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7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7篇
  1983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1.
“优化”的实验材料是遗传学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目标的必备条件之一,蝗虫精子形成中的减数分裂是比较好的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之一。分别从蝗虫品种、捕捉时间、精细管取材位置等方面优化实验材料,同时通过改进染色技术提高染色体制片效果,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以及各个分裂时期染色体特征,牢固掌握遗传学基本定律。  相似文献   
712.
落叶格局反映了植物叶片适应环境的生理生态策略,是植物功能群的重要特征。本研究通过跟踪观测枝条上老叶(一年生及以上)和当年生小枝新叶整年的数量动态,揭示了天童地区12种常见常绿阔叶木本植物不同的落叶格局,并且发现同一群落层次内有多种类型存在。根据落叶特性可分为季节性集中落叶型和全年持续性落叶型,其中4个物种表现为春季集中落叶型,2个物种为夏季集中落叶型,1个物种为秋季集中落叶型,1个物种为春秋季集中落叶型,4个物种为全年持续性落叶型;研究还发现阳性物种(包括冠层乔木及林窗下灌木)多为集中落叶型,而耐阴灌木物种多为全年持续性落叶型,并且阳性物种相比于耐阴灌木物种年总落叶比例更大,表明叶片更新率更快。结合当年气候数据及出叶物候,本文讨论了新叶生长、台风干扰及水分等因素对落叶格局的影响。通过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落叶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有望能进一步探索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713.
为研究外源乙酸钠对大肠埃希菌DA19生长代谢的影响,将该菌株在氮源限制基本培养基及添加不同浓度乙酸钠的氮源限制基本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测定稳态时生长代谢参数和胞内关键酶酶活。与MN培养基相比,葡萄糖比消耗速率和延胡索酸比生成速率随外源乙酸钠质量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丙酮酸比生成速率则随外源乙酸钠质量浓度增加而明显增加,而乙酸比生成速率则明显降低(除9 g/L乙酸钠外)。磷酸果糖激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裂解酶、苹果酸脱氢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和乙酸激酶酶活随外源乙酸钠质量浓度增加而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则随着外源乙酸钠质量浓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为了应对外源乙酸钠压力,大肠埃希菌DA19的生长代谢和中心代谢途径酶活都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714.
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动态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应用分解袋法研究了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养分动态.结果表明,在2a的分解过程中,各凋落物元素的年均释放率为C 27.91%~44.06%,N 30.77%~39.58%,P 33.33%~42.86%,K 42.31%~48.19%,Ca 18.67%~36.22%,Mg 35.71%~47.22%,Mn 25.00%~37.50%,Cu 3.80%~16.21%,Zn -17.52%~26.60%.K和Mg流动性较大,Zn、Cu和Ca相对稳定,P、Zn、Cu、Ca、N和Mn在分解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累积.干物质残留量与N、Ca、Mn、Cu和Zn的残留率呈负相关,与C、K和Mg呈正相关.C、N主要以线性衰减方式释放,P和Mg主要以复合函数方式释放,K主要以对数方式释放,Ca、Mn、Cu和Zn残留率具有3种以上的最优模型.Cu、Zn、Ca和Mn对干物质的分解有促进作用.C:N比是预示分解速率的最理想指标.枯叶中C:N比对于N固持和矿化的分界值在20:1左右,C:P比对于P的净矿化的临界值在600:1左右.  相似文献   
715.
氟污染的金华佛手喷洒不同浓度的CA(OH)_2、维生素C(VC)、CE(NO_3)_3、SM(NO_3)_3,其中喷1.0G·L~(-1)CA(OH)_2、0.25G·L~(-1)VC、0.05G·L~(-1)CE(NO-3)_3、0.05G·L~(-1)SM(NO_3)_3的氟污染佛手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较低,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高。说明这些保护剂对氟污染的佛手有防护效应。  相似文献   
716.
介绍了近年来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在生理学实验中注重设计性实验与多媒体设备相结合;同时在实验教学中引入记忆法,有利于实验仪器(MS302和MedLeb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规范化操作与管理,也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17.
九龙山保护区黑麂栖息地选择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以浙江省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上寮坑保护站为中心,在其周围随机设置6条样线,每隔200m地面距离设置固定样方,共设定442个20m×20m的固定样方,并在其中设置灌木测量样方442个,草本植物盖度测量样方2210个。分春、夏、秋、冬4季记录样方的植被类型、乔木盖度、灌木盖度、草本盖度、坡位、坡度、坡向、食物丰富度、海拔、人为干扰距离和水源距离等11类生态因子,并用痕迹法检查样方是否被黑麂利用。通过Vanderloeg选择系数(Wi)和Scavia选择指数(Ei)研究影响黑麂栖息地利用和选择性的各生态因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黑麂栖息地选择的关键因子,得到了黑麂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黑麂总体上倾向选择在针阔混交林、乔木盖度60%-80%、灌木盖度中等(20%-60%)、草本盖度中等(20%-60%)、食物丰富度高(68%)和人为干扰距离远的生境,对海拔高度和坡位的选择表现出季节迁移性。  相似文献   
718.
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俗称湟鱼,属鲤科裂腹鱼亚科裸鲤属,是我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中唯一的经济鱼类,其生长极其缓慢,平均每生长到500g需要近10年[1]。青海湖裸鲤具有明显的生殖洄游,每年  相似文献   
719.
金华北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优势乔木树种更新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华北山常绿阔叶林为对象,对群落的结构特征和优势乔木树种的更新进行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统计,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6科115属144种,木本植物中的常绿阔叶树种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为主,达到62.96%,体现了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该群落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4个层次,其物种多样性表现出灌木层乔木层层间草本层的特点。根据径级频率分布形状,将各树种的种群结构归纳为4种类型,并结合各种群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别讨论其更新类型,同时对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进行诊断。结果为:(1)群落的建群种为木荷、苦槠,枫香、马尾松等也占有一定优势。(2)种群结构为逆-J字型的木荷、苦槠、香樟,耐荫性强,可以通过实生和萌生两种方式实现种群的更新,是顶极群落的优势种;L型的木、女贞、格药柃等均为常绿阔叶小乔木或者大灌木,是顶极群落亚乔木层和灌木层的主要组成种;间歇型的枫香、麻栎、锥栗等,种群结构具有机会性和波动性,体现出顶级性先锋种的特性;纺锤型的白栎、马尾松和杉木为高大阳性树种,是演替序列中的先锋种,在此群落中种群更新不足,已表现出衰退的迹象。(3)该群落正处于顶级演替的前期,并未达到最终阶段,将进一步向以木荷、苦槠为优势种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20.
3种石斛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美花石斛、春石斛和铁皮石斛为材料,对它们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等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3种石斛的光饱和点都低于300 μmol·m-2·s-1,且美花石斛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和较低的光饱和点,容易引起光抑制;美花石斛的羧化效率高于春石斛和铁皮石斛,其净光合速率随着CO2浓度的升高而迅速升高,并在CO2浓度达到500 μmol·m-2·s-1时达到最大值;美花石斛的非循环电子传递速率(ETR)、实际光化学反应量子效率(Yield)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都明显高于铁皮石斛和春石斛,而春石斛具有较高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其光合机构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强;美花石斛的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总叶绿素含量都较低.研究发现,3种石斛的光饱和点均比较低,具有石斛喜阴的生活习性,都表现出对密林和悬崖等独特生长环境的适应,并以美花石斛的这种特性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