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79篇 |
免费 | 610篇 |
国内免费 | 1131篇 |
专业分类
472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118篇 |
2023年 | 167篇 |
2022年 | 166篇 |
2021年 | 206篇 |
2020年 | 182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131篇 |
2017年 | 93篇 |
2016年 | 125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225篇 |
2013年 | 183篇 |
2012年 | 191篇 |
2011年 | 236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183篇 |
2008年 | 518篇 |
2007年 | 155篇 |
2006年 | 149篇 |
2005年 | 177篇 |
2004年 | 147篇 |
2003年 | 114篇 |
2002年 | 119篇 |
2001年 | 105篇 |
2000年 | 95篇 |
1999年 | 91篇 |
1998年 | 63篇 |
1997年 | 59篇 |
1996年 | 29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35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药食同源是薏苡作物的天然禀赋,但是加工利用过程中往往存在适口性差、不易蒸煮等特点。种子萌芽是植物新一轮生命周期的开端,也是改善谷物口感与品质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研究薏米萌芽前后特征代谢物的变化,为薏米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兴仁白壳、黔薏2号、安国薏苡和日本薏米4份薏米材料进行萌芽,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方法对其萌芽后和萌芽前的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和筛选。结果显示,4份薏米材料在萌芽前后共检测到590个代谢物,其中190个共有差异代谢物,2个黄皮品种聚在一起,2个红皮品种聚为一类。薏米萌芽后脂质、有机酸、生物碱、木质素和香豆素、酚酸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整体上呈上调模式,而黄酮类则整体表现为下调模式。上调倍数最大的10个差异代谢物分子为N-苯乙酰甘氨酸、S-腺苷蛋氨酸、N-α-乙酰-L-精氨酸、甲基马来酸、丙氨酰亮氨酸、天冬氨酰苯丙氨酸、茶氨酸、L-苯丙氨酸-L-苯丙氨酸、对香豆酰基O-水杨酰奎尼酸、核酮糖-5-磷酸,下调倍数最大的代谢物分子为脯氨酸甜菜碱、甘草素-7,4-二葡萄糖苷、顺式玉米素、扁蓄苷、七叶苷、槲皮素-3-O-α... 相似文献
2.
The splicing of many alternative exons in the precursor messenger RNA (pre-mRNA) is regulated by extracellular factors but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bases remain unclear. Here we report the 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Bcl-x pre-mRNA splicing by extracellular factors and their distinct requirements for pre-mRNA elements. In K562 leukemia cells, treatment with interleukin-6 (IL-6) or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M-CSF) reduced the proportion of the Bcl-xL variant mRNA while treatment with 12-O-tetradecanoylphorbol 13-acetate (TPA) had no effect. In U251 glioma cells, however, TPA efficiently increased the Bcl-xL level. These regulations were also seen for a transfected splicing reporter mini-gene. Further analyses of deletion mutants indicate that nucleotides 1-176 of the downstream intron are required for the IL-6 effect, whereas additional nucleotides 177-284 are essential for the GM-CSF effect. As for the TPA effect, only nucleotides 1-76 are required in the downstream intron. Thus, IL-6, GM-CSF and TPA differentially regulate Bcl-x splicing and require specific intronic pre-mRNA sequences for their respec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3.
植物种间相互作用及其对环境胁迫的响应一直是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研究的一个热点, 从地下根系入手来探讨混生群落植物种间关系及其对环境胁迫响应的研究少见报道。该文以荒漠草原区(灵武)、典型荒漠区(张掖)和极端荒漠区(酒泉) 3个不同生境条件下单生与混生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为实验材料, 采用分层取样法对其垂直根系参数进行测定和分析, 探讨了两种植物根系分布对混生及荒漠环境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 同一生境条件下, 混生红砂和珍珠猪毛菜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高于单生, 说明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后其根系相互作用关系表现为互惠, 促进了植株对土壤养分和水分的吸收。不同生境条件下, 同一生长方式的红砂根系分布深度均大于珍珠猪毛菜, 且根系消弱系数也普遍高于珍珠猪毛菜, 说明二者在不同生境条件下占据不同生态位, 红砂表现为深根性, 根系位于土壤深层, 珍珠猪毛菜表现为浅根性, 根系分布于土壤浅层。随着荒漠环境胁迫增强, 单生和混生红砂与珍珠猪毛菜的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呈现出极端荒漠区>典型荒漠区>草原荒漠区的规律, 且生境越干旱, 混生群落根系分离越明显; 单生与混生红砂根系消弱系数也逐渐增大, 在极端干旱区达到最大值, 珍珠猪毛菜变化不大, 表明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群落根系生态位分离随荒漠环境胁迫增强而加大, 验证了环境胁迫梯度假说。可见“地上聚生, 地下分离”的混生方式可能是红砂-珍珠猪毛菜混生群落适应干旱胁迫环境的生长策略。 相似文献
4.
5.
6.
新丛赤壳属真菌DNA条形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丛赤壳属19个种为材料,选择ITSrDNA,β-tubulin,EF—1α和RPB2作为候选基因,对获得的205个序列片段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筛选该属的DNA条形码.将种内与种间序列差异以及序列获得的难易程度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任何一个单独的基因都不宜作为其DNA条形码,EF-1α与RPB2基因组合可以准确识别种内与种间差异,建议作为该类真菌的DNA条形码.研究过程中,将形态学与序列分析相结合,发现顶环新丛赤壳和小孢新从赤壳两个隐存种. 相似文献
7.
8.
用RNA随机起始PCR(RAP—PCR)技术分析了盐杆菌NRC-1(Halobacterium NRC-1)不同NaCl盐度下基因表达的差异。81条引物用于比较17%、30%两种盐度下基因表达的差异,每条引物平均可以产生10条以上扩增条带,共得到15条在2种盐度下差异表达的条带,这些差异扩增条带的获得将有助从分子水平上了解Halobacterium NRC-1在高盐环境下的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不同光照条件下桂花幼苗的冠形、分枝率、叶片在树冠中的空间分布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桂花幼苗构型发生了明显的可塑性适应:其树冠对光照条件的变化有显著的可塑性响应。在林隙中的幼苗受光的间歇性影响,总体分枝率明显小于全光、林冠下的幼苗分枝率。全光的幼苗叶片集中于二级枝,叶片长度和叶片面积相对较小,对光照利用充分;而林隙中的幼苗叶片集中于一级枝,避免处于植冠内侧受到遮蔽,表现出较大的叶片长度和叶面积;林冠下的叶片较均匀分布在一、二级枝上,叶片总数量较少,枝条高生长较全光下明显。幼苗在总体分枝格局中表现出独自的特点,即强光环境下产生短枝和高分枝率,在适度庇荫条件下产生长枝及低分枝率,在强度庇荫条件下以较长枝和较高分枝率来同时满足高生长和横向生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