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苍鹭(Ardea cinerea)是松嫩平原湿地的常见鸟种,松嫩平原也是苍鹭重要的栖息地。为了了解苍鹭潜在栖息地的适宜性分布,利用GPS/GSM卫星跟踪技术,结合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Maxent模型对松嫩平原苍鹭秋季潜在的栖息地进行了评价,并对其适宜性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水源距离和绿度指数是影响松嫩平原苍鹭秋季栖息地适宜性的重要环境变量;松嫩平原内苍鹭适宜栖息地面积为2761.06 km2(占研究区域的1.24%),主要分布在大庆(756.86 km2,占适宜栖息地面积的27.41%)、白城(537.14 km2,占适宜栖息地面积的19.45%)、齐齐哈尔(439.43 km2,占适宜栖息地面积的15.92%)等地市行政区,以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429.90 km2,占适宜栖息地面积的15.57%)、白城市镇赉县(334.92 km2,占适宜栖息地面积的12.13%)、大庆市肇源县(185.54 km2,占适宜栖息地面积的6.72%)等县级行政区为主;其中,15.79%的适宜栖息地依次受到莫莫格保护区(10.34%)、扎龙保护区(3.47%)、向海保护区(0.67%)、查干湖保护区(0.54%)、大布苏保护区(0.41%)、乌裕尔河保护区(0.36%)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建议对未受到保护的零星小面积栖息地给与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42.
摘要 目的:探索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率、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宽度(PDW)、大型血小板比率(P-LCT)与重度哮喘患者肺功能及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首次经肺功能检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者 122例,其中重度患者(SAG) 56例;轻中度患者(n-SAG) 66例。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志愿者(CP)的 37名,作为对照组。通过医院HIS系统调取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BMI指数等一般资料,调取WBC、EOS%、PLT、PDW、MPV、P-LCT等血液结果,调取FVC pre 、FEV1 pre 、FVC%、FEV1%、FVC post 、FEV1 post 等肺功能检查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 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组的PDW、MPV、P-LCT水平均低于重症哮喘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正常组的EOS%水平明显低于重症哮喘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重症哮喘患者FVC pre 、FEV1 pre 、FVC%、FEV1%、FVC post 、FEV1 post 均显著低于非重症患者及观察组,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 <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EOS%与FEV1改善量具有相关性(r=0.233,P=0.003)。PDW、MPV、P-LCT与FVC改善量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 PDW、MPV、P-LCT与FVC变异率、FEV1变异率具有相关性(均P<0.05)。嗜酸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比率(EPR)与FEV1改善量具有相关性(r=0.159,P=0.04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OS(Exp(B)=1.203)、P-LCT(Exp(B)=1.086)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结论:外周血EOS%、PDW、MPV和P-LCT水平与哮喘肺功能具有密切相关性,在判断哮喘发作风险及哮喘发作严重程度反面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43.
金苗  姚志诚  石锐  白云峰  高惠  滕丽微  刘振生 《生态学报》2022,42(18):7676-7684
为明确对贺兰山西坡啮齿动物生境选择起关键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探讨各鼠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鼠种的生境选择,选取地理因子(海拔、坡度、坡向)、植被因子(植被盖度、植被高度、灌木/乔木高度)和其他因子(距水源距离、距道路距离、距灌木/乔木距离)等9种生境因子,利用资源选择函数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啮齿动物生境选择和种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贺兰山西坡,捕获数量最多的6种啮齿动物对的生境选择存在差异,大林姬鼠(Apodemus peninsulae)偏好高海拔、多灌木(乔木)的生境;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偏好海拔较低的半荒漠稀疏生境,对道路和人为干扰不回避;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偏好距水源较远、多灌木(乔木)、距道路较近的生境;阿拉善黄鼠(Spermophilus alaschanicus)偏好低海拔、植被丰富的生境;短尾仓鼠(Cricetulus eversmanni)偏好高海拔、距道路较近的生境;社鼠(Niviventer niviventer)偏好海拔较高、坡度较大、距水源较远的生境。鼠种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呈现回避或随机关系。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啮齿动物分布的变化及种群动态规律,可为贺兰山生物资源保护,区域性鼠害的预测、预报和综合治理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44.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深入发展,其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作用显著。2020年新年伊始,湖北省武汉市爆发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并迅速蔓延全国,国家高度重视,医务人员迅速行动,积极投入到这场与病毒作战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防控工作已从应急状态转为常态化防控状态。医院信息化建设是医院现代化建设和新冠疫情防控的客观要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概述,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医院信息化建设实践和医院信息化建设探索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致力于探索出疫情防控背景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345.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黑嘴松鸡的种群密度及其夜栖地利用情况,以期为后续的黑嘴松鸡保护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2017—2018年1—2月采用样线法、定点观察法、样方法、因子测量法、因子分析法、GPS定位等方法,对大兴安岭北坡越冬期黑嘴松鸡的种群密度及夜栖地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大兴安岭北坡越冬期,黑嘴松鸡种群密度为(1.18—8.06)只/km~2,即每平方千米分布有黑嘴松鸡1—8只;(2)黑嘴松鸡夜栖卧迹长为(52.64±9.28) cm、宽为(26.55±6.91) cm、高为(17.11±3.78) cm;(3)黑嘴松鸡夜栖地利用包括2个尺度3个选择,即大生境尺度内夜栖生境类型选择和小生境尺度内夜栖区选择、夜栖微生境选择;(4)夜栖生境类型对以兴安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针阔混交林具有绝对的选择性(100%);夜栖区对林缘雪地和林中乔木树下的偏好利用较高(75.00%);夜栖微生境选择通过隐蔽因子、应急逃逸因子、温度因子来判定,隐蔽因子包括乔木密度和干扰区距离,选择具有高密度乔木的、远离人为干扰区(约为4.5 km)的区域;应急逃逸因子包括海拔、卧迹头端开阔度、乔木距离,选择高海拔的、卧迹头端具有开阔度的、贴近乔木(小于1 m)的位置;温度因子包括卧迹雪深、卧迹头端方位角,选择保温效果显著的、适合体尺指标的背风点(东南出口)。  相似文献   
346.
为探究大兴安岭棕色针叶林土壤的真菌群落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兴安落叶松林的表浅棕色针叶林土、生草棕色针叶林土和典型棕色针叶林土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运用R语言、SPSS 17.0等软件对土壤真菌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间进行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3个亚类的棕色针叶林土壤的理化性质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测序共获得6门23纲46目74科88属111种的土壤真菌,其中,子囊菌门、担子菌门为优势菌门;门分类水平上各样地菌群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真菌Ace和Chao1多样性指数在各亚类土壤间无显著性差异, 浅棕色针叶林土壤样地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与其他样地存在显著差异.典型关联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真菌的α和β多样性与土壤含水率、pH值、有机质、全氮、全钾等显著相关.说明土壤环境因子是影响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棕色针叶林土壤真菌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47.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增强自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黑龙江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域为研究对象、小班为研究单位、露营旅游地环境适宜度空间格局为研究内容,构建以自然环境、地理安全、基础设施、交通为项目层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AHP)与特尔菲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3S实测、调研数据为支撑,运用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综合判读,绘制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地环境适宜度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 在研究区域1067个小班中,适宜度量化的最高得分为90分,最低为78分,平均分为83.66分,最适宜开展露营旅游的小班面积为1094.44 hm2,占实验区域总面积的12.2%.研究区域适宜度较高的小班分布均匀且集中,破碎化程度较低,可以考虑将得分高且相邻的小班整合,进行露营旅游活动.由于露营旅游地环境适宜度处于较高级水平,朗乡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域适合开发露营旅游.基于3S技术,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可以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用地条件的快速、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348.
对穗醋栗花色苷合成的分子机理知之甚少。拟探究穗醋栗花色苷合成关键基因dfr对不同颜色醋栗花色苷的影响,以黑穗醋栗(Ribes nigrum L.)、红穗醋栗(Ribes rubrum L.)和白穗醋栗(Ribes albrum L.)果实为试材,通过RACE方法克隆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cDNA全长序列,分别命名为Rndfr、Rrdfr和Radfr(KY786100、KY786101和KY78610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Rndfr、Rrdfr和Radfr在进化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测定果实发育不同时期的花色苷含量,结果显示,黑穗醋栗和红穗醋栗花色苷含量较高且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而逐渐增加。而白色醋栗中花色苷含量极低,几乎检测不到花色苷。定量PCR分析表明,dfr在黑穗醋栗中的表达量在果实成熟的各个时期均高于红穗和白穗醋栗。随着果实直径不断变大和果皮着色加深,在黑穗醋栗中,dfr的表达量总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在红穗醋栗中,果实着色约75%时dfr的表达量最高,之后下降;在白穗醋栗中,dfr的表达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表达量最低。推测dfr基因在醋栗果实呈色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49.
350.
油桐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生产的桐油作为天然的优良干性油在工业上具有广泛用途。但由油桐专化型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fordiisFof-1)侵染引起的枯萎病给油桐产业造成了毁灭性灾害,目前尚无有效防治手段。众多实践证明,利用生防菌可以有效防治土传枯萎病。本研究发现,在抗病油桐根围土壤中木霉菌的相对丰度较高,并从中分离获得了16株木霉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ITS-TEF1双基因联合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出4种木霉菌:拟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opsis(TkonT1)、螺旋木霉T. spirale(TspiT2)、深绿木霉T. atroviride(TatrT3)和哈茨木霉T. harzianum(TharT4);通过对峙培养试验,发现木霉菌株TkonT1、TharT4和TspiT2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进一步显微观察发现菌株TkonT1和TatrT3可缠绕在尖孢镰孢菌菌丝体上或穿入菌丝体内营寄生生长,吸收病菌菌丝体养分进而导致病菌菌丝体破裂和细胞原生质消解。结果表明,从抗病油桐根围土壤中获得的拮抗木霉菌株可用于油桐枯萎病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