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1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438篇
  14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湿地松粉蚧夏季数量凋落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生命表技术及其相应的控制指数分析方法,对新侵入害虫湿地松粉蚧Oraoellaa-cuta(Lobdell)夏季数量凋落的某些因子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广东南部的新侵入区,夏季高温引起的松梢迅速老化,上代为害以后引起的营养质量的变化、拥挤以及煤污病的严重发生等,均对湿地松粉蚧夏季种群数量的凋落有着明显的影响,其总的排除作用控制指数EIPC为46.89,如果排除这几个因子的作用,下代种群的数量将为当代的46.89倍。  相似文献   
2.
增广NCII设计的模型检验和参数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盛贤  刘来福 《遗传学报》1994,21(4):313-320
在增广NCII设计中,当加性-显性效应或加性效应模型适合时,本文给出了阵列协方差(Wr)对阵列方差(Vr)的遗传回归方程,Wr和Vr统计数的表达式和遗传参数的估算式,并用实例进行了分析估算。  相似文献   
3.
杂交试验是一项费时费钱的工作,因此在进行试验之前如能进行严密的设计,给出试验所需的样本大小是十分必要的,统计学中常见的估计样本容理的公式不宜应用于杂交试验,本文分两种情况给出了杂交试验中样本容量的估计公式,据此估计出的样本容量安排杂交试验,可在满足试验者要求的条件下,使试验的总成本最低或使试畜的总头数最少。  相似文献   
4.
焦端贵 《蛇志》1991,3(3):6-7
本文首次报道了五步蛇身体主要部位的数量性状与其排毒量的关系。其中我们发现与排毒量有关的部位是头积、体粗、体重、佛指长。  相似文献   
5.
张微微  杨劼  宋炳煜  清华 《生态学报》2016,36(21):6842-6849
在休眠期对草原化荒漠中自然生长的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 ceratoides)进行不同频度的刈割处理(连年刈割、隔年刈割、对照),通过测定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等指标,分析和讨论了不同频度的刈割处理对驼绒藜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连年刈割和隔年刈割都显著提高了根际土壤含水量,隔年刈割使根际土壤全碳含量显著上升、有机质含量显著下降,但刈割对根际土壤pH值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不明显;(2)刈割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的影响不明显,但显著影响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组成,连年刈割使真菌数量显著增加,隔年刈割使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驼绒藜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所占比例最大,其数量表征了土壤的贫瘠程度;(3)刈割对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有显著影响,两种刈割处理会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而对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总之,隔年刈割对植物根际土壤养分供给及土壤分解者的活性更加有利,而且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刈割对驼绒藜根际土壤特性影响的规律性不强,可能是由于半灌木刈割利用的时间较短,根际土壤各个测量指标之间尚未形成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科尔沁沙地湖泊消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常学礼  赵学勇  王玮  刘良旭 《生态学报》2013,33(21):7002-7012
湖泊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的地理单元之一,不同地区湖泊消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分析是理解陆地水文过程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的关键之一。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言,湖泊消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干旱区生态保护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征。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的区域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针对湖泊群且基于湖泊大小分级和不同降水强度的对应研究还很鲜见。有鉴于此,作者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湖泊大小和降水强度分级的方法,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湖泊群消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在1971-2010年间,年均气温波动升高和降水量波动减少是该区域的主要气候变化特点。从5年移动平均分析来看,1990年是气温变化的转折点,1991-2010年的平均气温7.36(?0.55)℃,高于全球同期平均增温0.52℃。在1975-2009年间,科尔沁沙地湖泊面积和数量的变化趋势呈抛物线型减少,在1995年湖泊面积与数量最高。进入21世纪,湖泊面积萎缩、数量减少呈明显的加快趋势。到2009年,面积>0.05km2湖泊数量仅为81个,不足高峰期(1995年)的11%;湖泊总面积为4375.0hm2,不到1995年的26%。本研究表明,湖泊消涨主要受到年降水量波动影响,与年内降水分布格局无关,气温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是人工湿地不可缺少的成员,对湿地生态系统中物质转化、能量流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方法、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微生物群落调节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等方面,综述了人工湿地微生物的研究进展.各种新颖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已经成为研究人工湿地的微生物多样性的有力工具,其中最常见的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寡核苷酸荧光探针原位杂交(FISH);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的调节作用主要取决于湿地的水文条件、废水的特点(包括组成成分,污染物的特点和利用性)、湿地的过滤材料或土壤类型、植物和各种环境因素;不同人工湿地类型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从多到少依次是变形菌、噬纤维菌.黄杆菌菌群、放线菌和厚壁菌.如何进一步加深对氮循环相关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提高废水中氮的去除效率依然是未来人工湿地技术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SRY盒基因在斑马鱼和胡子鲇中的保守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采用人类SRY基因探针,与EcoRI消化的中国的胡子鲇(Clarias fusc us)和美国的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基因组DNA进行了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首次在这两种鱼中发现了SRY盒基因及其存在特征;在斑马鱼中发现了明显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并深入分析了SRY盒基因的进化保守性。 Abstract:Using,Southern bloting analysis,EcoRI-digested genomic DNA from Clarias fuscus and Brachydanio rerio were hybridizae to human SRY probe.Hybridization occurred in both male and female of the two species.RFLP associated with SRY-box genes was observed in Brachydanio rerio.The conservation of SRY-box genes was analysed.  相似文献   
9.
1986—1988年的4—10月,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树鹨(Anthus hodgsoni)的数量和繁殖进行了观察,现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工作地点和方法本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地处交城和方山两县交界(东经111°21′—111°33′,北纬37°45′—37°55′)。其植被、气候等资料已有报导〔1〕。将全区划为4个植被类型即:一、八水沟农作疏林灌丛区,海拔1600—1900米。二、大路峁针阔混交林区,海拔1900—2000米。三、罗板沟针叶落叶林区,海拔2200—2600米。四、云顶山亚高山草甸区,海拔2600—2800米。在上述4个植被带中,选定一条长2000米的固定路…  相似文献   
10.
孟艳芬  郭宪国  门兴元  吴滇 《昆虫学报》2007,50(11):1140-1145
以云南省16种主要小兽宿主体表吸虱群落为分类单元,以基于共54个群落特征变量的各群落优势虱种的相对优势度Dr、染虱率RL、虱指数IL、总染虱率RLT和总虱指数ILT及各群落的结构参数(平均丰富度 、平均均匀度 、平均多样性指数 及平均优势度指数 )来探讨云南省吸虱昆虫与其宿主协同进化的关系。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中的系统聚类分析,对16种主要小兽宿主体表吸虱群落进行数量分析。结果将16种小兽宿主体表吸虱群落分为8个类群。隶属同一个属的小兽,其体表吸虱群落相似程度高,在系统聚类分析中聚为一类; 大多数吸虱群落相似性大小与相应小兽宿主在动物分类上的近缘性高低呈高度一致。结果提示: 吸虱昆虫与其所寄生的小兽宿主存在同步进化的关系,特定的小兽宿主,其体表吸虱群落的构成比较稳定,宿主动物的近缘关系越近,其体表吸虱群落的相似性越高,这是吸虱昆虫与小兽宿主协同进化的一个重要生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