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一、中国网翅蝉属 Polyneura West 新种记述 网翅蝉属 Polyneura是Westwood 1842 根据东印度的模式种 Polyneura ducalis建立的。Distant 1906重新描述了它的特征,并首次提到该种也分布到我国西藏、四川。Haupt 1923记载分布在峨嵋县、灌县;Schmidt 1933 记载分布在西康;程淦藩1939观察了周尧所采西康的标本,作了记述。至今,该属已知种仅此一种。我们在整  相似文献   
102.
2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生殖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分析表明,10例患者的精子发生过程阻滞在精原细胞或初级精母细胞阶段;3例患者的减数分裂中期Ⅰ出现多价体和单价体;在2例射线引起不育的患者中减数分裂中期Ⅰ畸变细胞率明显增高,其中的1例体细胞染色体畸变率高达16.0%。有6例仅作了精液标本分析,未能作出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3.
陕西省秦巴地区食虫类区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秦巴地区位于陕、川两省之间(北纬31°42′—34°、东经105°21′—111°间)。我们从1962—1978年间,对该地区的15个县进行了食虫类的区系调查,共获食虫类标本约180号,隶属于3科、13属、计17种和亚种,另外(蹼麝鼩为过去文献的记载,我们未采到标本)。其中7种为陕西省新记录(见表1)。  相似文献   
104.
陕西省南郑县南湖公园于1986年7月15日收购1只猕猴(Macaca mulatta),雌性。入园时,食欲正常,健康,无任何病状,其毛色及活动情况与园内另外15只猕猴一样,并一起混养。 1987年4月20日,该猴产1死胎,3天后,死胎被该猴吃掉一部分,6月开始换毛,脱毛速度比一般产仔母猴要快。这时新毛颜色开始从臀、背至头部变白,全身无杂色毛,皮肤也逐渐变白。1990年10月,该猴体重已达6.5公斤,体长750毫米;尾长215毫米;后足长154毫米;耳长38毫米;年龄11—12岁。现公园将其与另1只成年雄猴并居,专笼成对饲养。有关猕猴毛色白化变异的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5.
西藏那曲地区的鸟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3—8月,布那曲地区进行了鸟类调查,共获得118种及亚种,分属于14目27科,其中繁殖鸟类96种:古北种55种,东洋种9种,广布种18种和特有种14种。据该地区自然条件和鸟类区系组成,将该地划分为东部高山河谷、山地森林灌丛区,高原草甸、草原及湖泊沼泽区,羌塘高原干草原、荒漠区。  相似文献   
106.
花面狸活动及冬休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花面狸昼夜、四季活动时间、节律、强度、范围随不同季节日出、日落、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性别和年龄在同一时期的活动时间、强度、范围还是有所不同。光、风、雨及异物异声对其活动均有影响。 分布在陕西的花面狸每年12月中旬入蛰,翌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出蛰,冬休历经75—85天。冬休对花面狸正常生活、繁殖、泌乳及幼兽生长发育等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7.
陕西太白山地区鸟类三十年变化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从1956—1985年间,对太白山地区的鸟类作了分析对比,据文献记载,该地区计有192种和亚种,占秦岭鸟类的57%;而1982—1985年的采集调查中,共获151种和亚种,占秦岭鸟类的44.7%,30年后,下降了12.3%,目前已有41种鸟类未采到标本。 由于环境的变化,鸟类的分布不断向上迁移,同时分析了种类下降和种群数量变动的原因。说明了生态环境是影响鸟类分布和种群数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8.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又名西藏鹤,是世界濒危物种。被列为我国一类保护动物。黑颈鹤的头顶是一种裸露的红色粗糙皮肤,着生黑色发状毛。紧跟眼的后侧有一白斑,并向后延伸;头的其余部份和颈部为黑色羽毛,虹膜黄色。翅的初级飞羽与次级飞羽为黑色,尾黑褐  相似文献   
109.
星豹蛛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 L.Koch广泛分布于我省各地,主要活动于干旱地区。能捕食麦田、棉田、谷子、玉米以及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的害虫。由于它具有种群数量大,分布广,体型较大,捕食量大,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强,游猎性等特点,是一种比较有利用价值的蜘蛛。现将1982—1983年的观察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