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61.
在研究我国青鼬种下分化过程中,发现海南岛所产青鼬与大陆青鼬其它亚种有较大区别,经鉴定认为应是一新亚种,拟命名为:青鼬海南亚种Martes flavigulahainana,新亚种。  相似文献   
62.
促性腺激素对林麝泌香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麝的泌香与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关系作者以于1930年作过初步报道。为了充分证明促性腺激素对麝泌香的作用,我们于1980年又作了LH、FSH的重复实验,并增加HCG的实验内容。 一、实验对象、药品和方法:取圈养的林麝(Moschus berezovkii Flerov)16头,分为3组,Ⅰ组为LN、FSN实验组6头;Ⅱ组为HCG实验组4头;Ⅲ组为对照组6头。1980午3月均取完麝香。 LH、FSH系武汉生化制药厂生产,为猪脑垂体前叶提取的糖蛋白质激素。HCG来自人胎盘绒毛膜,系北京市朝阳区东风制药厂生产。  相似文献   
63.
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发现藏酋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8月下旬至2013年12月上旬,在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首先通过走访询问确定预调查区域,然后采用“V”型路线法进行调查。发现保护区内茶园附近山体中部陡峭悬崖区域向阳侧的落叶阔叶林带(107°38′~107°39′E, 32°62′N, 海拔: 1 424 m~1 589 m)至少有1群藏酋猴(Macaca thibetana)分布,共有个体约35只,并按年龄结构组成初步预测该群体处于增长中。  相似文献   
64.
2012~2013年每年的4~7月,在陕西神木县红碱淖(39°04'21″~39°04'43″N,109°53'12″~109°53'40″E)对白喉林莺(Sylvia curru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喉林莺4月末迁来繁殖,5月初开始营巢于油蒿(Artemisia ordosia)、臭柏(Sabina vulgaris)和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灌丛中,巢口向上呈深杯状,巢由柳絮、枯枝和干草编织而成。对33个巢的参数进行了测量,巢外径(9.62±0.227)cm,巢内径(5.21±0.084)cm,巢深(5.05±0.160)cm,巢高(9.03±0.185)cm,巢距地面高度(24.91±1.084)cm,巢约位于植株高度的1/3处(由下而上)。营巢成功率为77.1%(n=35),窝卵数4~5枚(n=27),卵重(7.49±0.021)g,卵长径(17.27±0.057)mm,卵短径(12.86±0.080)mm(n=130)。孵化期为11~13 d,孵化率为93.1%,雏鸟出飞为90.9%。雏鸟的形态参数生长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植被高度、植被盖度和单株植物冠径是制约白喉林莺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同时恶劣天气和人为干扰是影响繁殖成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5.
在围栏条件下, 检验食物源距离对中华姬鼠贮藏策略的影响,并检验根据快速隔离假说和最优贮藏空间分布模型做出的两个预测:(1)3个释放点无论距离远近,种子均先被大量分散贮藏在各个释放点周围;(2)随着释放点远离巢穴,种子被集中贮藏的比例下降。结果发现: 分散贮藏是中华姬鼠的主要贮藏方式,3个释放点种子被分散贮藏的数量无显著差异,这个结果支持预测(1);3个种子释放点(1m,5m,13m)被集中贮藏的比例分别为(1m: 6.25%; 5m: 1.88%; 13m: 1.25%),说明被集中贮藏的种子数量随种子释放点与巢穴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少,这个结果支持预测(2)。本研究表明中华姬鼠应对捕食风险升高的策略是降低取食量和贮藏量。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在红碱淖湿地共收集遗鸥Larus relictus卵111枚,采用实测和公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卵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同窝卵各参数随产卵顺序依次减少(卵质量:1=59.31 g±3.86 g,2=56.59 g±3.67 g,3=54.99 g±3.96 g),其中第1枚卵质量与第2、3枚卵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自身能量储备有关,通过减轻卵质量和缩小卵大小,但又不影响卵孵化率,以达到亲鸟最大繁殖适合度的策略。遗鸥在孵化阶段卵质量损失9.50 g±1.45 g,损失率为15.82%±1.94%。孵化后3~5 d和雏鸟出壳前2 d卵质量损失出现明显峰值,整体上卵质量损失速度与胚胎发育速度一致。野外调查中,当能获得卵鲜质量时,用Paganelli公式计算;反之,用Narhshin公式计算。但2种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在遗鸥卵参数测定中,Paganelli公式比Narushin公式更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67.
<正>2017年5月18日,笔者调查鄂尔多斯高原遗鸥Larus relictus种群繁殖分布时,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袄太湿地(111°23'45″E,40°40'32″N)观察到2只疑似青头潜鸭。用Kowa单筒望远镜(TSN-883,FL 20×60)观察,佳能EOS 5D和100~400 mm变焦镜头,佳能Power Shot SX60HS光学变焦相机拍照(图1),确定为青头潜鸭Aythya baeri。该湿地面积约4.5 km~2,为工业生产和生活污水汇集而成,水  相似文献   
68.
CSN1S2、CSN3和β-Lg基因对西农萨能奶山羊产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PCRRFLP技术对69只西农萨能奶山羊群体的CSN1S2基因、CSN3基因和βlg基因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SN1S2基因的不同基因型与产奶性能间存在相关性:FF基因型个体前4胎平均产奶量显著低于NN基因型个体(P<0.05),FF基因型个体第2胎产奶量比NN基因型个体低90kg以上(P<0.01),提示CSN1S2基因座F等位基因可能与低产奶量有关。在CSN3HindⅢ基因座中,DE和EE基因型个体在第1、2、3、4胎产奶量和平均产奶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在CSN3TaqⅠ基因座中,TT、TC和CC3种基因型个体在第1、2、3、4胎产奶量和平均产奶量上差异不显著(P>0.05);CSN3基因经HaeⅢ酶切没有发现多态性。对βlg基因5′侧翼区的分析发现,AA基因型个体各胎次产奶量均比AB型高,其中在第2、3胎产奶量和平均产奶量3项指标上都达到显著水平(P<0.05),提示βlg基因的A等位基因可能与高产奶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69.
利用PCR RFLP技术对西农萨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陕南白山羊、安哥拉山羊和波尔山羊5个品种的170个个体的αs2酪蛋白(CSN1S2)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大小为310bp的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Alw26Ⅰ酶切后表现多态,且5个山羊品种该基因座位均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状态。西农萨能奶山羊、关中奶山羊、陕南白山羊、安哥拉山羊和波尔山羊的基因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Shaanon信息熵/PIC值分别为0.1589/1.1889/0.2955/0.1463,0.4114/1.6981/0.6017/0.5171,0.1653/1.1980/0.3046/0.1516,0.0646/1.0691/0.1463/0.0625,0.0541/1.0572/0.1270/0.0526。分析结果显示,关中奶山羊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表现为高度多态;其次是西农萨能奶山羊和陕南白山羊,而安哥拉山羊和波尔山羊的遗传变异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70.
裴俊峰  冯慧 《动物学杂志》2024,59(1):103-114
2011年4和8月及2014年4月在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分别采集到2只、1只和1只共4只蝙蝠个体,标本保存于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标本馆(标本编号为TB0001、TB0002、TB0017和TB0042)。其主要形态特征为:体型小,头体长34.59 ~ 43.86 mm(n = 4);耳较小,黑色;耳前缘近凸圆,耳后缘在基部有一浅的缺刻;耳屏细长,约为耳长的一半;后足不及胫长的一半;背部毛基黑色,毛尖为赤褐色;腹部毛基为黑色,毛尖为灰褐色;翼膜起始于后足外趾的基部。以上特征均与喜山鼠耳蝠moupinensis亚种(Myotis muricola moupinensis)相符。结合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构建其系统发生关系,与基因库中宽吻蝠属未定种(Submyotodon sp.)序列聚为较高支持度的一支。综合形态与系统发育证据,参考目前最新的中国兽类物种分类和分布信息,将采集到的标本初步鉴定为喜山鼠耳蝠moupinensis亚种,此次发现是陕西省境内该物种的首次记录,拓展了对其在我国分布范围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