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91.
纳米元素硒的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生物载体富集和转化硒是获取活性硒形式的合理途径。一定条件下,生物体对硒的代谢可产生红色纳米级胶体元素硒,传统认为,生物体内元素硒的合成是生物体解除硒毒性的有效机制。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人工合成以蛋白质为分散剂的红色纳米元素硒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抗氧化、免疫调节及延缓衰老等生物活性。提示生物来源的纳米元素硒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对纳米元素硒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2.
自然环境中内生菌定殖于植物体内,对宿主植物产生多种有益效应,但是内生菌定殖情况难以检测,相关研究不够深入系统。目前在该领域使用较为广泛的检测技术包括:荧光标记、抗生素标记、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等。内生菌通过孔隙伤口和降解细胞壁等方式侵染植物,通过种子垂直传递核心内生菌。对植物内生菌定殖的侵染方式、定殖方法和检测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介绍了内生菌多种侵染和迁移途径,总结了目前内生菌定殖在生物防治、促进植物生长和污染修复等方面的功能,综述了多种检测方式在应用中的特点,以期为内生菌定殖植物的相关研究及其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3.
目的:探究糖基化对TNFR-Fc融合蛋白结构、稳定性和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经N-糖酰胺酶F(PNGase F)切除TNFR-Fc融合蛋白所连的糖链,用SEC-HPL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等方法分析N-糖基化和去糖基化后重组蛋白的结构变化,通过加速稳定性实验和毛细管电泳检测对比其酶切前后稳定性变化,其生物活性的差异经细胞杀伤实验进行比较。结果:去糖基化后TNFR-Fc融合蛋白质分子质量略有降低,其构象、荷电性质及生物活性没有明显差异;然而切除N-糖链,TNFR-Fc二聚体的稳定性降低,蛋白质降解物明显增加。结论:去N-糖基化对TNFR-Fc的构象、荷电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会影响TNFR-Fc融合蛋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4.
为了研究流速对不同浮游藻类生长的影响, 于 2015 年 3 月采集东江流域广东惠州河段原水, 在环形有机玻璃水槽中分别培养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环藻, 通过调整水体流速, 研究不同流速对不同藻类的细胞密度、叶绿素 a 浓度、最大比增长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 Fv/Fm 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流速条件下, 不同浮游藻类的生理生化特征有所差异; 铜绿微囊藻表现为在不同流速条件下生长状况都较弱; 斜生栅藻和小环藻在低流速(<0.075 m·s–1)条件下繁殖速度较快, 且随着水体流速的增加, 对藻类生长有促进作用, 而在较高流速(>0.075 m·s–1)条件下随着流速的增加, 藻类的生长受到抑制。可见, 不同持续的流动条件是影响浮游藻类数量和生理指标变化的重要原因。该研究为东江水源的流速流量调节控制富营养化和水华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5.
微量元素铬载体酵母摇瓶发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选择了啤酒酵母 2 0 16菌株为铬载体酵母生产菌株 ,通过摇瓶发酵实验 ,对三氯化铬的添加工艺进行了研究探索。确定了铬酵母发酵培养的适宜加铬条件 :在发酵开始的8h内分批流加三氯化铬 ,总加入量为 5× 104mol/L ,经过 12h摇瓶发酵可得铬酵母的生物量为 1 5 5 g/ 10 0mL ,酵母含铬量为 1,10 0 μg/ g以上 ,酵母细胞对铬离子利用效率是 6 0 %以上。  相似文献   
196.
棉酚对Jurkat T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棉酚(gossypol)对Jurkat T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将不同浓度的棉酚作用于Jurkat T细胞,用MTS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膜联蛋白V-PE染色分析细胞凋亡;用Hoechst33342染色观察核形态:用荧光染料Mitocapture结合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焦显微镜检测线粒体跨膜电位变化.结果显示棉酚作用Jurkat T细胞24 h、48 h、72 h,其IC50值分别为77.2μmol/L、57.3 μmol/L、23.3 μmol/L,对细胞的抑制作用与药物存在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终浓度为8、16、32 μmol/L的棉酚处理24 h后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30%、15.20%、51.19%,对照组凋亡率为3.43%;高浓度棉酚作用后大量细胞核呈现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和致密浓染等凋亡特征;随着浓度增加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明显降低.研究表明棉酚能有效抑制Jurkat T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时间-剂量依赖关系,其诱导凋亡的作用可能依赖于线粒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7.
PCR扩增BMP-2与BMP-7的编码基因, 利用重叠PCR以柔性肽(Gly4Ser)5编码序列将二者串连并克隆到质粒pIRESneo3上, 转染CHO-K1细胞得到混合稳定克隆。ELISA检测培养液中BMP-2/7异源二聚体蛋白的表达水平为230.75±13.34 ng/mL, 以此为条件培养基处理成骨细胞株MC3T3, 对照组为分别含有CHO-K1细胞及大肠杆菌表达的BMP-2同源二聚体以及PBS的条件培养基。结果发现碱性磷酸酶染色与茜素红染色差异明显, 定量RT-PCR显示分子指标OC、ALP、Runx2与Osx的转录水平明显增高(P<0.05), Luciferase报告基因检测BMP/Smad通路活性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首次设计构建了BMP-2/7异源二聚体蛋白, 其成骨活性显著高于BMP-2同源二聚体。  相似文献   
198.
马尾松Ls-rDNA 5'末端序列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尾松Ls-rDNA 5‘末端302个核苷酸序列已被确定,与4种裸子植物和4种被子植物及一种绿藻的同源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其所构建的Ls-rDNA系统树图表明,传统分类中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明显成为单系类群,支持裸子植物的两个单系谱支,即苏铁目—银杏目,买麻藤目—松柏类。Ls-rDNA 5’末端部分序列分析在种子植物高等级分类群系统进化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9.
真鲷肝脏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及其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真鲷(Pagrus major)肝脏通过简并引物PCR克隆解偶联蛋白2(UCP2)cDNA部分序列。该片段长674bp,编码224个氨基酸残基。推测的此部分氨基酸序列包含线粒体载体蛋白的特征结构,并与其它脊椎动物UCP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72.8%以上。对变温动物色类UCP2组织表达调控研究表明:与哺乳类UCP2基因不同,真鲷UCP2基因在肝脏大量表达,而在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则仅有痕迹量表达,两者表达水平相差20倍以上。饲料中添加10%绿鳕油或48h饥饿对真鲷肝脏UCP2基因的表达水平均无显著影响,表明UCP2基因在脂肪含量高的鱼类肝脏表达十分稳定,为维持其基本功能所必需。真鲷肝脏和腹腔肠系膜脂肪组织UCP2基因表达水平的强烈反差,与鱼类这两种贮脂器官完全不同的氧化活性相一致[动物学报49(1):110—117,2003]。  相似文献   
200.
适体技术:疾病治疗和药物研究的新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门新的核苷酸技术--适体技术的作用机制,制备过程及其在肿瘤,病毒感染,炎症,一疾病等领域的治疗功效,体内外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