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86篇
  免费   517篇
  国内免费   2699篇
  2024年   96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332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01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280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321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385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755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446篇
  2005年   490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412篇
  2002年   458篇
  2001年   307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23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9篇
  1963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41.
新城疫分离毒HN蛋白的抗原性初步分析及分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针对NDV囊膜糖蛋白(HN)的单克隆抗体(MAbs),对2005~2006年间自我国江苏和广西部分地区的20株NDV分离株进行排谱试验,初步分析了不同毒株之间HN蛋白的抗原表位差异;并应用RT-PCR技术成功扩增了其HN基因整个编码区,经克隆、测序最终获得13株鸡源NDV与7株鹅源NDV HN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分析测定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并将鹅源NDV与鸡源NDV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单抗排谱试验表明,20株NDV分离株之间HN蛋白的抗原表位存在差异;测序结果表明,测定的HN基因的编码区长度皆为1716nt编码571个氨基酸;分离株中18株基因Ⅶ型NDV分离株之间HN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达94.8%~100%;与近几年国内流行的其它基因Ⅶ型NDV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2.1%~99.6%.对其推导的HN蛋白一级结构中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及HN蛋白细胞受体结合相关区域的氨基酸序列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单抗排谱差异显著株在部分氨基酸位点发生了突变;同时揭示我国部分地区同期流行的鹅源NDV与鸡源NDV HN基因之间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42.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犬瘟热病毒(CDV)融合蛋白基因(F)序列,设计引物扩增F蛋白部分信号肽区,片段长369 bp.对2005年~2007年收集的犬瘟热阳性的水貂、狐、貉实质脏器、血液、尿液等样品进行扩增,获得了13个CDVF蛋白部分信号肽区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发现,CDV 野毒F蛋白该区段核苷酸与氨基酸序列与目前我国使用疫苗株CDV3及其他国内外疫苗株比较存在较大差异,与CDV3对应区段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0.7%~83.2%之间,而推导的对应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只有64.8%~71.3%.部分信号肽区的氨基酸疏水性分析,推测其调控功能也发生变化,本研究为CDV遗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提供理论数据.  相似文献   
943.
944.
柳属的分支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61个广义的形态学性状,以杨属为外类群对柳属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经简约性分析,得到了21个同等简约的分支树,其严格一致树支持柳属为一个自然的分类群,但不支持将钻天柳属和心叶柳属从柳属中划分出去独立成属,也不支持对柳属进行属级水平上的细分,后两个结果得到孢粉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支持.柳亚属为一个单系分支,皱纹柳亚属和黄花柳亚属也形成了一个单系分支.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建议将柳属划分为钻天柳亚属、柳亚属及黄花柳亚属3个亚属.由于较低的靴带支持率,其系统发育关系难于探讨.鉴于分支分析的一致性指数、保持性指数、各分支内部的支持率均不高,柳属的属下分类系统的划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45.
蔗糖能进入植物细胞的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控制一定的条件,在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现象.在植物组织培养基中分别用蔗糖和葡萄糖作碳源,比较观察外植体的生长发育状况,实验结果表明蔗糖分子可以进入植物细胞并被利用.  相似文献   
946.
叶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通过一些模式植物叶的发育研究,介绍了叶的发育过程,综述了叶的起始、极性建立和大小形态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947.
内质网分子伴侣Calnexi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内质网中的一类重要的类凝集素分子伴侣,钙连蛋白Calnexin参与细胞内的许多重要生物学功能.对其发现、分布、结构、功能、作用底物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48.
Wu XY  Pan H  Mei L 《生理学报》2008,60(3):419-424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神经源性炎症.我们实验室曾报道,以脊髓蛛网膜下腔(intrathecal, ith)注射半抗原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 DNCB)的方法,在致敏大鼠建立了结肠炎模型.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此结肠炎过程中神经免疫介导物移动抑制因子(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 MIF)是否参与其发病机制.选用7~9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用免疫荧光双染法分别测定ith注射DNCB后肠壁经组织和脊髓组织MIF蛋白的表达.观察MIF抗体预处理对ith注射DNCB后大鼠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 DAI)评分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ith注射DNCB大鼠的结肠神经组织和脊髓组织MIF蛋白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ith注射乙醇(对照)组;MIF抗体(1:10,1:5)预处理能够显著减轻由ith注射DNCB引起的DAI高评分和结肠病理变化.上述结果提示,肠和脊髓神经组织MIF活性升高或/和释放增多是ith注射DNCB后结肠炎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神经免疫机制参与了ith注射DNCB引起的大鼠结肠炎过程.  相似文献   
949.
TLR9介导DNA病毒的免疫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是免疫细胞表面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i,PRR),参与微生物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的识别,从而诱导天然免疫应答。迄今在人类已经确定了10个TLRs家族成员。不同的TLRs识别不同的PAMPs,如TLR9是免疫细胞识别病毒和细菌中非甲基化DNA的必需成分;  相似文献   
950.
金丹  吕凤林 《病毒学报》2005,21(2):155-159
1984年,果蝇的Toll样蛋白被发现。13年后,人们发现了第一个与果蝇Toll蛋白同源的人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蛋白(hTLR4)。迄今,已有10种TLR蛋白(即hTLR1~10)被发现,它们代表了一类保守的受体家族,分别识别不同的抗原。其中TLR3能专一性地识别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通过依赖MyD88的信号通路及不依赖MyD88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