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51.
1995年4-6月,在吉林少长春市对花背蟾蜍的种群生态进行了研究。对采集的标本以体长为指标,根据体重-体长的相关关系图及生殖腺的剖检结果,将种群划分当年幼体组,亚成体组,成体组,亚成体组和成体组的年龄锥体呈倒置型。  相似文献   
752.
 1982—1985年,在拉萨进行了小麦生态试验。辽春6号属于强春性品种,泰山4号属于强冬性品种。小麦在拉萨抽穗晚,成熟迟,各生育期和全生育期明显加长、千粒重增大是其主要生育特点。温度较低、日长较短是使参试品种生育期长的重要原因。抽穗至成熟期间的昼夜温差大、夜温低和太阳辐射强烈综合作用,是使小麦在拉萨的千粒重增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3.
藏雪鸡在西藏的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朴仁珠 《动物学报》1990,36(4):433-435
藏雪鸡(淡腹雪鸡)为高原特有种类,是鸡类中垂直分布最高的一种。在西藏一般分布在4000米以上的裸岩砾石带中,但活动范围可及5500米乃至6000米高山。唯冬季有时下降到3500米左右的高原草原,甚至到草甸草原中觅食和活动。  相似文献   
754.
本文首次阐明卵形半肠吸虫(Mesocoelium ovatum Goto et Ozaki,1930)的全程生活史。在福州,终宿主为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实验中间宿主为蜗牛,Bradybaena similaris和Cathaica ravida sieboldtiana。蜗牛吞食本吸虫卵而受感染。毛蚴在蜗牛肠管内孵化,而后钻到肠壁外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和囊蚴各发育期。囊蚴可在子胞体中形成并可感染黑眶蟾蜍。本文讨论了半肠属(Mesocoelium)的演化系统问题及与外斜睾总科(Plagiorchioidea)中一些吸虫类群的关系。  相似文献   
755.
花背蟾蜍角膜早期发育中胶原合成,分泌和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晓鹏  仝允栩 《动物学报》1992,38(3):327-333
本文以花背蟾蜍19—25期胚胎为材料,采用半薄切片荧光标记胶原酶术及超薄切片分别在光镜及电镜水平观察了胶原蛋白在角膜早期形态发生中合成及分布并探讨其作用。结果表明:角膜上皮与内角膜细胞均可合成、分泌胶原蛋白。角膜上皮基底细胞与内角膜细胞中细胞器数量与位置随发育过程而发生的变化与角膜上皮及内角膜细胞合成及分泌胶原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756.
中华大蟾蜍和花背蟾蜍间移核胚胎早期发育中染色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梁桂霞  毛铭廷 《动物学报》1991,37(3):317-324
  相似文献   
757.
西藏那曲地区兽类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1987年,笔者等应西藏那曲地区科委邀请,对那曲地区的兽类作了调查。根据所收集的标本及文献,初步查明该区共有兽类39种,隶于6目13科。其中有13种系青藏高原特有种,有6种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该地区兽类的分布差异与气候及景观类型的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758.
花背蟾蜍角膜早期发育中氨基多糖的电镜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lycosaminoglycans (GAGs) and their changes in early corneal development of Bufo raddei Strauch (from stage 16, neural tube, to stage 25, operculum completely closed) were studied with electron microscopic cytochemical method. Results show that synthesis of GAGs changes from non-sulfated to sulfated, and its content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rnea. Hyaluronic acid (HA) in each part of cornea begins to increase gradually from stage 16 to 21 (mouth open stage), with its peak at stage 20 (gill circulation stage) to 21, then decreases. In the mean time, contents of dermatam sulfate (DS), chondroitin sulfate (CS), heparan sulfate (HS) and heparin (Hep) increase gradually. It is considered that HA, HS and collagen may be related to the migration of mesenchymal cells, and HA promotes the expansion and hydration of corneal stroma; sulfated GAGs are correlated with dehydration of cornea, cell density and corneal transparency; DS, CS, HS and Hep deposited among collagen fibrils could adjust their arrangement. All these changes would enhance transparency of cornea.  相似文献   
759.
卢欣 《生物学通报》1998,33(12):8-9
神秘而辽阔的西藏,孕育和庇护着丰富多采的野生动物,它们是西藏自然的精髓,也是西藏宗教、文化的组成部分。本文简介西藏常见的哺乳动物类群(本文照片见封四)1灵长类西藏灵长类中常见的种类是栖息于藏东南的山地林区猕猴。其分布高度从2000m可达到4300m,...  相似文献   
760.
从西藏采集的冬虫夏草子实体中分离出 3个菌株C3、C4、C5,通过培养特征的研究以及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以rDNAITS区为分子指标 ,与冬虫夏草 [Cordycepssinensis(Berk .)Sacc.) ]的有性世代及中国被毛孢 (HirsutellasinensisLiu ,Guo,Yu&Zeng)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C4的培养特征与C3、C5 完全不同 ,其序列与冬虫夏草的相似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