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9篇
  14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胆系鞘翅目芫菁科地胆属昆虫,它的幼虫是蜜蜂体外寄生虫,蜜蜂受地胆幼虫寄生为害,被称为“地胆病”。虽然不常发生,但是有时对养蜂业的局部危害也很严重。在我国,地胆病很少见。自1991年在宁夏固原县首次发现以来,新疆、安徽部分地区也相继发生。  相似文献   
2.
田基黄(口山)酮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萃取,硅胶及凝胶柱色谱等方法从田基黄全草中分离得到了7个San酮类化合物,利用UV、IR、^1H NMR、^13C NMR、MS等波谱技术将他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6-脱氧异巴西红厚壳素(1)、异巴西红厚壳素(2)、1,3,5,6-四羟基San酮(3)、1,3,6,7-四羟基San酮(4),1,3,5,6-四羟基-4-异戊烯San酮(5)、1,3,5-三羟基San酮(6)和bijaponicaxanthone(7),其中化合物3、4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的San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通报》2006,41(4):4-4
日前,在最新出版的《植物研究》杂志上,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马履一带领的课题组正式发表了我国木兰科木兰属的1个新种——红花玉兰,其发现在湖北五峰,红花玉兰的发现尚属首次。《中国树木志》总编辑洪涛教授认为,红花玉兰的发现和命名,对研究木兰属的系统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对红花玉兰的保护、繁殖和利用具有生产实践价值,他建议有关部门支持对红花玉兰继续进行全面研究,建立繁育基地,加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2016年9月28日在西藏自治区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斯木扎景区(27°49′34.89″N,91°43′44.77″E,海拔2 830 m)发现一群约20~30只猕猴。通过比较几种猕猴属物种的照片和相对尾长值,并查阅相关文献,确认其为藏南猕猴(Macaca munzala),这是该物种在中国印控藏南地区之外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热带平刺粉蚧Rastrococcus tropicasiaticus Williams的鉴别特征,建立平刺粉蚧属种类检索表。【方法】随机抽样、形态学观察和测量。【结果】从进口越南龙眼鲜果中截获热带平刺粉蚧,头胸部腹面多格腺以单排排列,体背面大五格腺少是其识别的主要形态学特征;编制了平刺粉蚧属16种检索表。【结论】热带平刺粉蚧为我国口岸首次检出,研究结果为进口水果中该类粉蚧的检疫鉴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土壤酶参与土壤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是联系植物和土壤养分的关键纽带。土壤酶活性对降水格局变化响应敏感,这种响应对于缺水且养分贫瘠的荒漠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早春积雪完全融化后首次降雨时间及降雨量如何影响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还鲜见相关报道。以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为研究区,在早春积雪完全融化后,设置3个首次降雨时间(积雪完全融化后第10天、20天和30天)和3个降雨梯度(5 mm、10 mm和15 mm),于植物生长旺季采集土壤样品,研究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积雪完全融化后不同首次降雨时间下5mm降雨处理以及积雪完全融化后第30天下各降雨量处理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积雪完全融化后第10天,随降雨量增加,土壤全碳呈显著先下降后增加趋势,全钾呈显著增加趋势,而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显著降低趋势;积雪完全融化后第20天,随降雨量增加,速效氮、土壤蔗糖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土壤全碳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显著下降,土壤全钾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增加。模拟10 mm降雨,随首次降雨时间推迟,土壤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量碳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9月13日,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壶瓶山保护区)壶瓶山主峰(30°06'53.2″N,110°47'14.7″E,海拔2 099 m),观察到2只白喉针尾雨燕(Hirundapus caudacutus)。2013年9月23日、24日,先后又在顶坪瞭望塔上(30°02'57.6″N,110°31'22.6″E,海拔1832 m)、神景洞碑垭(30°03'34.9″N,110°31'22.6″E,海拔1711 m)共观察到8只白喉针尾雨燕。白喉针尾雨燕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青海、西藏、四川、贵州、云南以及台湾(赵  相似文献   
8.
刘洋  刘少英  孙治宇 《四川动物》2007,26(3):565-566
2004年8月9日在四川海子山自然保护区兴伊措作本底调查时,在东经100.11384°,北纬29.42782°,海拔4430 m的高山湿地杜鹃灌丛中,发现了1只秋沙鸭成体和6只幼仔在浅水沟中游弋,作者近距离(不足5 m)拍摄下清晰的长时间的录像资料,经张俊范先生鉴定为普通秋沙鸭(图版,封2).这是四川首次发现普通秋沙鸭的繁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鞭檐犁头尖中的苯丙素甙类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根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UV,IR,^1HNMR,^13C NMR and 2D NMR)对它们的化学结构进行解析,分别鉴定为松柏甙(1),甲基松柏甙(2)和硝酸钾(3)。从鞭檐犁头尖中分离得到苯丙素甙类化合物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人员在6月2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发现一种生活在地下深处并耐热的物种命名为Halicephalobus mephisto。地壳下三千米即所谓的地表下岩石圈,这些厚重岩石的温度超过了40摄氏度。这里的水分由于缺乏氧气而能够使大多数人们熟悉的生物窒息,但是名为生物膜的一些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却能够在这里茁壮成长。如今,科学家在这个地狱般的环境中首次发现了一种贪婪的捕食者--被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