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新侵入害虫蔗扁蛾生活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Bojer)是一种新传入我国的危险性外来害虫。在温度25.71±2.71℃和相对湿度(74.95±5.02)%的条件下,完成一个世代需要66~135天,全年约可发生4代。幼虫期是历史时最长的虫态,需要37~75天,共7龄,是该虫的为害虫期。成虫的交配和产卵需要一定的空间,产卵量为253.05±65.18 (n=20) 。  相似文献   
52.
稻田飞虱卵寄生蜂群落结构和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广东省四会市大沙镇稻田中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卵期寄生蜂的结构和动态。该群落由缨小蜂科和赤眼蜂科的6个属、共19种卵寄生蜂组成。其中,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长管稻虱缨小蜂A. longitubulosus和拟稻虱缨小蜂A. paranilaparvatae是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它们对控制褐飞虱种群卵期的存活率起主要作用。6个属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相对稳定,但不同物种包括优势种类在群落中的地位并不稳定。早、晚稻前期,群落的寄生蜂数量与稻田褐飞虱数量正相关;中期,寄生蜂数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后期,其数量先上升,然后急剧下降。水稻生长前、中和后期,寄生蜂对褐飞虱卵的平均寄生率分别约为76%,70%和50%。  相似文献   
53.
中国不同地域恒河猴MHC-Ⅰ型部分等位基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P)分型方法对在华南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繁殖的247只中国恒河猴(Macaca mulatta)(其中30只来源于广西、34只来源于海南,183只来源于川西、安徽等内陆地区杂交群)的Mamu-A01、A02、A08、B01和NA7等5个MHC-Ⅰ型分子位点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01、A02发现于海南群和杂交群,阳性率均小于8.8%;A08发现于杂交群中,阳性率小于3.8%;B01发现于广西群和杂交群,阳性率均大于17.48%;NA7在3个猴群中均有发现,阳性率均大于32.4%。中国不同地域恒河猴群体携带的5个MHC-Ⅰ型等位基因的频率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与印度的恒河猴比较,中国恒河猴与印度恒河猴携带的MHC-Ⅰ等位基因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4.
首次报道了中国4种蝙蝠的G-带和C-带核型。大长舌果蝠(Eonycteris spelaea)二倍染色体数目(2n)为36,常染色体臂数(FN)为56;马来假吸血蝠(Megaderma spasma)2n=38,FN=70;黑髯墓蝠(Taphozous melanopogon)2n=42,FN=64;皱唇蝠(Chaerephon plicata)2n=48,FN=54。通过C-带显示,除着丝粒异染色质外,在皱唇蝠的许多染色体臂内和马来假吸血蝠染色体的端粒处也有较多的插入异染色质,大长舌果蝠的基因组中既有臂内异染色质也有端粒异染色质。  相似文献   
55.
西藏吉隆发现靴隼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在开展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喜马拉雅南翼沟谷地理单元(No.176)调查期间,于2012年6月1日16:56时,在西藏自治区吉隆县吉隆镇江村后山(28°18′30.819 6″N,85°20′23.841 6″E,海拔2 511 m)发现2只猛禽正在枯树枝上交尾,用佳能单反相机(Canon EOS 550D,EF 400 mm f/5.6L USM)拍摄到照片作为证  相似文献   
56.
周学红  杨锡涛  唐谨成  张伟 《生态学报》2016,36(21):6708-6718
生态文明建设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实践中,需要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并克服目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综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目前世界上的野生动物就地保护方式主要是建立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在发挥保护作用同时,也给周边居民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制约了野生动物保护与当地社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传统的"命令-控制型"保护政策忽略了当地居民的生活需求,不利于形成居民积极的保护态度;居民的保护态度除了受来自野生动物造成的损害的影响,还和周边居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密切相关;为提高居民保护积极性,经济激励机制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保护工作中一般应用的经济激励措施主要包括直接经济补偿、生态旅游、现代狩猎、生态补偿等。  相似文献   
57.
【背景】实蝇的竞争可能发生在生活史的各个阶段,但未见卵和蛹的种间竞争的相关报道。【方法】将橘小实蝇与番石榴实蝇的卵及蛹按照相应的比例或龄期分别进行混合培养,分析2种实蝇的卵或蛹混合后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是否受到彼此影响。【结果】橘小实蝇与番石榴实蝇的卵同龄等量混合,对彼此卵的历期和孵化率无影响。当橘小实蝇和番石榴实蝇的蛹为新鲜蛹时,分别与比它们蛹龄大1 d的对方蛹混合,蛹的羽化率分别为(87.67±3.61)%和(84.33±2.56)%,显著小于对照,说明在此混合蛹处理中,后化蛹者的发育可能受到先化蛹者的抑制。【结论与意义】总体上,在卵和蛹期,橘小实蝇与番石榴实蝇未产生竞争作用;但不排除蛹期竞争的可能性,这种竞争可能存在于特定的蛹期。  相似文献   
58.
本文报道了作者在我国西北地区采集的植绥科钝绥螨属5个新种和1个新记录种。对新种作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分别与其近似种进行了比较并绘图说明。标本保存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59.
本文测定了经红芝、紫芝、茯苓、黄孢原毛平革菌和密褐褶孔菌5种木腐菌腐蚀的马尾松木屑对台湾乳白蚁行为和取食反应的影响.在双重选择性试验中,与未经木腐菌腐蚀的马尾松木屑相比,台湾乳白蚁嗜好聚集和取食木腐菌腐蚀过的马尾松木屑.在多重选择性试验中,结果显示台湾乳白蚁偏好取食经茯苓、红芝或密褐褶孔菌腐蚀过的马尾松木屑.  相似文献   
60.
广州市植绥螨调查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经2次本底资源调查共得到广州市植绥螨科5属28种,其中尼氏真绥螨是优势种,占采集标本总数的45%.本文还对一些在生物防治上有利用价值的种类作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