镜蛇的神经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前的工作发现 ,眼镜蛇孟加拉种的神经毒分布存在明显的地理差异 ,但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还不是很清楚。该工作首先采集夏季的眼镜蛇种 ,进行分类学的鉴定 ,以排除因为种属分类、季节和年龄而导致的不确定因素对蛇毒成分产生影响。再从鉴定好的成年浙江舟山种和云南孟加拉种眼镜蛇蛇毒中分离获得短链神经毒素 ;同时采用RT PCR方法得到相应的基因。结果从浙江舟山种眼镜蛇蛇毒中分离到两个神经毒素 ;从云南孟加拉种蛇毒中得到三个神经毒素。这些神经毒素都是短链神经毒素。说明该两个蛇种与已经报道的台湾及浙江的舟山种眼镜蛇很相似 ,蛇毒中都以短链神经毒素为主。另外泰国孟加拉种眼镜蛇蛇毒中则以长链神经毒素为主。这种现象很难用种群发生的前后或者地理距离的长短来解释 ,而可能与地区间的气候、地理环境或者眼镜蛇的食物差别相关。实验统计表明在云南、浙江和台湾这些条件基本相似 ,而泰国就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