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851篇
  256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稻品种对褐稻虱抗生机制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富  潘学贤 《昆虫知识》1990,27(4):242-245
  相似文献   
2.
3.
4.
丁毅  宋运淳 《遗传学报》1996,23(4):268-275
以大麦为材料,进行了G-带带纹变动性分析以及G-带与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粒的比较,有丝分裂早中期至中期两个不同时期G-带带纹总数减少36%,染色体组的绝对长度缩短25%。带数减少的幅度大于染色体长度缩短的幅度,染色体组中每条染色体之间带纹减少的比例不尽相同,变幅在0.29-0.50之间,不同染色体绝对长度减少的幅度在0.27-3.70μ之间,从早中期至中期,每单位染色体绝对长度带数具相对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大麦G-带变动性以及与染色粒的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麦为材料,进行了G-带带纹变动性分析以及G-带与减数分裂粗线期染色粒的比较。有丝分裂早中期至中期两个不同时期G-带带纹总数减少36%,染色体组的绝对长度缩短25%,带数减少的幅度大于染色体长度缩短的幅度。染色体组中每条染色体之间带纹减少的比例不尽相同,变幅在0.29-0.50之间。不同染色体绝对长度减少的幅度在0.27-3.70μ之间。从早中期至中期,每单位染色体绝对长度带数具相对减少的趋势。选择第6染色体进行的比较显示,减数分裂的染色粒与有丝分裂的G-带带纹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G-带带纹和染色粒间的数目、位置和着色程度上都具一致性。对G-带性质和植物中G-带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尹敬如  朱慧君 《兽类学报》1996,16(3):233-234
喜马拉雅旱獭G带染色体研究尹敬如,朱慧君,王文青,杨生玺,李芳(青海医学院,西宁,810001)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imalayana)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广泛栖息的野生哺乳动物,其皮、毛、肉、油均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王懋钦等(1989,兽...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以二甲基氨基偶氮苯(DAB)诱发大白鼠肝癌的动物模型为材料,观察了在诱癌过程中和肝癌形成后大白鼠肝细胞质膜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用不连续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肝细胞质膜,分光光度法对酶活性进行定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在诱无病癌过程中,肝细胞质膜上5′-AMPase活性上降,γ-GTase活性显著升高。γ-GTase活性升高幅度与病理变化正相关,并且在诱癌早期就能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G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蛋白是一类含鸟苷酸的蛋白质,存在于细胞外膜内表面,为生物信息转导过程中关键的中介体,可以决定信号传输通路何时打开和关闭。介绍G蛋白的基本结构和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By means of dropping GA3 (50 ppm) and NAA (40 ppm) on the hybrid boll-embryo culture in vitro, one F1 plant of G. hirsutum G. bickii was obtained; when F1 branches were grafted on upland cotton and then back-crossed with upland cotton under short-day and cooler-night condition, some BC1 seeds could be harvested. The characteristic segregation was very violent in early generation. Through 3 times of back-crossing and selecting, ten stable hybrid lines with the character of both male parent (viz. red petal-purple spot and strong fibre) and female par-ent (plant type, earliness, white fibre, lint length, etc. ) were established. These lines were assigned as HB red flow-er lines (HBRL). Transference of character of G. bickii to upland cotton was proved to be successful for the first time. These new germplasms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both the genetic research and new cotton variety breeding.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