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6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9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3 毫秒
941.
曲春霞 《蛇志》2017,(2):186-187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52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方案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方案为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理想,对降低患儿并发症,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42.
目的观察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使用中药鼻腔灌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是对照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各30例,鼻内窥镜术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溶液、中药制剂灌洗治疗,观察各组间术腔清洁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三组间术腔清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上皮化时间明显缩短(P0.05),西药组和中药组术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和Lund-Kennedy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中药鼻腔灌洗能促进术腔上皮化形成,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3.
车文艳  梁霞  王萍  赵惠燕 《生态学报》2017,37(24):8549-8555
为了探明UV-B长期辐射亲代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Fabricius后对其子代种群动态的影响。采用特定年龄生命表方法,设置不同强度(0,0.50,0.70 mW/cm~2)UV-B连续多代处理麦长管蚜成虫,统计麦长管蚜分别经历UV-B辐射一代,六代,十一代,十五代后其子代麦长管蚜存活率和繁殖力、繁殖参数、种群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经UV-B处理亲代麦长管蚜后,其子代种群的内禀增长率r与周限增长率λ在低强度处理组各世代之间无显著差异,在高强度处理组各世代之间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处理组麦长管蚜种群繁殖力F、净增殖率R_0、平均世代周期T、产卵天数和成蚜寿命均在G7代达到最大值,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3)亲代麦长管蚜经UV-B胁迫处理后对子代种群的存活率影响显著。研究结论:亲代麦长管蚜经过不同代数的UV-B胁迫,可显著影响子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且对处于不同世代的子代生态学指标产生不同影响。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探究亲代麦长管蚜经历紫外胁迫后对其子代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为逆境胁迫下蚜虫的生态遗传与进化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应用颞肌筋膜包裹自体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或耳屏软骨修补鼻中隔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17例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及副鼻窦CT检查,术中分别采用颞肌筋膜包裹自体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或带软骨膜的自体耳屏软骨,形成骨性支架,修补鼻中隔穿孔。术后均予抗生素抗感染,并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涂抹创面,促进周边黏膜向穿孔处生长。结果:17例患者均一次修复成功,术后1~2月穿孔处被黏膜完全覆盖,鼻中隔正常解剖结构得以恢复,随访1~3年无再次穿孔,鼻中隔穿孔产生的临床症状术后改善明显。结论:鼻内镜下应用鼻中隔软骨、筛骨垂直板或耳屏软骨修补鼻中隔穿孔安全、有效、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45.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行一期缝合胆总管的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病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行胆管一期缝合;B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留置T管引流。比较分析两组术中、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胆总管一期缝合组较留置T管组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低,且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几率更小。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胆总管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病的安全可行的方法,既为患者节省了费用又避免留置T管带来的并发症,在合适的适应症下可行此手术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病。  相似文献   
946.
利用开顶式熏气室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不同CO2浓度对禾谷缢管蚜种群的影响,以期对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降雨地区的小麦蚜虫关系发展趋势做出初步预测.结果表明,随CO2浓度升高,禾谷缢管蚜种群持续增长,但以CO2浓度从350μl·L-1上升到550μl·L-1时增长最快;禾谷缢管蚜种群大小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各CO2浓度下均以60%土壤水分的最大;当CO2浓度从350μl·L-1上升到550μl·L-1时,60%土壤水分下的种群增长最快;当CO2浓度从550μl·L-1上升到700μl·L-1时,60%和40%土壤水分下的种群增长相近,且高于80%土壤水分下的增长.据此可以认为,随大气CO2浓度升高,禾谷缢管蚜种群会持续增长,从目前至下世纪中叶的时间内可能是蚜虫种群增长最快的阶段,特别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禾谷缢管蚜种群增长幅度较大、小麦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947.
γ-氨基丁酸能抑制对大棕蝠听皮层神经元声反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探讨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抑制对大棕蝠(Eptesicus fuscus)听皮层(auditory cortex,AC)神经元声反应特性的影响,采用多管微电极电泳方法,观察了8只大棕蝠AC神经元去ABA能抑制前后声刺激诱发的反应。结果显示,微电泳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Bic)去ABA能抑制可改变声刺激诱发的反应模式;极大地增加神经元冲动发放率,缩短反应的潜伏期和降低反应的最小阈值;不同程度地改变强度-发放率和强度-潜伏期函数。结果提示:1、GABA能抑制对AC神经元声信号处理起重要作用;2、GABA能抑制可改变AC神经元兴奋性支配或输入的效应,并因此定型AC神经元的声反应性质,即发放模式、阈值、强度-发放率和强度-潜伏期函数;3、GABA能抑制为AC神经元的声诱发活动提供一种调制性抑制。  相似文献   
948.
广东省蝙蝠三新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于 1 999年 1 0月、2 0 0 0年 4~ 1 0月 ,分别在广州市郊和粤北地区采到标本 1 8种 32 5号 ,其中大耳菊头蝠 (Rhinolophusmacrotis)、普氏蹄蝠 (Hipposiderospratti)和小伏翼 (Pipistrullusmimus) 3种为广东省第一次发现 ,应为广东省新记录[1] (至此 ,广东省翼手目应有 2 8种 )。1 大耳菊头蝠RhinolophusmacrotisBlyth(封面照片 )  1 999年 1 0月 2日和 2 0 0 0年 8月 5日采于龙门县平陵镇地藏旁洞内 ,海拔 1 50m ,捕获 2♂ 1♀ ,采集号为广 991 33…  相似文献   
949.
根据近年来在香港地区采集到的一些虫目昆虫 ,经整理鉴定及文献记录 ,记述香港虫目昆虫 3科 6属 9种 ,其中有 1新种 :树基管虫 Sipyloidea shukayi,sp.nov.。制定了分类检索表 ,结合新种的鉴别 ,整理了全国管虫属 Sipyloidea已知种 ,制定出 8个种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950.
麦长管蚜及蚜茧蜂空间格局的地学统计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应用地学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麦长管蚜及蚜茧蜂种群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时期麦长管蚜种群的半变异函数曲线皆为球型,其空间格局为聚集型,变程在33-57cm之间;蚜茧蜂种群的拟合半变异函数曲线也表现为球型,呈聚集空间格局,空间变程在36-55cm之间,并与麦长管蚜种群在数量和空间上有较强的追随关系,说明蚜茧蜂种群是麦长管蚜种群的优势种天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