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72篇 |
免费 | 52篇 |
国内免费 | 77篇 |
专业分类
7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34篇 |
2019年 | 29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3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50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4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21世纪,随着人类微生物基因组计划和人类肠道元基因组计划的开展,科学家们越来越关注存在于人体百万亿计的微生物,尤其是机体中最为复杂的胃肠道微生物。同时,肠道黏膜免疫学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的代谢场所也是重要的免疫器官,肠黏膜含有丰富的淋巴细胞,它们与肠道微生物相互作用,参与机体的免疫防御、免疫平衡和免疫监视。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发生紊乱会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从免疫学的角度来论述胃肠道微生物在肿瘤尤其是胃癌的发生和治疗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导致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为Ⅰ类致癌因子,根除H.pylori对防治上述疾病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含抗生素的三联或四联药物进行H.pylori的根除,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随着抗生素耐药率逐年增加,根除率持续下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此外,初次或多次治疗失败后再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很少。近年来人们开始尝试将益生菌应用在H.pylori根除治疗中,并取得一定疗效。本文就益生菌在辅助根除幽门螺杆菌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是常见的感染性病原菌,人类多种疾病发生与此菌感染有关。预防和治疗菌体感染及引发的相关疾病仍是现代医学面临的课题。实验利用原核表达的幽门螺杆菌过氧化氢酶(1~380 aa)免疫家兔,获得效价为1∶6 000的特异性抗血清,经硫酸铵沉淀法得到初步纯化的抗体。在体外模拟胃酸环境下(pH3.4)将抗体进行水解。SDS-PAGE结果显示,抗体的重链能被水解。水解后的抗体产物经ELISA方法检测,仍然具有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实验结论证实,在体外环境下特异性幽门螺杆菌抗体保护作用不会被胃蛋白酶的水解而破坏,提示口服特异性抗体预防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和蛋白质纯化技术获得高纯度的幽门螺杆菌致病岛CagL重组抗原(rCagL),利用其制备anti-CagL多克隆抗体,并分析抗体的特异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rCagL的抗原结构;利用PCR长片段DNA合成技术合成不含有信号肽序列的幽门螺杆菌致病岛CagL基因,将其插入表达质粒pCzn1中,构建重组质粒pCzn1-rCagL。然后,将pCzn1-rCagL转入大肠杆菌Arctic Express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Ni-IDA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重组抗原rCagL,利用Western blot鉴定rCagL与His标签抗体和Anti-H. pylori抗体的免疫反应性;最后,通过rCagL辅以弗氏佐剂免疫BALB/c小鼠,制备anti-CagL多克隆抗血清,通过ELISA方法分析抗血清的特异性。结果:生物信息学软件表明重组抗原rCagL具有较好的抗原性质;重组质粒pCzn1-rCagL经双酶切和基因测序等技术鉴定,证实rCagL核苷酸序列与理论序列完全一致;基因工程菌株pCzn1-rCagL/Arctic Express在低温11℃条件经IPTG诱导表达。 SDS-PAGE实验结果证实:rCagL可实现相对高效地可溶性蛋白表达,可溶性蛋白约占包涵体的62.07%。经Ni-IDA亲和层析柱纯化,可获得高纯度rCagL,纯度约为96.6%。Western blot结果证实:重组抗原rCagL可特异性与His标签抗体和Anti-H. pylori抗体结合。ELISA结果证实:经rCagL免疫小鼠制备的多克隆抗体anti-CagL可特异性识别rCagL和H. pylori裂解物,具有较高的抗体特异性。结论:重组抗原rCagL在低温条件下可实现可溶性表达,经纯化可获得高纯度抗原蛋白;rCagL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免疫特异性,为发展H. pylori相关诊断试剂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验益生菌对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肠道微生物群分布的影响。方法 病人分为三联疗法根除组(A组)和三联疗法根除+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用组(B组)。治疗14天后对病人治疗效果进行多方面评估。收集治疗后患者的粪便样本进行qPCR分析,检测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乳杆菌、双歧杆菌及嗜热链球菌的数量。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112例按方案完成治疗,完成率为93.3%。A组患者中失访2例,不耐受5例,治疗完成率为88.3%;B组患者中失访3例,不耐受4例,治疗完成率为88.3%。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并提高了三联疗法根除的治愈率。A组大肠杆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然而B组粪肠球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嗜热链球菌表达高于A组。结论 益生菌的使用对提高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疫苗防治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最主要病因已经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认可,且已有证据表明该菌感染对人类具有致癌力。该菌在全球范围的高感染率和明确的致病毛重促使人们优先考虑依据依靠发展疫苗来进行基侨病防治。本文介绍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简要概况,幽门螺相蓖感染的疫苗防治及其相关的动物模型、免疫佐剂等问题,并对今后疫苗发展过程中应注意考虑的问题与发展前景进行了简要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毒力相关基因及所致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Hp)作为各种常见胃肠疾患的重要病原已得以确认,但其确切的致病机制的尚未阐明。目前倍受关注的是其两个特征性致病因子:细胞空泡毒素(VacA)和细胞毒相蛋白(CagA)。国外科研人员对这两种因子编码基因、同常见胃肠疾患的相关性以及在HP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疫苗及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蚴杆菌(HP)于1983年被发现,是一种与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有关的重要致病因子,目前只能采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尚无有效的免疫制剂问世,其疫苗和动物模型的研究正在加紧进行中。疫苗研究方面,全菌体死疫苗似不可行,DNA疫苗效果也不理想,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活疫苗或组分菌苗可能是有效途径。另外研究发现,HP疫苗可能还具有治疗作用。动物模型研究方面,目前公认用HPSS1株建立的HP小鼠模型较为成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阴性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雷尼替丁、吗丁啉、丽珠得乐进行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阿莫西林、甲硝唑进行抗H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24例(13.87%),显效55例(31.79%),有效40例(23.12%),无效54例(31.21%),总有效率为68.80%;对照组治愈11例(6.36%),显效42例(24.28%),有效45例(26.01%),无效75例(43.35%),总有效率为56.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P<0.05).结论:对胆汁反流性胃炎者,即使检查示幽门螺杆菌阴性,在抗胆汁反流药物治疗的同时常规加用抗Hp治疗也可以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