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31.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小板活性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83例)和研究组(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指标,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HealthStroke Scale,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04%vs. 78.31%,P0.05);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黏附率、P选择素、hs-CRP、IL-6、TNF-α及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其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活性、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32.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myeloidleukemia,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ETS相关基因(ETS related gene,ERG)、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脑和急性白血病胞质(Brain and acute leukemia cytoplasmic,BAALC)基因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0例成人AML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蒽环类药物诱导化疗联合阿糖胞苷等进行初步治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PCR技术检测治疗后的骨髓单个核细胞ERG、MDR1、BAALC基因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危险度分层、治疗疗效、生存率的关系。结果:AML患者ERG、MDR1、BAALC基因均有强表达,三因子表达强弱同白细胞、血小板等临床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不同危险度分层对应的ERG、MDR1、BAALC表达之间有明显差异,中危组、高危组患者表达强度均高于低危组(P0.05)。ERG、MDR1低表达组对应的疗效CR(93.1%%,89.6%)、OS(56.5%, 66.7%)较高表达组CR(61.4%, 81.3%)、OS(56.5%,66.7%)值更高(P0.05),不同BAALC表达者疗效CR及生存率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L患者单个核细胞的ERG、MDR1基因表达水平与其危险度分层、疗效和生存率呈负相关,以REG和MDR1同AML关系敏感,BAALC敏感度较低,联合检测REG、MDR1、BAALC基因表达可能提高AML患者危险度分层、疗效及预后判读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33.
摘要 目的:探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脑血流灌注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ACI患者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2周,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杏芎氯化钠注射液滴注两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比较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认知功能、残疾程度、脑血流灌注以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研究院脑卒中评定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脑缺血区平均通过时间(MTT)、峰值时间 (TTP)、丙二醛(MDA)、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低于对照组(P<0.05),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 )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杏芎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地改善ACI患者神经功能,增加缺血区脑血流灌注量,改善氧化应激,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34.
摘要 目的:针对髓腔内固定联合低强度脉冲超声对兔股骨中段骨折愈合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成年兔股骨中段骨折40只,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兔子,在手术前禁水、禁食,对其右后肢进行备皮,称重、麻醉,对照组实施髓腔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髓腔内固定联合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治疗后1、2、3、4周对兔子的骨折部位进行影像学检查确定兔子的骨折线模糊情况,并在各周采集样品进行组织学检查。治疗4周后对骨折愈合情况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愈合程度I级、II级、II级比例均低于对照组相应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V级、V级比例分别为35.0 %、55.0 %,均高于对照组的5.0 %、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兔子的在1 w、2 w、3 w、4 w骨折线模糊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相应时间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兔股骨中断骨折治疗中,实施髓腔内固定联合低强度脉冲超声,可以提高骨折的愈合速度,加速骨折修复,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235.
摘要 目的:探讨曲普瑞林联合小剂量生长激素物治疗女童CPP疗效及对骨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CPP女童,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100例,给予曲普瑞林联合小剂量生长激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变化情况以及生长发育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 %;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 %,P<0.05)。两组FSH、LH、E2水平、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均降低,骨龄、身高、PAH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普瑞林联合小剂量生长激素物治疗女童CPP疗效显著,能很好的改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对生长发育指标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36.
摘要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干预联合格列本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诊治并分娩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饮食运动干预联合格列本脲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格列本脲治疗。另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并分娩的孕妇50例作为健康组,观察并对比三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血清CysC和Irisin水平,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产妇和新生儿结局,分娩方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1 h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血清CysC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血清Irisin水平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HOMA-IR显著低于对照组,HOMA-?茁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比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低血糖和早产儿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比例少于对照组,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饮食运动干预联合格列本脲可显著改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和新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237.
摘要 目的:探讨献血者捐献单采血小板贮存期间血小板扩散功能的变化。方法:2017年8月到2020年6月选择在本血站参加单采血小板献血的献血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献血者的单采血小板血液样本分为3管-A管、B管与C管,将产品置于血小板振荡保存箱22℃振荡保存,分别在贮存第1 d(A管)、第3 d(B管)、第5 d(C管),检测血小板扩散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A管、B管与C管的Hct(Hematocrit,红细胞压积)、Hb(Hemoglobin,血红蛋白)、PDW(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血小板分布宽度)、WBC(leukocyte,白细胞)、RBC(Red blood cell,红细胞)、血小板(Platelets,PLT)、MPV(Mean platelet volume,平均血小板体积)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管与C管的P-LCR(platelet -larger cell ratio,大型血小板比例)值与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含量高于A管(P<0.05),C管高于B管(P<0.05)。B管与C管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水平高于A管(P<0.05),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A管(P<0.05),C管与B管对比差异也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A管、B管与C管的扩散后血小板合格率分别为97.0 %、86.4 %、77.3 %,三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者捐献单采血小板贮存时间可影响血小板扩散功能,导致炎症细胞因子释放量增加,可降低血小板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提高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水平,从而降低输注疗效。  相似文献   
238.
摘要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对心衰(heart failure,HF)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人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表达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2018年9月到2021年1月选择在本院完成介入治疗术的心衰患者108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把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联合组给予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1个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8.1%,高于对照组的88.9%(P<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都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galectin-3和syndecan-4含量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联合组的再住院率与死亡率为9.3%和3.7%,低于对照组的27.8%和14.8%(P<0.05)。结论:左西孟旦联合曲美他嗪对心衰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应用能抑制血清galectin-3和syndecan-4表达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随访再住院率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39.
摘要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混悬液对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使用4 %鸡蛋清白蛋白与2 %的Al(OH3)共同致敏小鼠,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小鼠模型40只,将模型大鼠分别使用低、中、高剂量(0.2、1.0、2.0 g/kg)布地奈德混悬液和孟鲁司特钠进行干预,1次/日连续干预14 d,于干预14 d时采集小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注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气管及肺组织,对各组BALF中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嗜酸性粒细胞、血清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差异开展比较,对各组小鼠肺组织黏膜上皮增生程度评分、炎症细胞浸润程度评分、病变总评分差异,以及TLR4、MyD88、p65蛋白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分析显示,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够显著降低哮喘模型小鼠BALF中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同时还能够改善小鼠气管和支气管黏膜上皮增生与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状态,且干预后小鼠肺组织中的TLR4、MyD88、p65蛋白表达水平出现了明显的降低。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对改善小鼠哮喘效果较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能够调节TLR4、MyD88、p65蛋白表达,进而影响炎症和免疫反应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240.
摘要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研究。方法:2型糖尿病雌性Goto-Kakizaki大鼠根据实验要求分为三组:对照组,心肌缺血组和达格列净组。通过右颈总动脉血流动力学系统评估大鼠SBP、MAP和DBP;LabScribe 2软件操作的记录系统监测大鼠的心脏收缩舒张功能;TTC染色和组织学分别检测大鼠的心肌梗塞面积百分比和心肌损伤评分;TUNEL测定法测定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测定试剂盒和荧光追踪检测大鼠心肌中的ATP含量、ADP / ATP比率、线粒体膜电位MMP;蛋白印迹分析线粒体裂解融合因子线粒体蛋白2(Mitochondrial protein 2,MFN2),视神经萎缩1(Optic nerve atrophy 1,OPA1)和动力蛋白相关的蛋白1(Dynein-related protein 1,DRP1)的蛋白表达;RT-PCR分析大鼠心肌细胞中能量代谢相关因子PGC1-α和CPT-1的转录。结果: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的SBP、MAP升高(P<0.05),达格列净组较心肌缺血组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缺血组和达格列净组的DBP比较无差异(P>0.05)。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LVEF降低(P<0.05),LVIDs、LVPWs和LVPWd升高(P<0.05),达格列净组较心肌缺血组的LVEF升高(P<0.05),LVIDs、LVPWs和LVPWd降低(P<0.05)。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的梗塞面积占比和组织损伤评分升高(P<0.05),达格列净组较心肌缺血组梗塞面积、组织损伤评分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心肌缺血组TUNEL阳性细胞数量增多(P<0.05)。此外,与心肌缺血组相比,达格列净组的TUNEL阳性细胞数量降低(P<0.05)。线粒体膜电位MMP。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的ATP含量和MMP降低(P<0.05),ADP / ATP比率升高(P<0.05),达格列净组较心肌缺血组ATP含量和MMP升高(P<0.05),ADP / ATP比率降低(P<0.05)。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MFN2和OPA1的蛋白表达降低(P<0.05),DRP1蛋白表达升高(P<0.05),达格列净组较心肌缺血组MFN2和OPA1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DRP1蛋白表达降低(P<0.05)。心肌缺血组较对照组PGC1-α和CPT-1的mRNA表达降低(P<0.05),达格列净组较心肌缺血组PGC1-α和CPT-1的mRNA表达升高(P<0.05)。结论:达格列净给药可减糖尿病合并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增强心室功能和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